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33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19715.3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F18/241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区域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获取客流数据和目标列车运行图;根据所述客流数据和所述目标列车运行图进行匹配计算,分别得到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匹配结果;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对所述目标列车运行图进行优化,其中,当对目标列车运行图进行优化时,构建衡量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的决策优化模型,并基于深度优化算法模型和决策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优化后列车运行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线动态处理不确定事件和无法根据动态客流量进行调整运行图的问题,保证了区域内乘客的出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92593.8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峰时段列车衔接协调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优化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信息并进行计算,得到线路重要度、换乘站重要度和优化顺序;以乘客换乘等待时间总和最短作为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满足换乘相关约束,建立列车衔接协调优化模型;根据优化顺序对列车衔接协调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列车运行线最优平移量。本发明通过构建以平移列车运行线为方法、以乘客换乘等待时间总和最短为目标函数的平峰时段列车衔接协调优化模型,赋予列车运行线一定的平移量,根据优化顺序对列车到发时刻进行调整,实现列车间的换乘衔接协调,不改变列车运行线原有的分布方式,优化模型计算效率高,具有可实施性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21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69289.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四川港投新通道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83 , G06Q10/067 , G06Q10/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链物流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冷链物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冷链物流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协同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所述冷链物流资源配置方法,包括:接收目标零售商通过零售商客户端录入的货物需求信息;基于货物需求信息,获得第一物流信息;将第一物流信息发送至目标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物流客户端,以使得物流客户端向目标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输出第一物流信息;在获取物流客户端返回的第二物流信息后,将第二物流信息输入目标优化模型中,获得目标物流信息;将目标物流信息发送至子物流客户端、物流客户端、零售商客户端和供应商客户端。本申请所述配置方法提高了冷链物流在进行资源配置时的协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4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334623.7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枢纽列流图编制方法及系统,该编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铁路枢纽内车站、铁路线及通道的定义,构建枢纽通道集合求解算法;S2、基于列流线的定义,依据列流线的排列原则确定车站内部方向间列流线的排列关系;S3、利用通道法‑列流线排列优先权重求解算法确定同一通道内列流线的排列优先权重;S4、利用通道法‑列流线排列优化算法对通道内的列流线进行排列优化,实现整个枢纽列流图中列流线的布局优化。本发明适用于具有的车站数量多、车站分工复杂、衔接铁路线多、列流线多等特点的大型复杂铁路枢纽,解决了设计人员基于AutoCAD的手工编制列流图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78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1284084.5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运营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列出列车停站时间差值矩阵;S2.判断列车间是否存在越行关系,否则进入S3,是则进入S4;S3.计算无越行关系下列车群占用时间及列车停站额外占用的时间;S4.计算列车越行站;S5.计算列车间存在越行关系下列车群占用时间及列车停站额外占用时间;S6.根据列车停站额外占用时间,判断列车停站方案对通过能力的影响,列车停站所需额外占用的列车运行图时间越短,列车停站所扣除的通过能力就越小。本发明可以直接计算无越行条件下及越行条件下由于列车停站在列车运行图中额外占用的时间,直观反映列车停站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8207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995177.2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停站方案节能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调整方法,属于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技术领域。在发明中,以客流确定车站停站率、计算各中间站列车停站增加的能耗值、建立双目标优化模型(旅行时间最短和能耗值最小)以及结合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与能耗值之间的关联性给出停站调整建议,使得高速铁路列车在满足安全间隔和客流需求等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还压缩列车旅行时间,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和旅客旅行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81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79510.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铁联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铁联运票价制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各个城市的高铁站点信息和机场信息,构建空铁联运网络拓扑结构图;以旅客和空铁联合运营商的两者利益均衡为目标,构建双层规划模型,所述双层规划模型包括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规划模型;利用连续平均算法求解下层规划模型后,再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上层规划模型,经过迭代得到双层规划模型的最优解。本发明通过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完善现有空铁联运的不足,推进空铁联运的发展,优化空铁联运票价的制定过程,以提高空铁联运承运商的客票收入及社会福利,最小化总的旅客广义出行成本,得出最优化空铁联运票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28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11089141.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应急资源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区域应急协同条件下热备动车组配置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热备动车组配置数量的影响参数,构建热备动车组配置数量的影响公式;S2.构建热备动车组热备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计算公式,S3.建立热备动车组配置的多目标规划模型;S4.计算出热备动车组配置数量的解集,和每个解集对应的热备动车组备用地点编号。本发明通过求解热备动车组配置数量和热备地点协同优化的热备动车组配置方案,对于指导铁路局依据自身实际制定热备动车组配置方案具有参考意义。建模过程方便简单、建模标准统一,方法计算效率高,方法真实可靠,方法考虑因素全面,具有很好的操作性、通用性和可重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3119.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F18/23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群组计划与列车运行计划匹配方法及系统,涉及铁路运输计划编制技术领域,包括基于预设的聚类规则对若干单元列车进行分组得到多个群组列车备选集;以最大在站节省时间为第一目标函数构建群组计划编制模型作为上层规划模型;以货物在途旅行时间最短和单位时间内重车到达总量的离散程度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构建下层规划模型;求解所述上层规划模型得到初始群组计划,将所述初始群组计划输入下层规划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所述下层规划模型;将调整的列车终到时间代入上层规划模型以更新群组计划,本发明优化了重载列车的开行形式,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线路同时开行的重载列车数量,提高了重载铁路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74818.7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F17/10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编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第一信息分别计算列车第一运营成本和旅客第一出行成本;根据第二信息计算客流需求与列车运力的第一匹配度;建立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一体化编制模型;根据第四信息构建列车交路优化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采用预设的免疫克隆数学模型和列车交路优化模型求解结果对一体化编制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最优结果。本发明通过列车交路优化模型求解结果作为一体化编制模型的初始解,并通过改进的免疫克隆数学模型对一体化编制模型进行求解,有效减小了一体化编制模型的求解难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求解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