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及顶置式汽车空调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817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08603.X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顶置式汽车空调,风道结构包括:面板,面板包括顶面、背向车辆前进方向的背风面、与车辆前进方向平行的侧面;进风通道,进风通道设置在顶面上;出风通道,出风通道设置在背风面和/或侧面上。本发明的风道结构及顶置式汽车空调,出风口设置在面板的左右两侧,取消顶置式风口,对出风口内的换热器起到良好的防雪、防冰效果,且具极高可靠性;面板后方向设置风口,与车辆行进方向一致,提高了空气流动效率,极大的增加了换热效率,空调器换热效率增加30%以上。

    一种防雪装置及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723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12342.6

    申请日:2018-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雪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设置于车辆的外风机的进风口处,包括:滑道、防雪盖以及驱动组件,滑道设置于车辆的外壳上,防雪盖滑动设置于滑道上,驱动组件设置于防雪盖上,用于驱动防雪盖沿滑道滑动,当防雪盖滑动至预设位置时,防雪盖能够对遮挡进风口。当外风机停止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防雪盖沿滑道向进风口防雪滑动,直到滑动到预设位置,将进风口完全遮挡住,从而防止进风口处形成积雪。当外风机需要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防雪盖反向滑动,将进风口暴露出来,使进风口能够正常通风。本发明提供的防雪装置能够在外风机停止工作时对进风口进行遮挡,防止进风口处形成积雪影响外风机正常工作。

    一种车载空调及汽车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713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1910478569.1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空调及汽车,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迎风侧的冷凝器、压缩机、集成管路及电控板;所述冷凝器呈半包围式结构设置在所述压缩机、集成管路及电控板的周侧,所述冷凝器沿所述壳体的迎风端面板及与所述迎风端面板相邻两个侧面的面板“C”型结构设置,所述壳体的迎风端面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迎风端面板相邻两个侧面面板上分别开设有风口,将冷凝器设置为半包围结构,压缩机、集成管路及电控板置于冷凝器的半包围范围内,使空调布局更加紧凑,减小了壳体尺寸,减轻了空调整体重量,多方位风口设置提高了空调换热效率。

    一种车载空调及汽车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7138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478569.1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空调及汽车,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迎风侧的冷凝器、压缩机、集成管路及电控板;所述冷凝器呈半包围式结构设置在所述压缩机、集成管路及电控板的周侧,所述冷凝器沿所述壳体的迎风端面板及与所述迎风端面板相邻两个侧面的面板“C”型结构设置,所述壳体的迎风端面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迎风端面板相邻两个侧面面板上分别开设有风口,将冷凝器设置为半包围结构,压缩机、集成管路及电控板置于冷凝器的半包围范围内,使空调布局更加紧凑,减小了壳体尺寸,减轻了空调整体重量,多方位风口设置提高了空调换热效率。

    车载顶置空调器、其电控腔的降温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4662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385428.7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顶置空调器、其电控腔的降温方法及车辆。车载顶置空调器包括底盘和壳体,底盘和壳体内形成有室内换热腔、电控腔和室外换热腔,车载顶置空调器还包括散热风机和开设在底盘上的散热通道,电控腔通过散热通道分别与室内和室外连通,散热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由散热通道进入电控腔。通过空调底盘上独立设置一个散热通道并增加一个散热风机从而将室内的常温空气引入到电控腔内,达到了对电控腔内发热元件降温的目的,引入的是车内的常温空气,可以避免冷风进电控腔易凝露的问题,并且车内空气进入电控腔后再车内形成负压,车外空气会通过车体的缝隙进入车内,从而达到了自动引入新风的目的。

    车载顶置空调器、其电控腔的降温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94662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85428.7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顶置空调器、其电控腔的降温方法及车辆。车载顶置空调器包括底盘和壳体,底盘和壳体内形成有室内换热腔、电控腔和室外换热腔,车载顶置空调器还包括散热风机和开设在底盘上的散热通道,电控腔通过散热通道分别与室内和室外连通,散热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由散热通道进入电控腔。通过空调底盘上独立设置一个散热通道并增加一个散热风机从而将室内的常温空气引入到电控腔内,达到了对电控腔内发热元件降温的目的,引入的是车内的常温空气,可以避免冷风进电控腔易凝露的问题,并且车内空气进入电控腔后再车内形成负压,车外空气会通过车体的缝隙进入车内,从而达到了自动引入新风的目的。

    一种空调电控箱的散热组件、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060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79577.6

    申请日:201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4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电控箱的散热组件、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空调室内换热器(3)和空调室外换热器(4);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的一端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和/或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4)连通、能够从所述空调室内换热器(3)和/或所述空调室外换热器(4)引入冷空气,所述散热装置(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控箱(1)相连通、能够将冷空气输送至所述电控箱(1)以对所述电控箱(1)散热降温。通过本发明能够将冷空气输送至所述电控箱以对所述电控箱散热降温,能够利用空调本身冷媒循环中室内或空调室外换热器中产生的冷空气给电控箱冷却散热,有利于电控箱的散热,提高了散热性能,提高电控箱稳定性。

    车载顶置空调器及车辆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52864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21920285.0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顶置空调器及车辆。车载顶置空调器包括底盘和壳体,底盘和壳体内形成有室内换热腔、电控腔和室外换热腔,车载顶置空调器还包括散热风机和开设在底盘上的散热通道,电控腔通过散热通道分别与室内和室外连通,散热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空气经由散热通道进入电控腔。通过空调底盘上独立设置一个散热通道并增加一个散热风机从而将室内的常温空气引入到电控腔内,达到了对电控腔内发热元件降温的目的,引入的是车内的常温空气,可以避免冷风进电控腔易凝露的问题,并且车内空气进入电控腔后再车内形成负压,车外空气会通过车体的缝隙进入车内,从而达到了自动引入新风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风道结构及顶置式汽车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10363297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1238939.6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及顶置式汽车空调,风道结构包括:面板,面板包括顶面、背向车辆前进方向的背风面、与车辆前进方向平行的侧面;进风通道,进风通道设置在顶面上;出风通道,出风通道设置在背风面和/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及顶置式汽车空调,出风口设置在面板的左右两侧,取消顶置式风口,对出风口内的换热器起到良好的防雪、防冰效果,且具极高可靠性;面板后方向设置风口,与车辆行进方向一致,提高了空气流动效率,极大的增加了换热效率,空调器换热效率增加30%以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