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直流快充时间预测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894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742470.X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快充时间预测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包括:将充电过程离散为若干个连续等时长的时间步长,在任意第i个时间步长内执行如下S1‑S3,i为时间步长参数且起始值为1;S1、确定第i个时间步长的电池初始状态参数,并根据第i个时间步长的电池初始状态参数确定出第i个时间步长内的充电电流;S2、根据第i个时间步长内的充电电流估算出第i个时间步长结束时的电池剩余SOC、电池电压、电池最高温度,电池最低温度,并作为第i+1个时间步长的电池初始状态参数;S3、判断电池电压是否大于等于电池充电截止电压,若否,返回S1,若是,则对所有时间步长进行积分,得到预测的充电时间。本发明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充电时间。

    电机冷却流通结构、电机以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603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62551.6

    申请日:2022-10-14

    Inventor: 冉红明 王鑫 王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冷却流通结构、电机以及汽车,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流腔,与电机的冷却腔的上部连通,第二流腔,与电机的冷却腔的下部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流腔与进液口连通,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第一流腔,所述第二流腔与所述第一流腔之间设置有节流组件,所述第一流腔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节流组件进入所述第二流腔,所述节流组件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进液口的流通面积。本发明能够使冷却液分别到达电机冷却腔的上部及下部,同时防止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全部通过第二流腔而进入电机冷却腔的下部,保证当液泵输出不足时,仍有部分冷却液对电机的上部进行冷却,防止电机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电机损坏及电机寿命降低。

    一种具有热失控保护功能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350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68770.9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热失控保护功能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通过将热失控时喷发的高温可燃气体引入气体转化反应器内,并与气体转化反应器内的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可燃气体被转换成不可燃气体,以此来防止热失控后出现失火现象。该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包箱体;装置在电池包箱体内的多个电芯,各电芯上设置有供热失控气体向外喷发的喷发口;设置在电池包箱体内的多个气体转化反应器,各气体转化反应器分别对应于一个电芯设置;各气体转化反应器均具有使从对应电芯的喷发口处喷发出的可燃气体进入到其内腔内的进气孔以及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气孔;各气体转化反应器的内腔内均装置有硫酸盐、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混合物。

    一种集成式电驱系统台架振动工况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9810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50832.X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驱系统台架振动工况拟合方法,包括:采集路试数据,处理时域信号,计算损伤谱FDS以及冲击响应谱SRS,计算总损伤谱∑FDS及冲击响应谱包络∑SRS,获取PSD谱,计算PSD谱作用在单自由度系统上产生的极限响应谱ERS,验证是否存在过压缩,如果是,则调整PSD谱的试验时间,然后返回再获取PSD谱,否则将所述PSD谱以及设置的PSD谱的试验时间作为拟合的集成式电驱系统台架振动工况。本发明能解决产品设计无依据的窘迫情况和参考其他标准产生的过设计或者验证不充分问题。

    一种具有热失控保护功能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3500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168770.9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热失控保护功能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通过将热失控时喷发的高温可燃气体引入气体转化反应器内,并与气体转化反应器内的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可燃气体被转换成不可燃气体,以此来防止热失控后出现失火现象。该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包箱体;装置在电池包箱体内的多个电芯,各电芯上设置有供热失控气体向外喷发的喷发口;设置在电池包箱体内的多个气体转化反应器,各气体转化反应器分别对应于一个电芯设置;各气体转化反应器均具有使从对应电芯的喷发口处喷发出的可燃气体进入到其内腔内的进气孔以及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气孔;各气体转化反应器的内腔内均装置有硫酸盐、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混合物。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921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2869.2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包括:S101,判断从BMS处获取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是否≥第一预设温度T1;S102,若Treal≥T1,则控制TMS按照预设的初始模式工作而对电池包散热;S103,在TMS按照预设的初始模式工作后,基于在电池包入口处的冷却液实时温度Tin和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确定TMS的实时换热功率Preal,并基于从BMS处获取到的电池包的输出电流I和电池包内阻R确定电池包的实时发热功率P;判断Preal是否<P;S104,若Preal<P,控制TMS保持初始模式工作对电池包散热;S105,在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逐渐增大后,判断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是否增大至>预设的最优目标温度Ttar;若增大后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仍≤预设的最优目标温度Ttar,则重复S40。

    一种电机热套的高均匀性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9703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75980.X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热套的高均匀性加热装置,包括能够与电机热套的内腔相适配的感应线圈和与感应线圈连接的交流电源模块,感应线圈为n匝空心螺旋铜线圈;感应线圈的整体形状呈锥台型,n匝空心螺旋铜线圈沿纵向等间距绕制,n匝空心螺旋铜线圈的绕制半径从上至下线性递增。本发明能实现电机热套的高均匀性加热,适用于瞬态加热温度高且均匀性要求严苛的场合。

    一种动力电池RC等效电路参数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733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2907.4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RC等效电路参数求解方法,包括:预先针对动力电池进行HPPC测试,得到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单体在不同SOC条件下的脉冲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和脉冲放电电压随时间变化曲线;搭建电池单体的一阶RC等效电路;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的状态方程得到所述极化电容两端的端电压Up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基于动力电池的电池单体在不同SOC条件下的脉冲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和脉冲放电电压随时间变化曲线,确定在不同SOC条件下所述欧姆内阻的阻值R0;将在同一SOC条件下的多组数据带入到所述极化电容两端的端电压Up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中,再利用寻优算法,求解在不同SOC条件下对应的C值、极化电容的电容值Cp和极化电阻的阻值Rp。

    一种整车控制器壳体及新能源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491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39505.6

    申请日:2020-04-26

    Inventor: 毛志涛 王涛 王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车控制器壳体及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满足整车控制器无线网络通信功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外观、机械性能、良好的接地性能与散热性能。该整车控制器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安装PCBA板的安装空间,所述下壳体包括:注塑为一体的金属壳体和塑料壳体;所述PCBA板安装在所述金属壳体上,所述塑料壳体具有与所述PCBA板中的天线正对的无线通信区域;所述塑料壳体通过注塑的工艺包覆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外围;所述PCBA板通过所述金属壳体接地。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921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162869.2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包括:S101,判断从BMS处获取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是否≥第一预设温度T1;S102,若Treal≥T1,则控制TMS按照预设的初始模式工作而对电池包散热;S103,在TMS按照预设的初始模式工作后,基于在电池包入口处的冷却液实时温度Tin和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确定TMS的实时换热功率Preal,并基于从BMS处获取到的电池包的输出电流I和电池包内阻R确定电池包的实时发热功率P;判断Preal是否<P;S104,若Preal<P,控制TMS保持初始模式工作对电池包散热;S105,在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逐渐增大后,判断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是否增大至>预设的最优目标温度Ttar;若增大后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仍≤预设的最优目标温度Ttar,则重复S4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