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0957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019021.9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多体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钢板弹簧静刚度及动态力测试;第二步,建立动态摩擦模型;第三步,在多体动力学程序中建立钢板弹簧多体模型;第四步,在钢板弹簧多体模型中加入动态干摩擦力模型;第五步,建立悬架系统模型,进行悬架及整车仿真。本发明由于将钢板弹簧簧片间的干摩擦力统一作为板簧总成特性处理,通过动态摩擦力模型描述总成干摩擦,所以能够准确反映汽车钢板弹簧的动态力特性,反映干摩擦力形成的动刚度,使平顺性仿真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607572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104414.8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扭梁式后悬架的连接衬套结构,其包括内衬管和外衬管,在内、外衬管之间的轴向环状空间中填充并粘接有橡胶材料,在内衬管的凸缘盘与外衬管的凸缘盘之间设置平面橡胶垫圈,平面橡胶垫圈与外衬管的凸缘盘粘接固定,并与所述内衬管的凸缘盘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通过将原来内外衬管凸缘间与轴向的橡胶材料一体且较厚翻边去掉,改为使用平面橡胶垫圈,使内外衬管凸缘间间隙变小,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平面橡胶垫圈与内衬管凸缘盘之间的间隙很快消失,衬套Z向线刚度、X和Y向扭转刚度迅速增大,但同时又能保持Z向扭转刚度、X和Y向线刚度不变,能够同时提高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并提高衬套橡胶材料受力,有利于提高衬套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578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19021.9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多体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钢板弹簧静刚度及动态力测试;第二步,建立动态摩擦模型;第三步,在多体动力学程序中建立钢板弹簧多体模型;第四步,在钢板弹簧多体模型中加入动态干摩擦力模型;第五步,建立悬架系统模型,进行悬架及整车仿真。本发明由于将钢板弹簧簧片间的干摩擦力统一作为板簧总成特性处理,通过动态摩擦力模型描述总成干摩擦,所以能够准确反映汽车钢板弹簧的动态力特性,反映干摩擦力形成的动刚度,使平顺性仿真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643009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104727.3
申请日:2009-08-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前支柱安装座总成,包括带有筒形骨架结构的上、下板和中心有套筒的橡胶件。橡胶件安置在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体筒形结构内,上、下板用螺栓铆接后连接在车身上,为了增加橡胶件位于安装座上面部分的相对高度,本发明将上板的圆筒形骨架结构的深度与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个筒形结构总深度的比值设计在0.3-0.6∶1之间,这样在现有通常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上板筒形结构深度,减小下板筒形结构深度,在不改变原橡胶件形状及预紧变形量的情况下,达到上移橡胶件的目的,从而增大悬架行程,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633489U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20145613.1
申请日:2010-03-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的钢板弹簧悬架布置结构,包括钢板弹簧总成、钢板弹簧后吊耳连接外板、钢板弹簧后吊耳连接内板总成、及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钢板弹簧总成的前后安装点Z向高差为13%L1,车架总成前后板簧安装点Z向高差为19%L1,Y向距离差为96%L1。钢板弹簧总成前端采用平卷耳主片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1456974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28660.2
申请日:2009-08-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G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的前支柱安装座总成,包括带有筒形骨架结构的上、下板和中心有套筒的橡胶件。橡胶件安置在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体筒形结构内,上、下板用螺栓铆接后连接在车身上,为了增加橡胶件位于安装座上面部分的相对高度,本实用新型将上板的圆筒形骨架结构的深度与上、下板组合形成的整个筒形结构总深度的比值设计在0.3-0.6∶1之间,这样在现有通常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上板筒形结构深度,减小小下板筒形结构深度,在不改变原橡胶件形状及预紧变形量的情况下,达到上移橡胶件的目的,从而增大悬架行程,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456973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28154.3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轿车扭梁式后悬架连接衬套总成,其包括内衬管和外衬管,在内、外衬管之间的轴向环状空间中填充并粘接有橡胶材料,在内衬管的凸缘盘与外衬管的凸缘盘之间设置平面橡胶垫圈,平面橡胶垫圈与外衬管的凸缘盘粘接固定,并与所述内衬管的凸缘盘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来内外衬管凸缘间与轴向的橡胶材料一体且较厚翻边去掉,改为使用平面橡胶垫圈,使内外衬管凸缘间间隙变小,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平面橡胶垫圈与内衬管凸缘盘之间的间隙很快消失,衬套Z向线刚度、X和Y向扭转刚度迅速增大,但同时又能保持Z向扭转刚度、X和Y向线刚度不变,能够同时提高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并提高衬套橡胶材料受力,有利于提高衬套使用寿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