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18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43893.5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量泵系统压力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变量泵系统,属于液压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变量泵系统压力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变量泵系统,当变量泵本体的输出压力不小于预设压力时,将变量泵本体处于输出压力不小于预设压力的状态的时长作为参考条件,控制第一溢流阀的溢流压力,进而达到控制变量泵本体的最大输出压力的目的。当第一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为初始溢流压力时,变量泵本体的最大输出压力能够达到额定压力,进而使变量泵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当第一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为预设溢流压力时,变量泵本体的最大输出压力无法达到额定压力,以对变量泵本体的最大输出压力进行限制,具有保护变量泵本体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97816.0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潍柴液压传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闭式液压系统、车辆及闭式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闭式液压系统包括补油泵、液压油缸、第一闭式泵和平衡阀,补油泵的输入端连接油箱,补油泵的输出端连接补油油路,液压油缸具有有杆腔和无杆腔,第一闭式泵的一端通过第一油路连接无杆腔,另一端通过第二油路连接有杆腔,使得第一闭式泵和液压油缸之间形成液压回路,第一闭式泵能正转且能反转;平衡阀能使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两者中油压较小的一者与补油油路连通,能够弥补有杆腔和无杆腔两者流量上的差异,并且使补油油路中温度较低的油液能够和第一油路或第二油路中温度较高的油液进行置换,优化系统的热平衡,无需设置温度监控,保证液压油缸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20505457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2125927.5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5B11/16 , F15B11/17 , F15B21/00 , F15B21/04 , F15B2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及液压行走装置。该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柱塞马达和文丘里阀,其中,柱塞马达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回油口,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连通液压油箱的顶部。文丘里阀包括进口端、出口端和吸口端,进口端连通补油装置,出口端连通液压油箱,吸口端连通回油口,文丘里阀的作用是在柱塞马达工作时将壳体内的液压油通过回油口抽吸至液压油箱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当柱塞马达工作时,文丘里阀将壳体内的液压油抽吸至液压油箱,减少了柱塞马达的旋转部件时受到液压油阻力影响损失机械能,以及减少发热,提高柱塞马达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71781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985515.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挖掘机,包括: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直线行走阀、旁通切断阀、换向阀、油缸和控制器,旁通切断阀与第二泵体连通,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均与换向阀连通,第二泵体与换向阀之间的管路长度大于第一泵体与换向阀之间的管路长度,油缸与换向阀连通;直线行走阀和旁通切断阀均与控制器连接;其中,当第一泵体通过换向阀向油缸提供油液时,油缸中的活塞杆伸出,控制器根据活塞杆的伸出信息控制旁通切断阀关闭、控制直线行走阀开启,以使由第二泵体输出的油液经直线行走阀后与第一泵体流出的油液合流进入油缸内。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合流过程中存在较大压损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513611U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20181359.2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行走系统及压路机,液压行走系统设置在车辆上,液压行走系统包括:马达组件,马达组件包括马达本体、液控换向阀、控制活塞和X1接口;变量泵组件,变量泵组件包括变量泵本体、高压溢流阀、第一换向阀、补油溢流阀、Ms接口、Mp接口和X接口;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的两端分别与X接口和X1接口连接,车辆的档位开关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电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的两端分别与高压接口和低压接口连接,车辆的刹车踏板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电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路机液压行走系统容易发生发动机掉速熄火的现象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