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8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52952.0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5 , G06F18/25 , G01N27/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熵融合的焊缝疲劳状态诊断方法,属于钢结构焊缝疲劳状态诊断技术领域。包括数据获取步骤:对检测装置进行初始化操作,得到焊缝位置的初始磁场数据,继续采集,获得磁记忆信号数据;数据处理步骤:令初始磁场数据为基准值,对磁记忆信号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信息熵提取步骤:基于无量纲化的磁记忆信号数据,提取磁记忆信号的信息熵特征;信息熵融合步骤:对信息熵特征参数进行主因子分析,获得信息熵参数权重,根据信息熵参数权重生成融合信息熵;状态诊断步骤:根据融合信息熵绘制随着疲劳周期的变化曲线,根据融合信息熵的变化特征,诊断焊缝所处的疲劳状态。本发明有助于准确诊断焊缝疲劳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58612.4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钢筋空间锈蚀不均匀度磁学反演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领域,根据既有混凝土结构中锈蚀钢筋的位置,确定空间磁场扫描路径;获得空间磁场扫描路径上宽W磁场扫描区域内的钢筋空间磁场信息序列;计算钢筋锈蚀不均匀度序列和钢筋锈蚀平均锈蚀率空间分布序列;计算钢筋锈蚀不均匀度最终修正值;基于钢筋锈蚀不均匀度最终修正值,得到混凝土结构上宽W磁场扫描区域内的钢筋锈蚀不均匀度空间分布结果。本发明无需进行传感器预埋,不依赖长期监测,对混凝土结构无任何损伤,对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不产生任何影响。并且具有检测方法便捷、成本低、精度高、效果稳定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5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238395.9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拱桥拱座预埋杆群三维姿态批量检测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于拱座选取主站点和副站点,搭建测量扫描装置,构建中心施工坐标系加密处理,令全部站点同一参照物坐标一致,得到变换矩阵K,基于设计图纸获得拱座倾角、平面中心点坐标与平距,生成法向量n1和上下平面п1、п2,截取点云拟合为两个小圆柱体,对应获得小圆柱体的上下基点与拟合直径R,据此生成杆空间直线方程,令实际直径R’与拟合直径R进行误差对比,位于阈值范围则计算平面п1、п2与杆空间直线方程的交点,获得上下平面开孔圆心三维坐标,再转变为二维坐标得到承压板开孔圆心坐标判断杆群位姿。本发明可以实现提高承压板开孔精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74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42509.0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韧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不损坏钢纤维的表面和机械性能的同时,增强钢纤维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界面的粘结强度,进而显著提高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弯性能、韧性,对扩宽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延长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纤维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界面的粘结强度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提供的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不影响钢纤维本身的机械强度、增韧效果好;所用原材料均无毒或毒性非常低,过程中无有毒有害物质生成,环境友好,适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6711.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1N27/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内部钢筋锈蚀的精准定位方法及检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a)沿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扫描轨道,并扫描轨道与混凝土梁之间具有预设的提离高度;b)将磁传感器沿扫描轨道移动,并采集移动过程中磁传感器的位置信号和对应位置的磁信号;c)绘制磁感应器沿不同提离高度的扫描轨道移动时所采集的多条磁信号随位置信号变化的磁曲线,并根据该磁曲线形状及波动特性判断混凝土梁中锈蚀钢筋的方位及锈蚀区域。本发明通过不同的磁曲线形状及波动特性来判定锈蚀钢筋的方位和锈蚀区域,该方法和装置可精准定位混凝土梁内部锈蚀钢筋的方位及锈蚀区域,为后续养护提供精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4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748607.1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环向磁场效应的拉吊索多点腐蚀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桥梁拉吊索结构腐蚀损伤诊断技术领域,包括:对拉吊索进行检测,采集反馈数据;计算无量纲磁参数及分布并确定拉吊索腐蚀位置截面;计算得到腐蚀位置截面的周向无量纲磁参数分布;根据周向无量纲磁参数分布判断腐蚀位置周向的腐蚀缺陷数量;根据判断结果选用判定准则再次判断拉吊索的腐蚀状态参数。本发明以自发漏磁技术为基础,建立两种适合不同拉吊索损伤情况的判断准则,通过无量纲物理指标,实现拉吊索损伤定位及定量识别,针对在役桥梁拉吊索的多点腐蚀状态损伤提出考虑环向磁场效应的诊断方法,能有效进行在役拉吊索的多点腐蚀参数检测,检测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3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251677.6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灌注过程受力状态的实时监测与评估方法,应用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钢管局部RGB三维矩阵中RGB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限定的取值范围识别全桥RGB三维矩阵中的环境背景点,并对温度信息矩阵中的环境背景温度点进行标注,以减去拱顶钢管温度倍单位矩阵中的温度差值是否符合预设温度差范围识别已灌注混凝土点,并获取直角坐标系下左、右半拱已灌注液面中心像素横坐标;将待灌注的整根拱肋等分为2n份,基于各分段荷载作用下的各截面位移,并结合左、右半拱已灌注液面中心像素横坐标,计算结构各截面位移响应。本发明可实时、高效、精确地观测两侧混凝土液面差,获取灌注状态结构响应,降低拱桥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251684.6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桥局部损伤实时监测系统与检测方法,涉及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在多个数据采集节点采集拱桥结构的损伤信息并发送至无线传输通信模块;无线传输通信模块对接收的损伤信息加密并上传至实时监控模块;实时监控模块对损伤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及管理并选择性上传至损伤监控云平台;损伤监控云平台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储存并对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远程控制、数据访问及管理;运维终端通过损伤监控云平台进行远程操作与调整,并通过损伤监控云平台下发指令以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本发明可以对拱桥结构进行实时损伤监测和缺陷诊断,有更高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提高了拱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48607.1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环向磁场效应的拉吊索多点腐蚀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桥梁拉吊索结构腐蚀损伤诊断技术领域,包括:对拉吊索进行检测,采集反馈数据;计算无量纲磁参数及分布并确定拉吊索腐蚀位置截面;计算得到腐蚀位置截面的周向无量纲磁参数分布;根据周向无量纲磁参数分布判断腐蚀位置周向的腐蚀缺陷数量;根据判断结果选用判定准则再次判断拉吊索的腐蚀状态参数。本发明以自发漏磁技术为基础,建立两种适合不同拉吊索损伤情况的判断准则,通过无量纲物理指标,实现拉吊索损伤定位及定量识别,针对在役桥梁拉吊索的多点腐蚀状态损伤提出考虑环向磁场效应的诊断方法,能有效进行在役拉吊索的多点腐蚀参数检测,检测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587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58124.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向学习的不等厚焊缝缺陷X射线图像两阶段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分别以正常无缺陷的原始焊缝图像(负样本)和有缺陷的原始焊缝图像(正样本)构建两种训练数据集;然后构建一种两阶段的目标识别模型,其中,第一阶段同时利用正样本和负样本训练焊缝缺陷潜在区域识别模型,对原始焊缝图像中缺陷潜在区域进行识别,第二阶段仅利用负样本训练缺陷识别网络,在第一阶段识别出的缺陷潜在区域的基础上进行缺陷的精准识别,实现仅依赖少量正样本即可对焊缝缺陷进行精准识别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