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枢出口速度精度的非连续多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01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976848.2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磁轨道发射电枢出口速度精度的非连续多次控制方法,属于电磁轨道发射技术领域,电磁轨道发射系统中当电枢在膛内的运动受到干扰,其速度偏离预期值时,通过非连续多次控制方法,多次调节受控电源模块的放电个数和触发时间来改变电枢所受电流及相应的电磁力,使得电枢出口速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电枢出口速度精度的控制;所述的非连续多次控制方法在控制过程中,首先根据预设每组受控电源模块放电数量计算得到电枢加速度,结合预期速度得到每组受控电源的放电时间,然后根据放电时间是否在合理时间范围内进一步确定每组受控电源的放电数量,最后结合受控电源的放电数量来确定最终放电时间。

    一种激光熔覆原位合成陶瓷相增强铜基熔覆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885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68090.2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3 B22F1/0003 C22C30/02 C22C32/0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原位合成陶瓷相增强铜基熔覆层的制备方法,涉及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基体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同步送粉激光熔覆的方式,将原料按照反应方程式摩尔比例配比后进行充分混合并干燥后作为熔覆材料;最后,在氩气的保护下,调节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熔覆材料在激光束作用下原位反应生成三相陶瓷复合涂层,并且与纯铜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本发明激光熔覆原位合成陶瓷相增强铜基熔覆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铜基熔覆层组织致密,无气孔和裂纹,显微硬度值HV0.2600以上,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7806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0857978.2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片状铜粉、石墨烯镀镍处理得到镀镍石墨烯;所述片状铜粉与镀镍石墨烯混合进行球磨处理得到混合粉末、在磁场下对所述混合粉末进行逆流旋转取向处理得到复合粉末压坯;所述复合粉末压坯烧结得到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预先制备片状铜粉,同时对石墨烯进行镀镍处理,增加石墨烯的顺磁性;将片状铜粉和镀镍石墨烯混合粉末在磁场逆流旋转取向处理,热压烧结后制备出石墨烯定向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力学及物理性能。

    一种纯铜表面激光熔覆制备二氧化锆-碳化硼增强熔覆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759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689950.3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铜表面激光熔覆制备二氧化锆‑碳化硼增强熔覆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陶瓷复合增强熔覆粉末;待熔覆的纯铜基体的表面预处理;采用同步送粉方式,利用激光熔覆装置,使陶瓷复合增强熔覆粉末在纯铜基体的表面迅速熔凝,形成ZrO2‑B4C陶瓷增强熔覆层,将熔覆后的纯铜基体空冷至室温。本发明所获得的熔覆层,可以提高熔覆层的力学性能,最终在纯铜表面获得成分均匀性能优异的熔覆层。

    一种表面微小损伤的高精度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308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58919.6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微小损伤的高精度量化方法,采用激光扫描仪对被测样件表面进行扫描得到损伤形貌的三维点云数据,对于高速滑动电接触损伤形貌的高精度测量问题,根据扫描数据线型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以扫描数据的每条扫描线为处理对象,采用迭代求差的方法,提取出损伤边界点。利用最近邻域搜索的方法确定位于同一边界线上的边界点,根据以上结果结合数据配准技术,提取出损伤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三角剖分思想把损伤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三角剖分,剔除不同损伤区域边界产生的异常三角形后,计算得到高精度的损伤区域体积和质量,为减小表面损伤措施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了提取的损伤形貌的精度。

    三层型氧化铝-镁铝尖晶石复合绝缘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505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170141.3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层型氧化铝-镁铝尖晶石复合绝缘涂层及涂覆方法。所述复合绝缘涂层为三层型结构,第一层为高纯氧化铝涂层(1),第二层为氧化铝-镁铝尖晶石混合粉体涂层(2),第三层为金属镍粘结层(3),所述金属镍粘结层(3)通过等离子喷涂设备喷涂在金属基材(4)即试样样件的表面上。该发明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以平均粒径为45微米的高纯氧化铝和平均粒径40微米的镁铝尖晶石粉体(纯度99%)为喷涂粉体,造粒后涂覆三层型氧化铝-镁铝尖晶石复合绝缘涂层。本发明具有制备技术成熟、喷涂粉体易得、中间混合层中氧化铝与镁铝尖晶石成分易于调节、绝缘涂层厚度大和与基材结合性能好等优点,可耐瞬时万伏高电压的冲击。

    一种振动测试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795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34330.3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测试系统,包括:激光器,CCD线阵传感器,与CCD线阵传感器相连的数据采集装置,以及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的上位机,其中:激光器,用于按照预设角度向被测对象发射光线,光线经过被测对象反射后照射在CCD线阵传感器上;CCD线阵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测对象振动前后光线照射在自身的不同位置,并将生成的表示该不同位置的位置信号发送给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将接收的位置信号转换为位置数据,并将位置数据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用于基于接收的位置数据和该预设角度,确定被测对象的振动位移。采用本方案,提高了在强电磁场环境下长距离进行振动测试的测试效果。

    小型化强脉冲单轨放电烧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2447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190147.2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化的强脉冲单轨放电烧蚀装置。所述装置为长方体结构,采用模块式设计可灵活拆卸、安装。所述装置的强脉冲电流为0≦I≦400KA;强脉冲耐受最大电压为12000V;镗口尺寸调节范围为8-15mm;利用非接触线性CCD测量系统进行膛口扩张尺寸测试,精度达到0.5μm;脉冲放电烧蚀温度测量精度达到0.5℃;装有静态电阻应变仪进行精确装配应力调节,应变测试精度达0.1με。本发明适应多种脉冲放电条件的需要,装配应力可调节,烧蚀温度的测试精度高,可以经过H-G非接触式光纤测温表征,提供准确的烧蚀温度。能够进行精密的材料形变测定,从而为材料的选型提供技术数据。

    一种线圈型电磁发射器关键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31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698693.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型电磁发射器关键参数优化方法,属于电磁线圈发射领域,包括确定电磁线圈发射系统的结构;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的方法分析电磁线圈系统发射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特性;根据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在不同线圈触发位置下进行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多级线圈触发位置与发射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原有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调整惯性权重方法获得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基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对电磁线圈发射系统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得到各级驱动线圈的最优触发位置;完成电磁线圈发射系统的关键参数优化设计过程,并对优化后的参数结果进行试验分析验证。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线圈发射系统的出口速度以及发射效率。

    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5361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648934.6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王振春 栾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基础参量;基于所述当前时刻的基础参量构建速度矩阵和位置矩阵;根据所述速度矩阵和所述位置矩阵构建切换约束模型,所述切换约束模型的约束条件由当前时刻的浮标位置确定;对所述切换约束模型进行最优解求解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力;所述控制力用于对当前时刻的波浪能转换装置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保持装置在海洋环境中安全运行,降低被破坏的风险并且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