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89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98192.4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适应桥梁变形的附属设施基础及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在桥梁防撞护栏浇筑期间,对第二紧固螺栓进行预埋;定位安装第二耳板,第二耳板安装定位过程中,对十字轴进行定位安装,旋转限位螺母锁紧第二紧固螺栓,使第二耳板与桥梁防撞护栏连接为整体;调整第二轴体的位置,焊接安装第二限位垫圈以限制第二轴体沿桥体长度方向的位移,根据设计尺寸要求,在第一轴体上焊接安装第一限位垫圈,将第一耳板套设在第一轴体上;放置基础箱室,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对基础箱室进行安装定位,旋转限位螺母锁紧第一紧固螺栓,使第一耳板与基础箱室连接为整体,完成可适应桥梁变形的附属设施基础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2962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4500.4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集水结构,包括车行道路面、车行道路基、人行道和纵向排水管道,车行道路基设置在车行道路面的下方,车行道路基内设置有多级横向排水管道,人行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透水砖表层、细砂层、粗砂层、级配碎石基层和集水池,纵向排水管道设置在车行道路基内,并延伸至车行道路面,且连通于集水池,纵向排水管道分别与多级横向排水管道连通。纵向排水管道可以将车行道路面的水快速排入集水池,横向排水管道可以利用渗透水压将车行道路基内的水导入纵向排水管道,并通过纵向排水管道导入集水池内,有利于确保车行道路基的稳定性,人行道的排水结构为四层渗透性强的地层,可实现排水、滤水和承载的功能,且排水及时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82449.1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7/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路管线保护方法,包括:在过路管线的外部套设框架,且使框架的内侧与过路管线的外壁相离;在框架的内侧与过路管线的外壁之间设置缓冲部;在框架的上端设置盖板。根据本发明的过路管线保护方法,通过在过路管线的左右两侧及上方设置框架,并在框架与过路管线之间填充缓冲部,能够使得车载作用下盖板所发生的变形不会作用于过路管线上,且在路基工后沉降的情况下,路面载荷不会通过盖板直接作用于过路管线上,对过路管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消除因路基工后沉降而导致的过路管线保护方法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74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77009.8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珠海航空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包括:整平复合地基的桩体与桩间土至同一标高;在每个桩体的顶面分别放置第一沉降标;在桩间土的顶面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沉降标;在桩间土的上表面依次铺设垫层和路基土层;在路基土层的上表面设置载荷板,在载荷板的上表面设置承载支架,在承载支架的上表面设置加载装置;通过加载装置实施分级加载,在每级荷载下,获取多个桩体的第一平均沉降值和第一平均应力,获取桩间土的第二平均沉降值和第二平均应力,根据第一平均应力和第二平均应力计算复合地基在每级荷载下的第三平均应力。根据本发明的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能够实现对复合地基的桩土协同承载力的综合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217974452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624846.9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建筑领域存在的在地基侧方挖设基坑后地基容易侧向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地基侧向变形控制结构,该结构包括桩体、增强体和连系梁,增强体的一端设置在桩体中,增强体的另一端从桩体的上端伸出,增强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系梁,连系梁通过增强体连接多个桩体。本实用新型的地基侧向变形控制结构,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侧向变形抵抗能力,尽量防止地基产生侧向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1525334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537188.9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集水结构,包括车行道路面、车行道路基、人行道和纵向排水管道,车行道路基设置在车行道路面的下方,车行道路基内设置有多级横向排水管道,人行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透水砖表层、细砂层、粗砂层、级配碎石基层和集水池,纵向排水管道设置在车行道路基内,并延伸至车行道路面,且连通于集水池,纵向排水管道分别与多级横向排水管道连通。纵向排水管道可以将车行道路面的水快速排入集水池,横向排水管道可以利用渗透水压将车行道路基内的水导入纵向排水管道,并通过纵向排水管道导入集水池内,有利于确保车行道路基的稳定性,人行道的排水结构为四层渗透性强的地层,可实现排水、滤水和承载的功能,且排水及时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216000885U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22593497.0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传感器接线盒固定装置,包括接线盒本体、接线盒面板、粘贴部以及模具,接线盒本体内壁固接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可拆卸连接有提示装置,提示装置内设有相互电连接的无线模块和蜂鸣器,接线盒本体顶部和接线盒面板固接,接线盒面板顶部通过粘贴部粘贴于模具内侧上。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接线盒本体在混凝土浇筑振捣作用下的位置固定且位于预制构件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214958612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544548.8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包括框架、缓冲部和盖板;其中,框架套设于过路管线的外部,且框架的内侧与过路管线的外壁相离;缓冲部填充于框架内侧与过路管线外壁间的预留空间;盖板盖设于框架的上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路管线保护结构,通过在过路管线的左右两侧及上方设置框架,并在框架与过路管线之间填充缓冲部,既能使得过路管线两侧的回填土体的压实能有效实施,又能使得车载作用下盖板所发生的变形不会作用于过路管线上,且在路基工后沉降的情况下,路面载荷不会通过盖板直接作用于过路管线上,对过路管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消除因路基工后沉降而导致的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108665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009481.0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珠海航空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测试装置,包括载荷板、承载支架和加载装置;载荷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载荷板设置于复合地基的上表面,复合地基内部设置有桩间土及多个待测桩体;每个待测桩体的顶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沉降尺,多个待测桩体之间的桩间土的顶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沉降尺,每个沉降尺包括底板及设于底板上的立杆,每个底板分别位于相应的待测桩体的顶面或者相应的桩间土的顶面,每个底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每个立杆通过相应的通孔穿过载荷板;承载支架设于载荷板的上表面;加载装置设于承载支架的上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测试装置,能够实现对复合地基的桩土协同承载力的综合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215252411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537187.4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边坡排水结构,包括公路路面、公路路基、公路基底和纵向排水管道,公路路基设置在公路路面的下方,公路路基上设置有多级横向排水管道,公路基底设置在公路路基的下方,公路基底上且位于公路路基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排水通道,纵向排水管道设置在公路路基内,并延伸至公路路面,且连通于排水通道,纵向排水管道分别与多级横向排水管道连通。纵向排水管道可以将公路路面的水快速引流到排水通道,横向排水管道可以利用渗透水压将公路路基内的水倒入纵向排水管道,并通过纵向排水管道导入排水通道内,有利于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