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排气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82860.9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排气管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由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排气管主管,排气管主管上连通有排气管支管,排气管主管和排气管支管一体铸造成型,所述排气管支管与排气管主管之间的连接部位包括呈钝角设置的外角部和呈锐角设置的内角部,所述内角部内嵌铸有加强合金片,加强合金片的宽度延伸方向与内角部的截面的厚度方向一致,所述加强合金片的内轮廓与外轮廓分别与内角部的内外轮廓相适应。本发明从而减少了裂纹的产生,保证了排气管的正常工作,延长了排气管的使用寿命。

    一种钇基重稀土镁合金包芯线及其在制备厚大蠕墨铸铁铸件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6045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52716.4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钇基重稀土镁合金包芯线及其在制备厚大蠕墨铸铁铸件的应用;所述钇基重稀土镁合金包芯线包括:外皮;包覆在所述外皮中的合金粉末;所述合金粉末包括以下组分:Mg 5wt%~15wt%;Si 40wt%~60wt%;Y 1.2wt%~2.1wt%;La 2.1wt%~4.2wt%;Fe余量。本发明提供的钇基重稀土镁合金包芯线采用特定含量组分的合金粉末,适用于喂线法生产蠕墨铸铁,并且适量的钇基重稀土减少了厚大蠕墨铸铁铁水的蠕化衰退和孕育衰退,同时减轻了镁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偏析,在生产断面厚大、凝固时间长或壁厚差异大的蠕墨铸铁铸件时,能够避免片状石墨出现,获得均匀分布的石墨组织,且减少石墨粗大、石墨畸变及产生碳化物的情况;并且能够扩大对原铁水的含量范围要求,增加了蠕化线加入长度的宽度范围。

    一种砂芯浸涂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3838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420313.2

    申请日:2017-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砂芯浸涂池,包括内池和外池,还包括:弯管,其设置于所述内池中,所述弯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弯管的一端开口通过泵连接至外池,驱动装置,其输出端作用于所述弯管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弯管沿内池的底部转动。本发明中弯管可以在涂料池内进行搅动,且弯管上的通孔能够在泵的作用下喷出涂料,对其周围涂料产生扰动效果,这种喷射搅拌的方式使得整个内池中的涂料始终在流动状态,不会发生粘稠沉积现象,即使断气后形成沉淀,下次使用时,内池中的涂料也可以在弯管的作用下重新混合均匀,这样浸涂的砂芯表面涂料厚度一致,砂芯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铸造湿型混合旧砂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2864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115171.8

    申请日:2016-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湿型混合旧砂的再生方法,包括将铸造湿型混合旧砂预处理;水擦洗;烘干预热,焙烧;后处理。本发明用水擦洗方法有效去除湿型旧砂中的膨润土、煤粉及死灰等成分,用焙烧法彻底分解混合旧砂中残留树脂膜,再生成本低、再生效果好。通过实际生产及验证,再生后的再生砂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新砂,成功应用于冷芯盒制芯生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蠕墨铸铁铁液孕育多特征点双样杯热分析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2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39806.6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墨铸铁铁液孕育多特征点双样杯热分析评价方法,包括在蠕墨铸铁生产中、进行孕育铁液热分析冷却曲线的炉前双样杯采集,并提取孕育铁液热分析冷却曲线上的多组特征点;将提取的多组特征点带入预先标定的孕育指数计算模型中进行计算,获得孕育指数计算值;将获得的孕育指数计算值与预先标定的孕育效果指数区段范围进行比对,根据孕育指数计算值所处孕育效果指数区段范围来评价蠕墨铸铁的孕育效果。采用本发明可使蠕墨铸铁铁液的孕育效果评价更合理、更准确,为生产过程中孕育状态的动态调整提供调整依据,达到了良好的评价效果,确保了铸铁铁液的质量。对其他石墨形态铸铁铁液的孕育效果也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一种蠕墨铸铁铁液孕育多特征点双样杯热分析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2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210039806.6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墨铸铁铁液孕育多特征点双样杯热分析评价方法,包括在蠕墨铸铁生产中、进行孕育铁液热分析冷却曲线的炉前双样杯采集,并提取孕育铁液热分析冷却曲线上的多组特征点;将提取的多组特征点带入预先标定的孕育指数计算模型中进行计算,获得孕育指数计算值;将获得的孕育指数计算值与预先标定的孕育效果指数区段范围进行比对,根据孕育指数计算值所处孕育效果指数区段范围来评价蠕墨铸铁的孕育效果。采用本发明可使蠕墨铸铁铁液的孕育效果评价更合理、更准确,为生产过程中孕育状态的动态调整提供调整依据,达到了良好的评价效果,确保了铸铁铁液的质量。对其他石墨形态铸铁铁液的孕育效果也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一种激光烧结砂芯的二次固化方法及固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20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2235.8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烧结砂芯的二次固化方法及固化装置,涉及铸造技术领域。该激光烧结砂芯的二次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砂芯初坯和加热装置均埋入支撑材料中,并将加热装置布置于砂芯初坯的周围,砂芯初坯通过激光烧结工艺制成;控制加热装置加热,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支撑材料传递至砂芯初坯的表层时停止加热,并持续设定时间,如此间断性加热设定次数,制得砂芯成品。本发明提供的激光烧结砂芯的二次固化方法,制得的砂芯成品的表层的强度得到提升,满足搬运和装配的强度要求,并能承受金属液填充过程中的高温和冲击力;砂芯成品的芯部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保证金属液填充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减少产品铸件的气孔缺陷,提高合格率。

