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气体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53420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59963.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气体发动机,该发动机缸盖包括进气道、进气喉口、排气喉口及进气门座圈,进气道远离发动机缸盖底面的壁面为第一壁面,与之相对的为第二壁面,进气道靠近进气喉口的一段为滚流导向气道,同时经过进气喉口和排气喉口轴线的平面为竖向特征面,第一壁面在滚流导向气道内的部分与竖向特征面的交线为第一壁面特征线,第一壁面特征线为倾斜且向远离第二壁面方向拱起的第一弧线;进气喉口的过渡锥面与第二壁面之间形成滚流尖角,第一壁面连接过渡锥面的端部的切线与过渡锥面所夹的锐角≤10°;上述发动机缸盖可以更好地在气缸内形成滚流,增加滚流强度,加强气缸内的气流混合能力与压缩期末混合气的湍动能,从而加速燃烧。

    气缸盖进气道结构及气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61266.2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盖进气道结构及气体机,沿进气方向上,进气道的横断面由上端至下端呈渐扩结构;并且,沿进气方向上,进气道的截面面积逐步减小。进气道截面面积逐步减小的趋势,进气流入进气道后,气流首先被逐步压缩,气流不断加速,气流流速增加;并结合进气道的横断面设置为上端设置为窄口结构,将进气道的下端设置为宽口结构,气流经进气门进入气缸室,在滚流侧,在进气方向上,进气外侧流速高于进气内侧气流流速,气流呈俯冲形式进入气缸室,有利于滚流的产生,提高滚流能量。

    一种叶片风速仪标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386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259341.3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风速仪标定装置,包括外套筒、端盖、旋转轴、锁紧机构、连接框架、导流片、外槽轮,外套筒用于形成进气腔体,端盖用于封堵外套筒的上端口以及支撑旋转轴等部件,导流片可在旋转轴的带动下调整进气角度。本方案工作原理为:启动试验设备,依次调整旋转轴的旋转角度,对应不同的进气角度,等待各个传感器所测数据稳定后,记录各个传感器数据,统计出各个角度下的涡流比数据,并与标准涡流比数据进行对比,用于评估当前叶片风速仪的测试精度。本方案利用外槽轮和连接框架以及可旋转导流片的组合联动机构,实现了可变进气导向,可以进行多个涡流比的标定以及正反涡流比的标定。

    异形气门座圈底孔及气缸盖

    公开(公告)号:CN1092096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32252.4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气门座圈底孔及气缸盖,该异形气门座圈底孔的边缘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包括相互间沿所述气门座圈底孔的周向圆滑过渡的第一倒角部和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设置在靠近缸套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倒角部的倒角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倒角部的倒角深度,所述第二倒角部的斜面上叠加设有第三倒角部,所述第三倒角部的倒角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倒角部的倒角角度。本发明提供的异形气门座圈底孔在近缸套的部位使用小的倒角、在其它位置使用大的倒角形成异形倒角以使其达到角度最优状态,保证气流顺畅,同时,在异形倒角的小的倒角的基础上叠加过渡倒角,能够进一步提升近缸套部位的气流流通性。

    一种燃烧室、发动机以及燃烧室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8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68256.9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发动机以及燃烧室的设计方法,该燃烧室的底面包括活塞顶面,活塞顶面包括进气侧活塞挤流面、排气侧活塞挤流面及进排气间活塞挤流面,排气侧活塞挤流面高于进气侧活塞挤流面,进排气间活塞挤流面为拱形面;燃烧室的顶面包括位于缸盖的底部的蓬顶结构、位于蓬顶结构的排气侧的挤流凹槽、位于蓬顶结构的进气侧的进气侧缸盖挤流面及蓬顶结构两侧的进排气间缸盖挤流面,挤流凹槽朝向活塞的表面为排气侧缸盖挤流面;上述燃烧室采用了活塞局部嵌入缸盖的挤流结构,并且使活塞顶面形状与缸盖的底部形状相适配,这样可以在保持挤流区域较大,具有足够挤流比的同时,减小气流的遮挡区,保证进排气流量,达到高进排气流通性的目的。

    一种气缸盖冷却结构、发动机、车辆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5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55021.7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盖冷却结构、发动机、车辆及冷却方法,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气缸盖冷却结构无法满足发动机不同运行状态冷却需求的问题,对气缸盖内两个冷却腔分别设置出液口并配合控制阀,使两个冷却腔连通并将进液口布置在一个冷却腔上,通过控制阀对出液口启闭、开度的调整,实现冷却液在气缸盖内的流动路径的调整,从而改变冷却腔对气缸盖不同位置的冷却状态,适应发动机不同运行状态时的需求。

    气缸盖进气结构及气体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61200.3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盖进气结构及气体机,将气缸盖采用篷顶结构,并进气口侧的第一斜面设置由第一挡气台阶和第二挡气台阶配合的,对进气进行导流的结构,将进气门两侧设置为不同高度,使阻流侧的第一挡气台阶高于滚流侧的第二挡气台阶,则在进气门打开时,进气受到第一挡气台阶的阻挡,主要由滚流侧挤出,从而提高了进气挤入气缸室内的气体能量,同时,配合篷顶结构对进行导向,使得挤入的气流通过篷顶结构进行导向加强翻滚强度,提高滚流效果。

    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6566.1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以及发动机,发动机缸盖包括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及两个进气道,经过气缸的轴线且沿进气道至排气道方向延伸的平面为气缸的纵向对称面,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同时与同一个气缸连通的两个排气道之间设置有水套。上述发动机缸盖将与同一个气缸连接的两个排气道关于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并在与同一个气缸连接的两个排气道之间设置水套,以减少排气道向两者之间的装配孔的热量传递,避免该装配孔中的螺栓失效,影响发动机缸盖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连接稳固,同时对称布置的排气道可以使两个排气道排气均匀,从而有助于改善排气性能,进而改善发动机性能。

    一种气门杆密封套、气门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2627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0734.1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一种气门杆密封套、气门及发动机。一种气门杆密封套,用于密封气门中的气门杆,包括:筒状骨架和与骨架连接的弹性密封体,且弹性密封体的内部具有与骨架内部连通的密封腔,用于安装气门杆;弹性密封体一端探出骨架形成第一密封部,第一密封部背离骨架一端设有第一密封唇口,用于与气门杆过盈配合;第一密封部外侧设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卡环,且第一密封部内侧与卡槽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二密封唇口,且第二密封唇口位于第一密封唇口和骨架之间,用于与气门杆过盈配合。因此,上述气门杆密封套通过第一密封唇口和第二密封唇口配合,可以实现发动机在低负荷时漏油量少,高负荷时漏油量大的目的。

    异形气门座圈底孔及气缸盖

    公开(公告)号:CN10920967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1132252.4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气门座圈底孔及气缸盖,该异形气门座圈底孔的边缘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包括相互间沿所述气门座圈底孔的周向圆滑过渡的第一倒角部和第二倒角部,所述第二倒角部设置在靠近缸套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倒角部的倒角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倒角部的倒角深度,所述第二倒角部的斜面上叠加设有第三倒角部,所述第三倒角部的倒角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倒角部的倒角角度。本发明提供的异形气门座圈底孔在近缸套的部位使用小的倒角、在其它位置使用大的倒角形成异形倒角以使其达到角度最优状态,保证气流顺畅,同时,在异形倒角的小的倒角的基础上叠加过渡倒角,能够进一步提升近缸套部位的气流流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