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92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80808.0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EBSD数据生成三维代表性晶粒组织模型的方法,能够实现基于EBSD统计信息对多晶双相钛合金3D晶粒组织建模,并实现晶粒的形状的进一步精细的控制。本发明采用能考虑晶粒的纵横比的椭球体结构代替球体,创新性地实现通过二维EBSD统计数据信息用于近真实三维晶粒组织模型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晶粒形状的控制,成功为后续在复杂载荷下模拟钛合金介观双相晶粒组织力学行为演变过程提供兼具微结构特征统计规律和取向信息统计规律特征的双相晶粒三维模型,为后续更加准确模拟复杂多晶双相钛合金力学响应过程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0379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0793.8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生成可调控特征信息的二维微观组织的方法,能够实现更加真实的虚拟二维微观组织模型的建立,进而实现对初生相、基体相及次生相的大小、形态及取向的控制。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生成可调控微观组织特征模型方法,为后续建立起不同微观组织特征到力学性能的映射关系提供虚拟模型支撑;解决了次生相形态及取向难以精细的调控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初生相、次生相及基体相三相分布特征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实现近真实的二维虚拟微观组织模型的建立,为后续通过有限元模拟预测不同特征信息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004743.1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6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宏介观异形微区自动提取及载荷循环嵌套的方法,能够实现宏介观跨尺度模拟的自动求解操作,有效对异形微区自动提取及多级载荷等效移植,进而实现对介观尺度显微组织力学模拟研究。通过近邻单元搜索实现微区提取、微区单元映射空间的建立、微区网格分段线性加密、微区轮廓曲面拟合、微区界面载荷等效移植以及多级宏介观跨尺度模拟,解决了异形微区自动提取及界面载荷匹配求解的难题问题,实现了宏介观跨尺度模拟的自动求解操作,实现高效、稳健的合金模拟弹侵彻靶板宏介观跨尺度自动提取及载荷循环嵌套,为后续模拟在复杂宏观载荷试样下局部微区钛合金α、β两相变形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0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959417.X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相钛合金界面内聚力单元识别自动建模方法,实现对多晶双相钛合金界面高效建模,最终更加准确模拟复杂多晶双相钛合金界面力学响应。通过输入包含相组织空间位置的网格单元、读取网格信息确定界面位置、内聚力单元自动建立以及合并组装模型,大大降低了双相界面内聚力建模难度,能够有效的提供用于介观组织界面力学响应模拟的三维模型,实现了双相钛合金界面内聚力单元高效建模,具体是基于多晶双相钛合金网格模型在界面处插入内聚力单元方法实现相组织真实界面建模,从而为后续更准确的揭示模拟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损伤断裂行为提供模型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89473.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高强度和高延展性的钛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联合“溶液辅助湿法混合+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放电等离子热压缩变形”制备钛基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将有机前驱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随后将钛合金粉末倒入进行磁力搅拌,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浆料旋转蒸发得到干燥的复合粉体;将复合粉体至于合金模具中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有机聚硅氮烷‑钛合金坯体。将有机聚硅氮烷‑钛合金坯体装入石墨模具中进行放电等离子热压缩变形,得到一种兼具高强度和高延展性的钛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90092.2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连续网络状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将有机前驱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随后将钛合金粉末倒入溶剂中进行磁力搅拌,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浆料旋转蒸发得到干燥的复合粉体;随后将复合粉体至于石墨模具中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一种准连续网络状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原位自生的增强相呈现准连续网络状分布,该方法操作简单,能耗低,材料制备周期大幅度缩短,并且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8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90646.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
IPC: B2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硼聚合物改性钛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粉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将有机聚合物前驱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随后将硼烷倒入上述混合溶液中进行磁力搅拌。待硼烷全部溶解后,将钛合金粉末倒入进行磁力搅拌,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浆料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得到一种含硼聚合物改性钛合金粉末。与传统球磨混合相比,该方法以有机溶剂为载体,采用硼烷来改性有机聚合物,最终实现增强相前驱体对钛合金粉末的包覆,避免了球磨过程带来的污染。该复合粉末在后续烧结过程中通过硼烷改性有机聚合物在钛合金表面的裂解,原位形成增强体,为制备高性能钛基复合材料奠定良好基础,实用性强,工业化前景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21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21791.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通过冷轧工艺制备出网状纳米晶带的新型轻质高强多主元合金,属于多主元合金领域。设计出合金密度低于5.3g*cm‑3的轻质多主元合金,该合金成分由Ti、V、Zr和Al元素组成。并对铸态合金进行1200℃/2小时/水冷的均匀化热处理和80%压下量的冷轧变形,在合金组织中制备出网状纳米晶带。该新型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塑性匹配,其冷轧态下抗拉强度达到1574.9MPa,屈服强度达到1441.5MPa,延伸率达到9.5%。
-
公开(公告)号:CN117586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44718.X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制备TiB2‑TiC‑TiB复合陶瓷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选用TiB2,TiC,Ti,Y2O3混合粉末为原料,Y2O3和Al2O3(或Al(OH)3)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进行烧结,使TiB2‑TiC‑TiB复合陶瓷能在较低的烧结温度实现致密化,烧结得到的TiB2‑TiC‑TiB复合陶瓷致密化温度低,致密度高,硬度高,韧性好,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所述TiB2基复合陶瓷致密度达99.1%,维氏硬度值达25Gpa,弯曲强度值达647MPa,断裂韧性值达6.3MPa·m1/2。具有极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015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87638.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石墨膜/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2)将碳纳米管分散液均匀喷涂在石墨膜表面,蒸干碳纳米管分散液中的乙醇溶剂,完成一次以上喷涂‑闪蒸,得到碳纳米管改性石墨膜;(3)将铝箔和碳纳米管改性石墨膜先后、依次铺放到模具中,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进行烧结处理,得到所述碳纳米管‑石墨膜/铝基复合材料;所述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快速,能够使碳纳米管嵌入到铝基体内部,作为连接石墨膜与铝基体的桥梁,促进石墨膜与铝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热传导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