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9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71351.2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相逆变器棒位检测系统比例复数积分控制方法,属于核反应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单相逆变器棒位检测系统的频域模型推导出电流环和电压环控制器参数解析式,设定期望的电流环和电压环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可以解析计算电流环PI和电压环PCI控制器参数,实现交流量的零稳态误差控制。解决了单相逆变器棒位检测系统阻感性负载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控制器参数设计等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性能。本发明无需复杂的函数运算、计算量小、控制结构简单,能够使阻感性负载波动下的单相逆变器棒位检测系统输出稳定的电压与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9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327528.4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孤岛运行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概率潮流方法,主要步骤为:1)确定潮流计算模型的随机输入变量X。2)计算服从任意分布的输入变量矩阵R。3)将矩阵R的第k列输入到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的确定性潮流模型中进行潮流计算。4)设定收敛精度Δd,并判断功率不平衡量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收敛。若收敛,停止该次确定性潮流计算,转入步骤5。5)停止迭代后,令k=k+1,并返回步骤4,直至原始域样本点矩阵R的每一列都进行了确定性的潮流计算,并输出最终的潮流结果。本发明解决了交直流混联微电网中具有强相关性的不确定源的问题,从而对交直流混联微电网进行概率潮流分析,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225960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42237.9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工作状态调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上安装第一同步器T1、输出轴上安装第二同步器T2;2、同时接合第一同步器T1和第二同步器T2,发动机与电机,电机与车轮之间均有动力传递,HEV运行在发动机曲线优化工作状态;3、在第一同步器T1断开、第二同步器T2接合时,发动机与电机之间动力中断,HEV运行在纯电动工作状态;4、在第一同步器T1接合、第二同步器T2断开时,发动机与电机之间有动力传递,HEV运行在驻车充电状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将混合动力车调整为发动机曲线优化工作、纯电动工作、和驻车充电三种工作状态,提高了混合动力车的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2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822222.6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新翼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P21/18 , H02P21/13 , H02P21/00 , H02P25/022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I‑f启动到位置滑模观测器的自适应平滑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dq轴坐标系的I‑f控制系统,并利用所述I‑f控制系统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旋转;2)实现转子的预定位,并令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转速到达切换转速;3)利用滑模观测器实时计算转子位置、滑模观测器估算角度,并计算I‑f控制的角度差;4)减小I‑f控制的角度差,直至开环轴系和滑模估算的轴系重合;5)在开环轴系和滑模轴系的角度差为0°时,解除对切换角度差ΔθI‑f的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进入无位置传感器闭环控制状态。本发明可以在不同的启动负载下实现I‑f到滑模观测器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1439853.X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双转子电机相对位置的传感器,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同轴心布设的第一转子、定子和第二转子,第一转子的右侧面为附有凸峰的波浪面,第二转子的左侧面为附有凸峰的波浪面,定子包括依次排列的左定子、隔磁环和右定子,左定子左侧面和右定子右侧面分别具有与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凸峰相对的凸极,每个凸极上均绕有集中式激磁绕组、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左定子与右定子中间设有隔磁环。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无刷化,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又减少了引出线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26708.0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自适应下垂控制的孤岛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潮流计算方法,主要步骤为:1)建立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控制模型。2)建立孤岛交直流混联微电网潮流模型。3)建立基于信赖域的LMTR求解算法。4)运用交替迭代法进行孤岛微电网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收敛判别条件是若收敛,则转入步骤5。若不收敛则继续迭代,直至收敛。5)输出潮流计算结果,并改变负荷有功,采用改进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更新下垂控制系数,重新进行潮流计算。本发明能维持频率和电压的稳定,当系统内出现功率扰动时,同时也保证所有分布式电源按照电源容量比出力,不会出现过负荷时单个电源出力越界情况,有利于维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55081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46717.X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价值网络的机械装备云服务资源的商业评价方法,所属领域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提出了包括基于价值网络的机械装备云服务资源的商业模式框架、商业评价体系和商业评价模型。机械装备云制造服务平台运维企业在建立并分析商业模式框架的基础上,结合面向机械装备行业的服务特点及需求,根据商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最后通过商业评价模型实现对机械装备云制造服务平台商业模式优良程度及其对周围环境适应度的综合评价。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机械装备行业云制造平台运维企业,实现对所建立的云制造平台商业前景进行评估,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指导云制造平台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2421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22222.6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新翼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P21/18 , H02P21/13 , H02P21/00 , H02P25/022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I‑f启动到位置滑模观测器的自适应平滑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dq轴坐标系的I‑f控制系统,并利用所述I‑f控制系统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旋转;2)实现转子的预定位,并令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转速到达切换转速;3)利用滑模观测器实时计算转子位置、滑模观测器估算角度,并计算I‑f控制的角度差;4)减小I‑f控制的角度差,直至开环轴系和滑模估算的轴系重合;5)在开环轴系和滑模轴系的角度差为0°时,解除对切换角度差ΔθI‑f的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进入无位置传感器闭环控制状态。本发明可以在不同的启动负载下实现I‑f到滑模观测器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8602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99112.8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新翼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串口通信的电机控制器软件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电机控制器主控芯片的Flash空间进行划分,得到若干存储区;2)判断主应用程序和备用应用程序是否烧录完成,若是,则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3);3)判断是否接收到Bootloader连接请求,若是,则接收应用程序数据包,并进入步骤5),否则,重复步骤3),直至接收到Bootloader连接请求;4)判断t时间内是否接收到Bootloader连接请求,若是,则进入步骤5),否则,进入步骤7);5)擦除主应用程序区间和烧录标志区间,接收应用程序数据包,并将应用程序数据包烧录至主控芯片。本发明的应用程序采用双重备份,在主应用程序升级失败后可以运行备用应用程序,提高了软件更新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7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26229.4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位探测器以及控制棒位移测量方法,所述棒位探测器包括包括线圈骨架、探测线圈、第一补偿线圈以及第二补偿线圈;所述探测线圈绕制于整个线圈骨架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补偿线圈的一端与探测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补偿线圈的一端与探测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棒位移测量方法,通过采集待测控制棒所处环境的温度,并测量待测控制棒移动时棒位探测器电压和电阻电压的比值,将待测控制棒所处环境的温度与所述比值输入到位移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待测控制棒的位移。所述棒位探测器的灵敏度高、故障率低,所述控制棒位移测量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控制棒的位移,可靠性强、精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