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动力电池云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562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54781.6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动力电池云管理系统,通过车载BMS主控单元采集电池系统的实际总电流值和实际总电压值,并将采集到的电池系统的实际总电流值和实际总电压值上传至云平台单元,云平台利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中Rd,Cd,Rc,Cc和R0,并将其传给车载BMS主控单元已获得更新后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利用双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SOC和SOH估计值。本发明通过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对等效电路模型的电化学极化电阻Rd、电化学极化电容Cd、浓差极化电阻Rc、浓差极化电容Cc和欧姆电阻R0进行实时修正,并利用双卡尔曼滤波算法联合估计SOC和SOH,有效提高了电池状态估计精度。

    一种车辆信息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114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780670.2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信息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上位机对相邻两个地磁传感器的预处理后的数据消除时间差距,并采用DTW算法对消除时间差距后的数据进行特征点对齐;上位机采用自适应加权融合方法对特征点对齐后的数据进行融合;上位机根据融合后的数据采用FWOA‑GA‑BP神经网络算法对车辆类型进行分类。采用DTW算法对车辆数据中的特征点进行对齐,并利用相关函数的自适应加权融合的方法对传感器三轴数据进行融合,融合后的数据采用FWOA‑GA‑BP神经网络算法对车辆类型进行分类,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和车辆类型分类的精度。

    一种手自一体式充电桩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3334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68099.6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16 B60L11/1827 B60L11/18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自一体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转盘、控制器、用于设别车辆类型的RFID射频识别模块以及用于设别车辆充电接口位置的定位测距模块,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支座、三轴悬臂机械手、自动充电枪、手动充电枪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系统,其中,三轴悬臂机械手固定于支座上,手动充电枪固定于支座的侧面上,自动充电枪固定于三轴悬臂机械手上,转盘位于支座的正前方,且RFID射频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及定位测距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转盘的控制端及三轴悬臂机械手的控制端相连接,该充电桩能够实现手动及自动的汽车充电。

    一种车辆信息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114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80670.2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信息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上位机对相邻两个地磁传感器的预处理后的数据消除时间差距,并采用DTW算法对消除时间差距后的数据进行特征点对齐;上位机采用自适应加权融合方法对特征点对齐后的数据进行融合;上位机根据融合后的数据采用FWOA-GA-BP神经网络算法对车辆类型进行分类。采用DTW算法对车辆数据中的特征点进行对齐,并利用相关函数的自适应加权融合的方法对传感器三轴数据进行融合,融合后的数据采用FWOA-GA-BP神经网络算法对车辆类型进行分类,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和车辆类型分类的精度。

    一种消除由齿轮间隙而产生的转矩脉冲的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5173446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1034943.2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由齿轮间隙而产生的转矩脉冲的机构,包括具有小齿轮的输入轴,以及空套在输出轴上的第一正齿轮和第二正齿轮,小齿轮能够同时啮合第一正齿轮和第二正齿轮,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其转动的毂盘,毂盘与第一正齿轮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第一正齿轮与第二正齿轮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轴转动,使小齿轮啮合第一正齿轮和第二正齿轮,当输入轴产生转矩脉冲的时候,能够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来消除转矩脉冲,本装置的小齿轮同时啮合第一正齿轮和第二正齿轮,能够有效的消除齿轮间隙,同时精度极高,它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的优点,且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同时成本低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