-
公开(公告)号:CN104195930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424684.8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2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和方法,包括刚性检测梁、三只位移传感器、陀螺仪、GPS、旋转编码器,刚性检测梁沿车身方向悬挂在汽车尾部底部或汽车前端,三只位移传感器沿车身方向间隔设置在刚性检测梁上,用于获取路面局部范围内的平整度;陀螺仪用于获取汽车行驶过程中检测梁的姿态方位角;旋转编码器用于获取汽车的行驶里程;GPS用于获取汽车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本发明运用小步长的基准传递原理的非惯性纵断面检测理论,实现了纵断面在变速和慢速条件下的小波长检测,同时运用GPS高程与陀螺仪高程的数据融合方法,实现了路面纵断面大波长的精确检测,并结合纵断面小波长,实现了路面全波长的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27066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324040.5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彭波 , 曹世江 , 戴学臻 , 华学礼 , 张少华 , 张凌风 , 余彦军 , 张传银 , 张晓峰 , 李文瑛 , 王建东 , 尚文勇 , 张丰 , 赵旸 , 元中华 , 刘智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屉式烘箱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两侧的内壁由上到下设有若干对滑槽,每一个滑槽的外端均设有与滑槽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一钢轮,第一钢轮固定在箱体的内侧壁上,第一钢轮的下方设有挡杆,挡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两侧的内壁上;还包括托盘,托盘的后部对称设有可沿滑槽往返移动的第二钢轮,托盘的下方设有第一挡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托盘不能从烘箱中拉出太多而造成操作人员取物时被烫伤的问题,本发明能够方便待烘干物的取放与托盘位置的固定,加快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取烘箱内物品时因托盘大部分在烘箱内而易造成手臂烫伤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98422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33606.3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7/30 , B01F7/00716 , B01F15/0203 , B01F15/0295 , B01F15/066 , B01F2015/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混合料拌和装置,在主轴顶端通过旋转轴安装有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端部通过偏心座安装有搅拌叶,能够有效实现搅拌叶自转搅拌的时候公转搅拌,使搅拌更加充分均匀,通过搅拌桶旋转杆右端部设置旋转把手,通过电机抬起把手将驱动电机旋转到水平位置,通过可伸缩搅拌叶伸入搅拌桶,在驱动电机侧面设置水箱,通过出水管连接到弧形进水槽,进而至搅拌桶内,很好地解决了拌和完成后混合料卸料复杂的问题,并完成在拌和无机结合料混合料过程中加水的目的,从而达到混和料拌和高效、均匀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搅拌沥青混合料与无机结合料混合料同台操作的目的,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225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199183.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根据沥青面层施工单元过程的不同,将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划分为场地堆料、集料上料、集料加热、沥青加热、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共8个单元,碳排放来源界定为机械设备与运输车的使用所产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的碳排放两部分;本发明在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施工单元过程及碳源的不同建立了相应的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计算公式,并对碳排放量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沥青面层碳排放评价方法,为今后沥青面层施工过程由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模式的转变指明了研究方向,对缓解温室效应和推进低碳型公路的研究进程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96663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40695.4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6/26 , C04B2111/0075 , E01C7/32 , C04B14/28 , C04B14/06 , C04B20/00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贫沥青碎石过渡层混合料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贫沥青碎石过渡层混合料包括集料、矿粉和粘结剂,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所述粘结剂为沥青,以质量分数计,沥青:2.5%~2.75%,粗集料:75.2%~76.4%;细集料:18.8%~19.1%;矿粉与沥青质量之比为0.8~1.2,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沥青面层、贫沥青碎石过渡层和半钢性基层,贫沥青碎石过渡层由贫沥青碎石过渡层混合料铺设而成,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混合料作为碎石过渡层,混合料能够有效的吸收基层产生裂缝时释放的应变能,起到抑制反射裂缝的作用,从而提高道路承载力并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35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56469.X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渍土地重载交通的路面设计方法、结构及铺设方法,通过计算得出重载交通路面的标准轴载,利用回归方法计算不同轴载作用下的轴载换算指数以及设计弯沉值ld、路表弯沉值lo以及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σm,通过分别对比ls与ld、σm与σR值从而得到重载交通路面铺设厚度,从而得到上至下依次包括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层、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石灰土土基处理层和土基层结构,从而形成密实的整体,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本路面结构设置了土基层处理层,以防止盐渍土引起地基出现盐胀、翻浆、溶陷和腐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9726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10424431.0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F21S8/10 , F21V29/503 , F21V29/60 , F21V23/00 , F21V5/00 , F21W101/02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液体循环冷却系统的整体式LED聚光照明装置,包括照明单元和水冷单元;照明单元包括若干只LED灯间隔组成的U型灯带,所述的U型灯带包括左侧边灯带、底边灯带和右侧边灯带,且左侧边灯带和右侧边灯带分别与底边灯带呈大于90°的夹角,LED灯的照明端朝向U型灯带的外侧,照明端的前方设置有聚光镜;LED灯设置在金属散热板上;水冷单元包括构成循环回路的水泵、散热器、水箱、若干只水槽和连接水管。本发明上述整体式LED聚光照明装置安装调试方便,可满足不同车型的安装需要,并可为道路检测提供聚光效果好、照明均匀、亮度高、散热好、寿命长的整体式新型路面损坏检测LED照明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12259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199183.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根据沥青面层施工单元过程的不同,将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划分为场地堆料、集料上料、集料加热、沥青加热、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共8个单元,碳排放来源界定为机械设备与运输车的使用所产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的碳排放两部分;本发明在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施工单元过程及碳源的不同建立了相应的沥青面层施工碳排放计算公式,并对碳排放量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沥青面层碳排放评价方法,为今后沥青面层施工过程由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模式的转变指明了研究方向,对缓解温室效应和推进低碳型公路的研究进程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19726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4431.0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F21S8/10 , F21V29/02 , F21V23/00 , F21V5/00 , F21W101/02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液体循环冷却系统的整体式LED聚光照明装置,包括照明单元和水冷单元;照明单元包括若干只LED灯间隔组成的U型灯带,所述的U型灯带包括左侧边灯带、底边灯带和右侧边灯带,且左侧边灯带和右侧边灯带分别与底边灯带呈大于90°的夹角,LED灯的照明端朝向U型灯带的外侧,照明端的前方设置有聚光镜;LED灯设置在金属散热板上;水冷单元包括构成循环回路的水泵、散热器、水箱、若干只水槽和连接水管。本发明上述整体式LED聚光照明装置安装调试方便,可满足不同车型的安装需要,并可为道路检测提供聚光效果好、照明均匀、亮度高、散热好、寿命长的整体式新型路面损坏检测LED照明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19593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4684.8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2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和方法,包括刚性检测梁、三只位移传感器、陀螺仪、GPS、旋转编码器,刚性检测梁沿车身方向悬挂在汽车尾部底部或汽车前端,三只位移传感器沿车身方向间隔设置在刚性检测梁上,用于获取路面局部范围内的平整度;陀螺仪用于获取汽车行驶过程中检测梁的姿态方位角;旋转编码器用于获取汽车的行驶里程;GPS用于获取汽车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本发明运用小步长的基准传递原理的非惯性纵断面检测理论,实现了纵断面在变速和慢速条件下的小波长检测,同时运用GPS高程与陀螺仪高程的数据融合方法,实现了路面纵断面大波长的精确检测,并结合纵断面小波长,实现了路面全波长的精确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