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9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19870.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6T7/00 , G06T5/90 , G06T5/70 , G06T7/30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T7/11 , G06T7/13 , G06V10/764 , G06T17/00 , G06T17/20 , G06T19/0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20/20 , G16H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模态信息融合结合人工智能的食管鳞癌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食管组织的多模态影像信息,将多模态影像信息对应的融合特征图输入到预训练的食管鳞癌检测模型中对融合特征图进行病灶区域检测和分割,基于检测结果,使用集成学习方法,结合分类算法,对检测出的病灶进行良恶性分类和分期预测,输出分类结果和可视化热图;利用改进的点云重建算法,将提取的病灶区域信息转换为三维点云数据;采用自适应八叉树结构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空间划分和降噪处理;使用改进的泊松表面重建算法,结合曲面细分技术,生成平滑的病灶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379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61645.0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nventor: 陈俊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外科临床手术用辅助撑开器,包括分层撑开机构、基础位置调节机构和临时固定机构。本发明属于外科手术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胸外科临床手术用辅助撑开器;本发明通过集成式的设计,能够在一个支撑基础上,同时对多层皮肤组织进行分别、独立的撑开,辅以手动操作的锁紧和释放机构,能够尽量减少对手术操作空间的占用,提高医生操作的方便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044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929661.8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孔胸腔镜下的悬吊装置,用于悬吊血管或食管,所述单孔胸腔镜下的悬吊装置包括缝线组件和硅胶管,所述缝线组件一端具有牵拉部,所述缝线组件另一端具有固定部,所述牵拉部和所述固定部通过缝线连接,所述硅胶管覆盖在所述牵拉部外部,所述牵拉部环绕牵拉血管或食管,所述固定部固定于胸壁内的固定位置。使用所述单孔胸腔镜下的悬吊装置,能够方便的实现对目标血管或食管的牵拉,有利于暴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效率,减小术中出血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705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26075.X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骨骼体内成像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取适量β-乳球蛋白水溶液(β-lactoglobulin,LG)与Pb(CH3COO)2水溶液混合,室温条件下混合搅拌5min;然后用1M NaOH将混合溶液的pH值滴定到7.5;将适量Na2S快速注入所述pH值为7.5的溶液中,加热到100℃,并在微波辐射下维持30s,得到最后产物LG-PbS QDs。利用前述方法制备的量子点的成像方法如下:在实验对象体内注入一定量的LG-PbS QDs,采用808nm二极管激光器、850-1000nm的短通滤波器作为激发源,利用InGaAs CCD相机采集NIR-II荧光图像,发射信号经过1100nm长波通滤波器的过滤;在不同时间点分别记录其信号,同时进行808nm激光器激发下的NIR-II Movie成像。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的制备及成像方法,节能环保,实现无创无辐射动物体内骨骼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629888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3653.2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肖特基接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肖特基接触包括p-InP衬底、绝缘介质层和电极金属层,所述p-InP衬底上生长有欧姆接触金属层,所述绝缘介质层为MoO3。制备时,先在p-InP衬底上生长欧姆接触金属形成外围环形电极;然后在p-InP衬底上沉积3~4nm厚的MoO3层;最后在MoO3层上沉积阳极电极。本发明利用MoO3作为绝缘介质层,肖特基接触会有明显的势垒增强效应,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p-InP材料的费米能级钉扎效应继而实现Al/p-InP肖特基接触更好的整流特性;且在310K温度下的理想因子却依旧在2.2以下,相比于其他介质层材料在同等的势垒增强条件下有更小的理想因子,从而使相应的肖特基器件具有更好的器件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25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36092.2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 H01L31/1844 , H01L27/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GaAs?InP异质结光电晶体管的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异质结光电晶体管的实际结构和类型在仿真软件中建立起相同的仿真模型;将该异质结光电晶体管的实际性能与该仿真模型的仿真实验结果进行拟合;以增大光响应度为目的,并以该异质结光电晶体管基区不发生穿通现象为前提,优化该异质结光电晶体管的集电极高低掺杂浓度、基区掺杂浓度和基区厚度,并确定基区与发射区之间的本征层厚度及基区材料掺杂最优渐变范围,得到优化后的结构;将该仿真模型改成优化后的结构,再进行仿真实验,把仿真实验结果与结构优化前的仿真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构优化后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给出确切的结构参数,提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84449.X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516 , H04B1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智能导盲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导盲信息;将导盲信息转化为基带高低电平信号;将基带高低电平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将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信号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过滤电压信号;将过滤电压信号转化为放大整流电压信号;将放大整流电压信号解码,生成信息帧;对信息帧进行校验,生成校验结果;语音播报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校验结果将信息帧转化为音频信号。通过采用LED发送导盲信息,无需布设基站类基础设施可节约大量能源及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426366.1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0232 , H01L31/108 , H01L31/18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砷化镓肖特基结的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包括一n型砷化镓基底,所述n型砷化镓基底的背面沉积有背电极,正面沉积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通过蚀刻形成有窗口区,所述窗口区上蒸镀有氧化铝钝化层;所述绝缘层上设有正电极,所述氧化铝钝化层上具有石墨烯层,且所述石墨烯层的一部分与所述正电极接触;所述石墨烯层上涂布有银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基于石墨烯/砷化镓肖特基结的近红外光电探测器,能够在降低器件暗电流的同时增大光电流,从而使探测器的响应度、探测率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26366.1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0232 , H01L31/108 , H01L31/18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砷化镓肖特基结的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包括一n型砷化镓基底,所述n型砷化镓基底的背面沉积有背电极,正面沉积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通过蚀刻形成有窗口区,所述窗口区上蒸镀有氧化铝钝化层;所述绝缘层上设有正电极,所述氧化铝钝化层上具有石墨烯层,且所述石墨烯层的一部分与所述正电极接触;所述石墨烯层上涂布有银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基于石墨烯/砷化镓肖特基结的近红外光电探测器,能够在降低器件暗电流的同时增大光电流,从而使探测器的响应度、探测率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19925.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6T7/00 , G06V10/25 , G06V10/34 , G06V10/28 , G06V10/30 , G06T5/40 , G06T7/11 , G06T7/136 , G06T7/194 , G06T7/13 , G06V10/40 , G06V20/7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5/01 , G16H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早期食管鳞癌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食管内窥镜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多级分解,生成第一图像,对第一图像进行背景分离,生成感兴趣区域并进行形态学滤波和边缘提取,生成二值化掩模图像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图像;提取标准图像的语义特征,对语义特征进行像素级分类,得到区域分割结果,计算食管鳞癌区域的形态学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分类,得到食管鳞癌分级结果并作为输入特征添加至第一分类模型中,根据判断标准对食管组织进行判断,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进行非线性映射并分类,得到第二判断结果,进行精细化分割,得到早期食管鳞癌组织的精确边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