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6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46981.6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发动机两层空腔结构的宽弦空心风扇叶片的建模方法,以叶高H、叶根轴向宽度W、叶根最大厚度D、扭转角θ、叶片蒙皮厚度d、叶片加强筋厚度δ以及加强筋条数n等7个关键参数来表征所需的结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参数化建模;本发明首先根据叶高H将叶片分为等长度的6段,而后在每个高度的平面进行叶片截面、叶片空腔截面以及叶片加强筋截面的绘制,然后将叶身、空腔与加强筋截面扫掠积叠成实体,经过一系列修剪后,最终得到对称叶型两层空腔结构宽弦空心风扇叶片三维实体模型;从而建立了只需提供上述7个参数就可以完成对称叶型两层空腔结构宽弦空心风扇叶片三维实体模型构建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919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62359.9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体双相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传统合金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易变形、强度低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双相高熵合金的分子式为CraFebHfcMndTieVf,其中a+b+c+d+e+f=100,a=15~17,b=15~17,c=15~17,d=15~17,e=15~17,f=15~17。本发明合金具有固溶体相与拉弗斯相结合的复合结构,具有较高的铸态硬度值,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在高温退火后仍能够保持良好硬度,克服了传统合金难以解决的高温软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74050.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非平衡凝结的向心透平叶片除湿优化设计方法,设计本源性主动式叶片除湿技术方法,包括通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雷顿循环动力发电系统的核心物理数据进行监测,在线测量二氧化碳液态质量分数数据;从液滴成核模型和液滴生长模型两方面,对非平衡凝结理论模型进行精准构建;利用收缩扩散喷管真实实验来对非平衡凝结的数值计算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用验证后科学可靠的非平衡凝结的数值计算仿真模型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雷顿循环动力发电系统中向心透平结构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对向心透平叶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从液滴凝结成核的本源上实现叶片湿度的控制,属于主动式除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2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80808.0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EBSD数据生成三维代表性晶粒组织模型的方法,能够实现基于EBSD统计信息对多晶双相钛合金3D晶粒组织建模,并实现晶粒的形状的进一步精细的控制。本发明采用能考虑晶粒的纵横比的椭球体结构代替球体,创新性地实现通过二维EBSD统计数据信息用于近真实三维晶粒组织模型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晶粒形状的控制,成功为后续在复杂载荷下模拟钛合金介观双相晶粒组织力学行为演变过程提供兼具微结构特征统计规律和取向信息统计规律特征的双相晶粒三维模型,为后续更加准确模拟复杂多晶双相钛合金力学响应过程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0379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0793.8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生成可调控特征信息的二维微观组织的方法,能够实现更加真实的虚拟二维微观组织模型的建立,进而实现对初生相、基体相及次生相的大小、形态及取向的控制。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生成可调控微观组织特征模型方法,为后续建立起不同微观组织特征到力学性能的映射关系提供虚拟模型支撑;解决了次生相形态及取向难以精细的调控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初生相、次生相及基体相三相分布特征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实现近真实的二维虚拟微观组织模型的建立,为后续通过有限元模拟预测不同特征信息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5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65309.1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6F30/10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抗真实鸟体高速冲击仿真的鸟体归类方法,包括基于美国联邦航空标准文件之条款FAR33.76中对鸟撞测试所用鸟体质量要求的规定,将家燕、家鸽和绿头鸭等27个种类的常见鸟撞事故鸟体根据实际质量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并在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生物特征后进一步地归类为小型、中型和大型3大类和对应7小类鸟体,并借助计算机三维建模软件获得了对应7小类鸟体的近真实几何模型,从而构建了一种可以快速将任意种类、质量的鸟类进行归类并得到其近真实几何模型的方法,从而为飞行器鸟撞仿真提供近真实实体模型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4151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263633.7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6Q10/083 , B65G65/00 , G01G19/414 , G01B11/24 , G01B11/00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线货机上多装载单元的货物精准配载方法,具体为测量随机货物的几何尺寸数据以及重量数据,根据得到的几何尺寸数据和重量数据构建实时随机货物对应的标准化装载模型,并将随机货物标准化装载模型存储到指定位置;根据装载单元自身的体积结构生成装载单元对应的原始配载模型,将原始配载模型输入到指定位置,接着将随机货物的标准化装载模型纳入到装载单元对应的原始配载模型中进行配载逻辑计算运行;将标准化装载模型与原始装载模型逐个进行体积、重量的比对,生成对应的配载方案。本发明还涉及相关配载系统。通过本发明,达到了对于随机货物的精准配载,从而能够广泛应用在非确定项多元目标匹配控制方法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41498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267251.1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6K17/00 , G06Q10/083 , B65G65/06 , B65G47/82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线货机多装载单元随机货物的快速配载系统,还涉及对于不同重量、不同体积随机货物的配载方法,从而解决了支线货机在货物配载过程中,从单一随机货物到标准化装载单元最优载重和最优体积多目标配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快速、准确配载随机货物到多个不同配载需求的支线货机装载单元内的目的,可广泛应用在支线航空物流运输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73791.3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非平衡凝结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光源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缩放喷管系统、分光系统和图像采集与数据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可主动控制缩放比的收缩扩散喷管、压力、温度、质量流量等结构和物理参数,同时通过不同百分比滤光片和可移动的偏振分光镜,实现不同物理参数下超临界二氧化碳非平衡凝结过程的现象观测和相对应核心物理数据的采集;同时,本发明中收缩扩散喷管自动可控、滤光镜可手动更换不同百分比滤光镜、偏振分光镜可移动,进而通过改变可移动偏振分光镜的位置,实现相同光束间距离的调整,而这种干涉光束之间的距离是随着密度梯度的变化按一定比例增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004743.1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6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宏介观异形微区自动提取及载荷循环嵌套的方法,能够实现宏介观跨尺度模拟的自动求解操作,有效对异形微区自动提取及多级载荷等效移植,进而实现对介观尺度显微组织力学模拟研究。通过近邻单元搜索实现微区提取、微区单元映射空间的建立、微区网格分段线性加密、微区轮廓曲面拟合、微区界面载荷等效移植以及多级宏介观跨尺度模拟,解决了异形微区自动提取及界面载荷匹配求解的难题问题,实现了宏介观跨尺度模拟的自动求解操作,实现高效、稳健的合金模拟弹侵彻靶板宏介观跨尺度自动提取及载荷循环嵌套,为后续模拟在复杂宏观载荷试样下局部微区钛合金α、β两相变形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