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氢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696646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91231.4

    申请日:2009-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氢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气缸盖罩、管路、调节阀、油气分离器和油底壳;所述气缸盖罩的油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油气分离器,调节阀一端与油气分离器顶端出口相连接,另一端与进气歧管连接;所述气缸盖罩的内面上分布有点火线圈安装孔,气缸盖罩的侧边设置油气出口,即气缸盖罩不带迷宫结构。所述管路为螺旋管,其从油气出口处接出并螺旋向下连接到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底部接出管路不与油底壳连接,而是连接一收集瓶。本系统加工制造容易,冷却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解决油水混合问题。

    一种氢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水气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8200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14837.0

    申请日:2010-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出一种氢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水气分离装置,其包括有壳体和滤网,所述滤网装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上部设混合气入口,项部设气体出口,壳体侧边相对于壳体内的滤网位置设有旁通空气阀。本发明的改进是,在所述壳体内的下部设置油水分离滤芯,在油水分离滤芯之上的壳体侧壁设置出水口,在油水分离滤芯之下的壳体底部设置出油口。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的油气分离装置内增加油水分离滤芯,可以对油气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进行进一步分离,将水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由此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水混合物进入润滑系统,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基于载荷作用确定发动机台架可靠性试验时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024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596643.7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载荷作用确定发动机台架可靠性试验时间方法,通过NEDC循环试验和国标中交变负荷试验,计算出NEDC和交变负荷试验一小时载荷的当量关系β,从而计算出交变负荷试验时间,通过计算出的交变负荷试验时间与国家要求试验时间进行比较得出最终的试验时间。本发明用于确定不同排量、搭载不同车型的发动机进行交变负荷可靠性试验时间,以保证验证时间的充分合理性。

    一种氢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215530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65250.X

    申请日:2011-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Y02T1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氢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其包括进气歧管总成、发动机本体、排气歧管总成以及供油系统;所述供油系统的终端为气道喷射喷油嘴,其布置于进气歧管总成的每根进气歧管的两侧。其还包括一套供氢系统,所述供氢系统的终端是氢气喷嘴,所述氢气喷嘴也布置于进气歧管总成的每根进气歧管的两侧。本发明是在传统汽油机的进气歧管气道喷射喷油器的异侧增加一套氢气喷嘴,同时增加一套发动机供氢系统,可以在发动机不同工况下有选择地使用氢气和汽油燃料,不但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延长使用寿命,还能降低发动机有害排放物,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同时对于氢气汽油的选择使用,还能有效抑制氢气比热值低而带来的动力不足的缺点。

    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可靠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4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1993.4

    申请日:2023-05-10

    Inventor: 李小莉 罗波 郝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电子水泵可靠性测试方法及系统。先将被测电子水泵的入口电压调节至设计值、及将被测电子水泵入口处的冷却液温度调控至目标温度;令被测电子水泵的转速恒定或入口处的冷却液流量恒定,改变输入被测电子水泵入口的冷却液流量或水泵转速,实时采集被测电子水泵的出入口压力差、电流、流量,计算得到被测电子水泵的实时综合效率,并根据得到的多个实时综合效率绘制出实时综合效率曲线,最后将实时综合效率曲线与当前对应工况下的理想综合效率曲线对比,完成被测电子水泵的可靠性验证。本发明可实现对电子水泵的变流量、变转速的可靠性测量,可有效对电子水泵是否符合可靠性设计目标进行验证。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的拆卸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512794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548361.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的拆卸工具,包括手柄、螺塞套筒、挡油盘和锁紧圈,手柄穿过挡油盘的中心且与挡油盘固定连接,手柄位于挡油盘左侧的部分为六角螺母,手柄位于挡油盘右侧的部分为连接圆柱,螺塞套筒的左端与连接圆柱的右端固定连接,螺塞套筒的左部为螺柱、右部为六角套筒,六角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嵌装有一颗钢珠,所述锁紧圈的左部具有内螺纹孔,锁紧圈的右部具有由左向右直径逐渐增大且与内螺纹孔连通的锥形孔,锁紧圈穿过六角套筒并通过螺纹旋接在螺柱上,锥形孔的壁面能对钢珠产生挤压作用且能限制钢珠掉落。该拆卸工具既能防止放油螺塞掉进油盆内,又能防止操作者的手被烫伤,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载荷作用确定发动机台架可靠性试验时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0244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96643.7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载荷作用确定发动机台架可靠性试验时间方法,通过NEDC循环试验和国标中交变负荷试验,计算出NEDC和交变负荷试验一小时载荷的当量关系β,从而计算出交变负荷试验时间,通过计算出的交变负荷试验时间与国家要求试验时间进行比较得出最终的试验时间。本发明用于确定不同排量、搭载不同车型的发动机进行交变负荷可靠性试验时间,以保证验证时间的充分合理性。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的拆卸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512794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48361.4

    申请日:2015-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14 B25B27/0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的拆卸工具,包括手柄、螺塞套筒、挡油盘和锁紧圈,手柄穿过挡油盘的中心且与挡油盘固定连接,手柄位于挡油盘左侧的部分为六角螺母,手柄位于挡油盘右侧的部分为连接圆柱,螺塞套筒的左端与连接圆柱的右端固定连接,螺塞套筒的左部为螺柱、右部为六角套筒,六角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嵌装有一颗钢珠,所述锁紧圈的左部具有内螺纹孔,锁紧圈的右部具有由左向右直径逐渐增大且与内螺纹孔连通的锥形孔,锁紧圈穿过六角套筒并通过螺纹旋接在螺柱上,锥形孔的壁面能对钢珠产生挤压作用且能限制钢珠掉落。该拆卸工具既能防止放油螺塞掉进油盆内,又能防止操作者的手被烫伤,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氢气发动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5529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65249.7

    申请日:2011-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发动机,其包括供氢系统、进气系统、发动机本体和排气系统。所述氢气供应系统包括一个高压氢气瓶、电磁阀、一、二级减压阀、阻火器和连接管路。同时,在所述氢气气轨安装有氢气压力温度传感器,在进气歧管的稳压腔前端布置有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在排气系统的排气歧管上布置有宽域氧传感器;在进气歧管的前端安装有电子节气门,所述氢气压力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宽域氧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ECU。本发动机采用氢气取代汽油成为发动机燃料,在不改变发动机本体,不增加发动机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CO2排放,提高发动机排放水平。

    一种发动机热平衡测试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14199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47820.1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热平衡测试台架,包括风机、风管、发动机舱模拟箱、发动机、发动机控制单元、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三元催化器、进气中冷器、散热器、第一水泵、车辆冷却风扇、空气湿度调节系统、空气加热系统和传感器组件;发动机舱模拟箱上设有进气格栅、出气格栅、空气入口和尾气出口,风管的进气口与风机的出气口相连通,风管的出气口与进气格栅相连;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三元催化器、进气中冷器、散热器、第一水泵、车辆冷却风扇、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控制单元均设置在发动机舱模拟箱的内腔中,空气湿度调节系统和空气加热系统均设置在风管内;传感器组件在风管的出气口处。本发明有利于散热器、进气中冷器的精准匹配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