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
    1.
    发明公开
    天线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989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50395.2

    申请日:2018-05-10

    Abstract: 天线(1)具备外侧导体(10)和内侧导体(30)。外侧导体(10)由第一线状导体从第一供电点(11)到第二供电点(12)形成为圆形状,且电流流过第一供电点(11)和第二供电点(12)之间,该第一线状导体由与右旋圆偏振波的一个波长相当的长度构成。内侧导体(30)设置在外侧导体(10)的内侧,并且由基于左旋圆偏振波的一个波长的长度构成的与第一线状导体不同的第二线状导体的起点(31a)与第一供电点(11)连接。而且,内侧导体(30)形成为第二线状导体的终点(31b)以非连接状态位于外侧导体(10)的内侧,且电流向与外侧导体(10)相反的方向流动。根据该结构,天线(1)能良好地接收接收对象的圆偏振波。

    天线
    2.
    发明授权
    天线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9897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80050395.2

    申请日:2018-05-10

    Abstract: 天线(1)具备外侧导体(10)和内侧导体(30)。外侧导体(10)由第一线状导体从第一供电点(11)到第二供电点(12)形成为圆形状,且电流流过第一供电点(11)和第二供电点(12)之间,该第一线状导体由与右旋圆偏振波的一个波长相当的长度构成。内侧导体(30)设置在外侧导体(10)的内侧,并且由基于左旋圆偏振波的一个波长的长度构成的与第一线状导体不同的第二线状导体的起点(31a)与第一供电点(11)连接。而且,内侧导体(30)形成为第二线状导体的终点(31b)以非连接状态位于外侧导体(10)的内侧,且电流向与外侧导体(10)相反的方向流动。根据该结构,天线(1)能良好地接收接收对象的圆偏振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