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68037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0018142.2
申请日:2010-01-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B41/06 , C07C49/784 , C07C45/28 , C07C49/84 , C07C49/792 , C07C49/813 , C07C255/40 , C07C253/30 , C07C69/78 , C07C67/313 , C07C205/45 , C07C255/56 , C07C201/12 , C07C49/12 , C07D209/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钌化合物催化炔烃氧化成1,2-二酮的方法,以炔烃R1-C≡C-R2为反应底物,以二氯(对-甲基异丙苯)钌(II)二聚体、三(三苯基膦)二氯化钌、醋酸钌、二氯苯基钌(II)二聚体或三氯化钌中的一种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过硫酸氢钾(Oxone)为氧化剂,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为助催化剂,以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钾或碳酸氢钠为碱性添加剂,以叔丁醇、乙酸乙酯、1,2-二氯乙烷或硝基甲烷为溶剂,于室温下反应1~3小时,制备1,2-二酮;其中,所述炔烃R1-C≡C-R2的R1,R2分别选自芳基或者烷基中的一种。本发明反应条件更温和、更经济绿色,适用反应底物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工业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741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1710993811.X
申请日:2017-10-23
IPC: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检测仪,包括一透射平台,透射平台包括一基板,基板上竖直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竖板,两块竖板上各开设有相对应的透射窗,透射窗覆盖有透明的光学窗片,两块竖板之间设有一载物台,待测物位于两个光学窗片之间,至少一个竖板可沿基板的表面滑动,使得待测物夹持在两个光学窗片之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血浆灭活袋中亚甲蓝释放量的方法,包括:将两个光学窗片之间的光程固定为2.0‑5.0mm;将血浆灭活袋放在载物台上,对多个血浆标准溶液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利用PLS法建立亚甲蓝释放量的多变量分析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利用分析模型分析亚甲蓝的释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03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018142.2
申请日:2010-01-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B41/06 , C07C49/784 , C07C45/28 , C07C49/84 , C07C49/792 , C07C49/813 , C07C255/40 , C07C253/30 , C07C69/78 , C07C67/313 , C07C205/45 , C07C255/56 , C07C201/12 , C07C49/12 , C07D209/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钌化合物催化炔烃氧化成1,2-二酮的方法,以炔烃R1-C≡C-R2为反应底物,以二氯(对-甲基异丙苯)钌(II)二聚体、三(三苯基膦)二氯化钌、醋酸钌、二氯苯基钌(II)二聚体或三氯化钌中的一种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过硫酸氢钾(Oxone)为氧化剂,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为助催化剂,以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钾或碳酸氢钠为碱性添加剂,以叔丁醇、乙酸乙酯、1,2-二氯乙烷或硝基甲烷为溶剂,于室温下反应1~3小时,制备1,2-二酮;其中,所述炔烃R1-C≡C-R2的R1,R2分别选自芳基或者烷基中的一种。本发明反应条件更温和、更经济绿色,适用反应底物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工业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84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86154.5
申请日:2012-06-07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血浆中亚甲蓝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向空白血浆中加入羧甲基-β-环糊精饱和溶液,使其浓度为1~4.5mmol/L,定容,得血浆空白样本;(b)向空白血浆中加入定量的亚甲蓝溶液,并加入羧甲基-β-环糊精饱和溶液,得含亚甲蓝浓度为Cs的血浆标准样本;(c)向含亚甲蓝的待测血浆样本中加入羧甲基-β-环糊精饱和溶液,得含亚甲蓝浓度为Cx的血浆待测样本,检测上述样本的荧光峰强度或荧光峰面积;然后按对照品比较法计算即可得到待测血浆样本中的亚甲蓝浓度Cx。本发明的最低检测限已经低至0.012μmol/L,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5155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530831.2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H1/08 , A61K36/47 , A61K31/7048 , A61P3/10 , C07H17/07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脷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选取龙脷叶药材的干燥叶,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获得龙脷叶的提取液;将龙脷叶的提取液减压回收,浓缩至无醇味,获得龙脷叶醇提浸膏;将龙脷叶醇提浸膏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混悬过滤,获得龙脷叶醇提上清液,将龙脷叶醇提上清液用石油醚萃取,获得龙脷叶萃取水层;龙脷叶萃取水层经ODS减压柱层析,以甲醇‑水系统梯度洗脱,获得龙脷叶总黄酮。本发明方法其方法简单、对实验材料要求低,易操作;龙脷叶总黄酮具有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总黄中的六个黄酮化合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并且对正常肺泡细胞安全,可以用于抗糖尿病药物的制备,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辅食。
-
公开(公告)号:CN11025155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30831.2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36/47 , A61K31/7048 , A61P3/10 , C07H1/08 , C07H17/07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脷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选取龙脷叶药材的干燥叶,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获得龙脷叶的提取液;将龙脷叶的提取液减压回收,浓缩至无醇味,获得龙脷叶醇提浸膏;将龙脷叶醇提浸膏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混悬过滤,获得龙脷叶醇提上清液,将龙脷叶醇提上清液用石油醚萃取,获得龙脷叶萃取水层;龙脷叶萃取水层经ODS减压柱层析,以甲醇-水系统梯度洗脱,获得龙脷叶总黄酮。本发明方法其方法简单、对实验材料要求低,易操作;龙脷叶总黄酮具有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总黄中的六个黄酮化合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并且对正常肺泡细胞安全,可以用于抗糖尿病药物的制备,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辅食。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74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93811.X
申请日:2017-10-23
IPC: G01N21/3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检测仪,包括一透射平台,透射平台包括一基板,基板上竖直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竖板,两块竖板上各开设有相对应的透射窗,透射窗覆盖有透明的光学窗片,两块竖板之间设有一载物台,待测物位于两个光学窗片之间,至少一个竖板可沿基板的表面滑动,使得待测物夹持在两个光学窗片之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血浆灭活袋中亚甲蓝释放量的方法,包括:将两个光学窗片之间的光程固定为2.0-5.0mm;将血浆灭活袋放在载物台上,对多个血浆标准溶液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利用PLS法建立亚甲蓝释放量的多变量分析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利用分析模型分析亚甲蓝的释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207488183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367787.0
申请日:2017-10-23
IPC: G01N21/359 , G01N2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检测仪的透射平台,包括一基板,基板上设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上各开设有相对应的透射窗,透射窗覆盖有光学窗片,且光学窗片位于两块竖板相对的侧面上,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设有一载物台,用于承载盛有待测物的软袋,且该载物台位于光学窗片下沿的下方,盛有待测物的软袋位于两个光学窗片之间,至少一个竖板可沿基板的表面水平移动,使得盛有待测物的软袋夹持在两个光学窗片之间且两个光学窗片之间的光程可以调整。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透射平台的近红外光谱仪。(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