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696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444864.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及其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本发明旨在解决气流在进气管和气道之间形成的涡流影响发动机正常进气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缸盖的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发动机缸盖内设置有集成式进气管和设置于集成式进气管的进气管出口处的多个气道,多个气道中至少一个气道靠近进气管出口的侧壁设置,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用于连通进气管出口的侧壁与至少一个气道,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彼此平滑连接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均为沿进气管出口向外延伸的弧形结构。本发明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中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可以改善气流在发动机的气道处形成的涡流。
-
公开(公告)号:CN1097369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444864.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及其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本发明旨在解决气流在进气管和气道之间形成的涡流影响发动机正常进气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缸盖的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发动机缸盖内设置有集成式进气管和设置于集成式进气管的进气管出口处的多个气道,多个气道中至少一个气道靠近进气管出口的侧壁设置,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用于连通进气管出口的侧壁与至少一个气道,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彼此平滑连接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均为沿进气管出口向外延伸的弧形结构。本发明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中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可以改善气流在发动机的气道处形成的涡流。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5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8889.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04 , F02M35/10 , G06F30/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进气歧管,包括进气管路、本体和进气支管;进气管路呈弯管状,其内部构成EGR混合腔,用于连通EGR废气和新鲜进气;本体内部集成有进气稳压腔;进气管路与本体相连,且EGR混合腔的出口与进气稳压腔的入口连通;进气支管固定于本体,并与进气稳压腔的出口连通;进气支管为多个,并沿预设方向逐个布置;进气支管两两一组,每组中两个进气支管相邻布置。上述进气歧管设有进气管路,进气管路的内部构成EGR混合腔,EGR混合腔连通EGR废气和新鲜进气,便于EGR废气和新鲜进气混合后再经进气歧管的输出口分配到发动机各缸,利于提升各缸供气的EGR均匀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上述进气歧管的设计方法。
-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38889.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04 , F02M35/10 , G06F30/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进气歧管,包括进气管路、本体和进气支管;进气管路呈弯管状,其内部构成EGR混合腔,用于连通EGR废气和新鲜进气;本体内部集成有进气稳压腔;进气管路与本体相连,且EGR混合腔的出口与进气稳压腔的入口连通;进气支管固定于本体,并与进气稳压腔的出口连通;进气支管为多个,并沿预设方向逐个布置;进气支管两两一组,每组中两个进气支管相邻布置。上述进气歧管设有进气管路,进气管路的内部构成EGR混合腔,EGR混合腔连通EGR废气和新鲜进气,便于EGR废气和新鲜进气混合后再经进气歧管的输出口分配到发动机各缸,利于提升各缸供气的EGR均匀性。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上述进气歧管的设计方法。
-
-
公开(公告)号:CN11024242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79111.5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气流节流阀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获得发动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在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正常运行模式时,控制所述发动机的气流节流阀断电,在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加热模式或颗粒捕捉器DPF再生模式时,控制所述发动机的气流节流阀通电,使得车辆在可以正常行驶的同时,避免了车辆在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行模式时的非必要的电力损耗和对于气流节流阀的磨损,进而节省了车辆电瓶电能和减小气流节流阀传动机构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7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55119.0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系统,包括:设置于用于连接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排气管路之间的热交换器,且热交换器内设置有冷却介质;用于与热交换器相连通的能量转换装置;用于存储能量的能量存储装置。从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首先通过排气管路进入到热交换器内,设置于热交换器内的冷却介质在高温废气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沸腾,从高温废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并以该热量为动力,冷却介质被驱动进入到能量转换装置内,在能量转换装置内发生冷凝后转化为电能或化学能等形式的能量,通过能量存储装置对能量进行储存利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能量回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20505176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2000344.X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3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器支架,属于增压器固定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压器支架,包括用作对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增压器的辅助固定,包括与发动机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增压器与发动机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端设有向增压器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设置低增压泵工作过程的自振频率,可以拓展发动机上的安装工位,减少发动机外壳上安装工位的布置数量,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有利于发动机批量化生产;还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外壳上部的空间来降低增压器的振动,不与紧耦合后处理以及缸盖罩抢空间,有利于发动机的紧凑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218883379U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22597238.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装置,包括:与零部件接触的第一保护层、与大气接触的防水层以及设置于第一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隔热层;隔热层包括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靠近第一保护层一侧为第一隔热层,远离第一保护层靠近防水层的一侧为第二隔热层;第一隔热层隔热率高于第二隔热层的隔热率;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的厚度不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隔热层成本过高,对生产加工带来很大经济压力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