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列车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05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87697.X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的控制系统,包括沿轨道设置的地面侧信标、设置于列车上的RFID读写器和车载控制中心;地面侧信标包括沿轨道设置的RFID电子标签,列车经过时,列车上的RFID读写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并向RFID电子标签写入自身的列车信息;车载控制中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通行情况判定模块和预警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收集RFID读写器读取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判断是否存在列车走错轨道的信息;通行情况判定模块判定先行列车的通行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通行故障信息;预警模块接收列车走错轨道信息和通行故障信息,发出预警信号。该控制系统成本低、易维护,可满足高行车密度和高安全标准的要求。

    一种用于评定列车车体安全性的数据库的建立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3960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246825.0

    申请日:2016-04-19

    Abstract: 一种用于评定列车车体安全性的数据库的建立及使用方法。所述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是:首先通过制备与列车车体上各个典型焊接部位对应的母材应力测试样和接头应力测试样,确定焊接部位接头区域和母材区域的疲劳安全应力值、应力腐蚀门槛值和压应力极限值。然后测量典型焊接部位的残余应力测试,确定各个焊接部位的安全等级,再根据列车的检修阶段的结果,修正焊接部位的安全等级,即建立可用于评定列车车体安全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对车体的应力状态优化提供精确的指导意见。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可经过各种方案不断优化焊接部位的残余应力状态,提高焊接部位的安全等级,指导生产下一列列车,使其残余应力状态趋于最优化,提高列车安全性能。

    一种基于超声层析成像的应力场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401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902801.2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层析成像的应力场测量方法,属于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标定试验;确定投影系数矩阵;零应力基准采集,依次激发超声换能器阵列中的每个超声换能器,获得零波形数据集;测量数据采集,按照零应力基准采集的激发顺序依次激发超声换能器阵列中的每个超声换能器,获得测试波形数据集;延时计算,使用互相关算法求解得到对应的应力时延向量;求解应力场方程,使用层析成像算法求解应力场方程得到应力向量;根据应力向量绘制应力场图像。本发明基于超声层析算法,通过构建探头扫描矩阵,实现了无需移动探头,单次测量即可得到工件浅表面应力场分布,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提高了测量效率。

    一种超声同步测量螺栓轴向力和剪切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9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41892.0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同步测量螺栓轴向力和剪切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待测螺栓两端面粘贴压电晶片;步骤2:标定螺栓轴向应力系数Kx,径向应力系数Ky;步骤3:服役状态下时间t1与轴向零应力下时间t0x之差Δt1=t1‑t0x;步骤4:根据轴向应力系数Kx,计算轴向力F1=Kx·Δt1;步骤5:服役状态下时间t′与零应力下时间t0之差Δt′=t′‑t0;步骤6:服役状态下的螺栓的剪切力引起的声时差为Δt2=Δt′‑Δt1=(t′‑t0)‑(t1‑t0x);步骤7:根据径向应力系数Ky,计算剪切力F2=Ky·Δt2;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压电晶片的激发、接收方向和位置,分别测量待测螺栓服役状态下的轴向力和剪切力,提高了螺栓应力的测量精度;能够同时测量轴向力和剪切力。

    一种多模态成像/光热治疗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8983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77791.9

    申请日:2020-09-17

    Inventor: 陈佳 郑良 童志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纳米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应用。一种多模态成像/光热治疗复合剂,由复合纳米材料和靶向分子制备而成;所述复合纳米材料包括磁共振成像纳米粒子和缺陷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磁共振成像纳米粒子均匀地附着在缺陷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多模态成像/光热治疗复合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磁共振成像纳米粒子的T1磁共振成像与b‑TiO2的光热治疗、光声成像、光热成像结合在一起,并对核壳结构进一步修饰,同时连接靶向分子,获得集肿瘤治疗、多模态成像、主动靶向于一体地诊疗一体点状核壳复合纳米材料。有望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精确定位、原位治疗,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实时追踪与预后监测。

    一种碳纤维的表面镀膜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镀膜碳纤维

    公开(公告)号:CN11208071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73757.4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的表面镀膜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镀膜碳纤维,所述方法包括碳纤维预处理和碳纤维镀膜,所述碳纤维预处理包括依次对碳纤维进行脱胶、粗化、中和、干燥处理,所述碳纤维预处理还包括对干燥处理后的碳纤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环境中进行,热处理的温度为700℃‑800℃,热处理时间为1.5h‑5h;所述碳纤维镀膜包括在预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制备钛纳米涂层得到镀钛碳纤维和在镀钛碳纤维表面制备镍钛合金与Fe3O4纳米颗粒复合镀层;其中在镀钛碳纤维表面制备镍钛合金与Fe3O4纳米颗粒复合镀层采用双频超声模式。本发明镀膜方法制备的镀膜碳纤维与金属材料基体有良好地润湿性,而且具有中高频段和低频段的电磁屏蔽性能,可制备性能优良的磁屏蔽复合材料。

    一种可修正晶粒度差异影响的超声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676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201042.0

    申请日:2016-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修正晶粒度差异影响的超声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属于焊接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领域。所述测试方法是首先建立晶粒度与纵波信号衰减度、与临界折射纵波在零应力样中传播时间、与声弹性系数的关系数据库;在进行残余应力测试时,先确定测试区域的纵波信号衰减度,再根据衰减度确定晶粒度计算值,进一步计算测试区域的临界折射纵波在零应力拉伸样中传播时间和声弹性系数,最终可得到修正后残余应力。所述测试方法可修正由于焊接不同区域晶粒度对声弹性系数,超声波在零应力样中传播时间产生的误差,可显著提高超声波测残余应力的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