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3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1274.5
申请日:2024-04-03
IPC: A01N33/12 , A01N59/02 , A01N59/08 , A01N59/26 , A01P1/00 , A01P3/00 , A61P31/02 , A61K33/14 , A61K33/04 , A61K33/42 , A61K31/14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3/02 , A23K10/30 , A23L5/20 ,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蚕药,公开了一种蚕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蚕病防治中的应用,该新蚕药由单过硫酸氢钾三合盐、氯化钠、氨基磺酸、苯扎溴铵、六偏磷酸钠制备成二元包装的可溶性粉剂,具有消杀家蚕病原体和桑树病菌的功能,消毒效果好,且腐蚀性和刺激性小的优点。本发明的新蚕药既是消毒剂,适用用于蚕室蚕具、养蚕环境消毒,也是外用药,适用于蚕体蚕座、桑叶叶面消毒,还具有农药的功能,用于防治桑树疫病的绿色安全蚕用消毒药。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对于延长蚕室蚕具的使用年限,保证房屋的电路、家用及蚕用电器的安全,维护蚕农的健康,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6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4134.8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12N15/85 , D01F4/02 , A01K67/04 , C07K14/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因打靶家蚕制备蜘蛛家蚕复合丝纤维的方法,具体为基于基因打靶家蚕制备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与家蚕丝蛋白复合丝纤维的方法。将pUC‑target‑Heavy‑g和表达Cas12a核酸酶的质粒piggyCPF1注射至家蚕初产卵中,通过荧光初筛、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继代筛选,获得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基因序列表达盒替代家蚕丝素重链基因表达盒的基因打靶家蚕。该基因打靶家蚕常规饲养,将熟蚕移至簇具,营茧,采茧,经过缫丝获含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的复合蚕丝。利用本发明可获取含有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的蚕丝,用于制作各种纺织丝绸制品,满足制备各种生物材料对丝蛋白的多样性的需求,也可以用获得的基因打靶家蚕通过常规杂交育种的手段,选育新家蚕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4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82497.X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866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多种蜘蛛腺丝蛋白的高强度蚕丝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蚕丝含金丝织网蜘蛛大壶状腺丝蛋白MaSp‑g和MaSp‑c。现有技术通过家蚕转基因的方法将蜘蛛丝蛋白基因导入家蚕基因组,须经过较复杂的程序进行转基因家蚕的筛选鉴定,进一步通过杂交筛选获得转基因纯系,历时近2年,且多为表达一种蜘蛛丝蛋白基因;本发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获取重组病毒,并通过该病毒接种5龄家蚕能在一周左右获得含有多种蜘蛛丝蛋白的嵌合蚕丝,其断裂强度达到1116.55MPa,丝长达到纯蚕丝丝长的65%,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仅能用于实用性差的多化性品种的问题,又克服了现有技术复合丝长较纯蚕丝丝长明显下降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288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33347.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Inventor: 姚峰 , 张福勇 , 袁泉文 , 刘一聪 , 王梓轩 , 王晓东 , 甄允方 , 沈小芳 , 郭志雄 , 方建峰 , 祝振华 , 乔怡 , 俞文涛 , 单斌斌 , 梁培荣 , 吴红梅 , 胡晓琳 , 朱敏 , 王琳 , 张逸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膏内足踝部功能锻炼装置,属于功能锻炼装置技术领域。该石膏内足踝部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设置于固定装置贴皮侧上的至少一个能够充气或放气的气囊。本发明提供的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装置,能够对需要的骨折部位进行功能锻炼。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99178.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定化蛋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包裹外源蛋白的多角体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培养细胞或家蚕中共表达家蚕质型多角体蛋白、带有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结构蛋白VP5标签以及蛋白酶特异性断裂位点的融合外源蛋白,从而形成包裹外源蛋白质的多角体。形成的多角体可以通过简单的差速离心实现纯化;多角体对其包裹的外源蛋白有保护和缓释作用。纯化的多角体在碱性条件下裂解后,用盐酸溶液调pH至多角体蛋白等电点,可以通过离心使多角体蛋白沉淀,而融合外源蛋白留存在上清中,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得融合外源蛋白;融合外源蛋白通过相应的蛋白酶酶切移除VP5标签可以方便地获得更接近天然的外源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9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95969.0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茧蜂病毒PCR检测的引物对及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茧蜂病毒PCR检测的引物对,本发明的引物对根据如SEQ ID NO.3所示的中华绒螯蟹茧蜂病毒特异性序列进行设计,实现了中华绒螯蟹茧蜂病毒的PCR检测。本发明实现了中华绒螯蟹茧蜂病毒的快速检测,从模板制备至PCR产物的电泳检测通常在5小时左右完成,由于PCR技术已非常普及,因此在一般的生物学实验室均可实现,可广泛应于养殖生产中中华绒螯蟹茧蜂病毒的检测。与宏基因组、宏转录组检测相比,速度快、费用低、针对性强,应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31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60636.4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Q1/688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ncRNAs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特异性标志物的应用。lncRNAs有组织特异性与时空特异性,不同组织之间的lncRNAs表达量不同,同一组织或器官在不同生长阶段,其中的lncRNAs表达量也会变化,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两个lncRNAs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特异性标志物,利用临床上比较容易直接获得的全血标本,结合设计的引物对进行RT-qPCR验证lncRNAs的差异表达,具有快速、简单、省时、检测灵敏度高,样品消耗少的优点,是非常适合的利用差异表达的lncRNAs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的方法,对研究控制肺结核病的传播,降低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633977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6332.3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32 , C08G18/30 , D06M15/568 , D06M101/06 , D06M101/32 , D06M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湿涂层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聚醚二元醇脱水处理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和亲水单体预聚;再加入交联单体交联、扩链剂扩链,以长链饱和脂肪醇接枝,经中和剂中和后,进行乳化、除去溶剂,得到一种防水透湿涂层胶,用于棉、涤纶和锦纶织物涂层整理。本发明采用具有较强疏水性的长链饱和脂肪醇改性水性聚氨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聚氨酯膜的防水性能;同时,采用聚醚二元醇为软单体,在聚氨酯分子中与硬链段的微相分离程度高,能够提高聚氨酯膜的透湿性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对环境无危害,产品的性价比高;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657441.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circR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合成5’端依次为体外T7(或S6)转录启动子、脑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N6‑甲基腺嘌呤m6A位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主要衣壳蛋白MCP开放读码框的融合序列P‑IRES‑m6A‑MCP,以P‑IRES‑m6A‑MCP为模板,用T7(或S6)转录酶体外转录RNA,用DNaseI去除DNA模板后,用T4 RNA连接酶连接环化,用RNase R酶去除线性RNA后获环状RNA,即circRNA‑MCP。该circRNA‑MCP免疫注射后可减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499178.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定化蛋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包裹外源蛋白的多角体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培养细胞或家蚕中共表达家蚕质型多角体蛋白、带有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结构蛋白VP5标签以及蛋白酶特异性断裂位点的融合外源蛋白,从而形成包裹外源蛋白质的多角体。形成的多角体可以通过简单的差速离心实现纯化;多角体对其包裹的外源蛋白有保护和缓释作用。纯化的多角体在碱性条件下裂解后,用盐酸溶液调pH至多角体蛋白等电点,可以通过离心使多角体蛋白沉淀,而融合外源蛋白留存在上清中,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得融合外源蛋白;融合外源蛋白通过相应的蛋白酶酶切移除VP5标签可以方便地获得更接近天然的外源蛋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