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连接组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33466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228313.2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纹连接组件,包括具有螺纹孔的被连接件和插装于所述螺纹孔的螺纹连接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螺纹孔的孔壁和所述螺纹连接件的本体之间的形状记忆合金部件,处于第一温度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部件抵紧所述本体和所述孔壁。当螺纹连接组件处于第一温度时,形状记忆合金部件抵紧螺栓杆和孔壁,为螺栓提供径向压力,而使螺栓与被连接件固定牢靠。当受到高频振动时,该径向压力将转变为螺栓与形状记忆合金部件,以及形状记忆合金部件与被连接件之间的较大的摩擦阻力,而阻止螺栓外窜。若螺纹连接组件在高温中工作,形状记忆合金部件具有向第一形态转变的趋势,而依然抵紧螺栓和孔壁,保证螺纹连接组件的工作性能。

    一种连接结构及其紧固件

    公开(公告)号:CN10352760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25180.0

    申请日:2013-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其紧固件,该紧固件包括本体和形状记忆合金;所述本体具有容纳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在奥氏体状态时,形成与所述通孔及所述限位槽配合的第一形状,并与所述限位槽过盈配合;且,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在马氏体状态时,形成与所述通孔配合的第二形状;还包括限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和所述通孔相对位置的定位部。由于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基于马氏体—奥氏体转变实现记忆构件形状功能的性质,所以可以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这一特性来防止紧固件轴力的衰减。

    飞轮壳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722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141187.2

    申请日:2013-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轮壳疲劳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底座;主动摆臂、从动摆臂,飞轮壳夹持于所述主动摆臂和所述从动摆臂之间;应力检测元件,安装于飞轮壳,检测飞轮壳的应力;激振装置,安装于主动摆臂上;加速度检测元件,检测激振的加速度。本发明通过加速度的变化,监测飞轮壳是否产生裂纹,该监测方式具有客观标准,相较于背景技术中依靠人工观测,显然试验精度较高,试验结果更接近真实状态;与此同时,由于不需要人工观测,试验安全系数也得以提高。另外,激振力在共振作用下得以放大而产生较大载荷,相较于背景技术中低频液压加载方式,试验周期得以缩短,且该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占地空间较小。

    一种螺纹紧固件轴力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64129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29143.2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纹紧固件轴力测量方法,模拟螺纹紧固件连接联接件和被联接件的实际使用过程,获取联接件和被联接件的结合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并根据接触压力确定螺纹紧固件的轴力。螺纹紧固件轴力的部分作用效果,是由联接件和被联接件的结合面间的接触压力来体现,本发明利用上述特点,通过获取接触压力来间接确定螺纹紧固件轴力。显然,与现有的测量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测量方法中螺纹紧固件轴力由其作用效果来间接获得,测量精度不受螺纹紧固件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影响,因此,在测量精度方面本发明所提供的测量方法明显优于现有的两种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螺纹紧固件轴力测量装置。

    飞轮壳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722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1187.2

    申请日:2013-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轮壳疲劳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底座;主动摆臂、从动摆臂,飞轮壳夹持于所述主动摆臂和所述从动摆臂之间;应力检测元件,安装于飞轮壳,检测飞轮壳的应力;激振装置,安装于主动摆臂上;加速度检测元件,检测激振的加速度。本发明通过加速度的变化,监测飞轮壳是否产生裂纹,该监测方式具有客观标准,相较于背景技术中依靠人工观测,显然试验精度较高,试验结果更接近真实状态;与此同时,由于不需要人工观测,试验安全系数也得以提高。另外,激振力在共振作用下得以放大而产生较大载荷,相较于背景技术中低频液压加载方式,试验周期得以缩短,且该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占地空间较小。

    内燃机零部件的疲劳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976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73023.X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燃机零部件的疲劳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多个试样的载荷?寿命样本数据并绘制在载荷?寿命双对数座标系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线性拟合,获得高/低周疲劳分界点BLCF;利用高/低周疲劳分界点BLCF和每一个试样的失效点Bi获得其耐久疲劳极限估计值FSi;获得所有试样的中位秩以及标准正态偏量Di,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疲劳试验极限载荷的均值与标准差的线性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中位秩替代平均值,以累积失效概率、平均序号以及标准正态偏量与疲劳极限估计值的线性关系获得疲劳极限载荷的统计试验结果,由此得出相对精准的疲劳极限载荷的统计特征,样本量可明显减少,且缩短了试验周期。

    一种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裂纹诊断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49425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268739.1

    申请日:2012-07-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体疲劳试验裂纹诊断方法和装置,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疲劳试验中发动机机体的应变信号和振动信号;数据采集卡将所述应变信号和振动信号分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发送所述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应变信号和振动信号到工控机;工控机分别从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应变信号和振动信号中采集多个离散信号,对采集的多个离散应变信号进行小波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信号奇异性监测,对采集的多个离散振动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对转换结果进行特征值分析;工控机判断奇异性监测和特征值分析的结果是否都出现异常,如果是,判定发动机出现疲劳裂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

    一种螺纹连接组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3346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28313.2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纹连接组件,包括具有螺纹孔的被连接件和插装于所述螺纹孔的螺纹连接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螺纹孔的孔壁和所述螺纹连接件的本体之间的形状记忆合金部件,处于第一温度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部件抵紧所述本体和所述孔壁。当螺纹连接组件处于第一温度时,形状记忆合金部件抵紧螺栓杆和孔壁,为螺栓提供径向压力,而使螺栓与被连接件固定牢靠。当受到高频振动时,该径向压力将转变为螺栓与形状记忆合金部件,以及形状记忆合金部件与被连接件之间的较大的摩擦阻力,而阻止螺栓外窜。若螺纹连接组件在高温中工作,形状记忆合金部件具有向第一形态转变的趋势,而依然抵紧螺栓和孔壁,保证螺纹连接组件的工作性能。

    一种连接结构及其紧固件

    公开(公告)号:CN1035276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525180.0

    申请日:2013-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其紧固件,该紧固件包括本体和形状记忆合金;所述本体具有容纳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在奥氏体状态时,形成与所述通孔及所述限位槽配合的第一形状,并与所述限位槽过盈配合;且,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在马氏体状态时,形成与所述通孔配合的第二形状;还包括限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和所述通孔相对位置的定位部。由于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基于马氏体—奥氏体转变实现记忆构件形状功能的性质,所以可以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这一特性来防止紧固件轴力的衰减。

    一种柴油机的机体疲劳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62965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095640.0

    申请日:201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的机体疲劳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载荷的作动器,贴合设于机体的主轴承壁的内部的曲轴,以及连接于所述作动器和所述曲轴之间,用于将所述作动器的载荷传递给所述曲轴的传动杆。进行疲劳实验时,作动器首先通过其传动轴向传动杆输出载荷、推动传动杆运动,传动杆将载荷传递给曲轴、推动曲轴运动,曲轴再通过其自身运动将载荷传递给主轴承内壁,最终获取主轴承内壁的最大载荷,达到实验的目的。由于该疲劳实验装置的提供载荷的装置为作动器,其直接输出的是载荷,避免了密封等繁琐的工序,具有较低的实验成本。此外,该装置通过作动器一传动杆一曲轴一主轴承内壁的顺序传递载荷,其零部件的数量减少,结构简单、紧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