    一种干式缸套气缸体主体芯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80480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221843.3

    申请日:2016-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缸套气缸体主体芯及其组装方法。干式缸套气缸体主体芯包括前端芯、后端芯、大缸芯、水套芯、挺杆芯和枕头芯,水套芯和枕头芯设置的通孔的个数均与大缸芯的个数相同,水套芯的两端设有滑块,前端芯和后端芯靠近大缸芯的一侧均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枕头芯的两端分别对应与前端芯和后端芯的顶部采用榫接,大缸芯上设有用于插接挺杆芯的插槽,挺杆芯竖直插接于大缸芯和枕头芯之间。本发明提供的主体芯组装不需要专用胎具,操作简单。

    一种芯砂混制工艺、热芯盒制芯工艺及其制备的砂芯

    公开(公告)号:CN102000777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99165.7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砂混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陶瓷砂和焙烧砂按照质量比4∶6~6∶4混合;b)陶瓷砂和焙烧砂初混20-30s,向陶瓷砂和焙烧砂的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混合50s~60s后再加入热芯盒树脂,混制120-150s,所述热芯盒树脂的加入质量为陶瓷砂和焙烧砂总质量的1.8%~2.5%,所述固化剂的质量为热芯盒树脂质量的20%~30%。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芯砂混制工艺的热芯盒制芯工艺。本发明的芯砂混制工艺,原砂采用陶瓷砂和焙烧砂,在制芯过程中对模具的磨损较小,砂芯脱模性好;更节省树脂,树脂用量较小,成本低;陶瓷砂焙烧砂砂芯溃散性好,生产的铸件的内腔质量较好;陶瓷砂资源更加充足。

    一种钇基重稀土镁合金包芯线及其在制备厚大蠕墨铸铁铸件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60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552716.4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钇基重稀土镁合金包芯线及其在制备厚大蠕墨铸铁铸件的应用;所述钇基重稀土镁合金包芯线包括:外皮;包覆在所述外皮中的合金粉末;所述合金粉末包括以下组分:Mg 5wt%~15wt%;Si 40wt%~60wt%;Y 1.2wt%~2.1wt%;La 2.1wt%~4.2wt%;Fe余量。本发明提供的钇基重稀土镁合金包芯线采用特定含量组分的合金粉末,适用于喂线法生产蠕墨铸铁,并且适量的钇基重稀土减少了厚大蠕墨铸铁铁水的蠕化衰退和孕育衰退,同时减轻了镁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偏析,在生产断面厚大、凝固时间长或壁厚差异大的蠕墨铸铁铸件时,能够避免片状石墨出现,获得均匀分布的石墨组织,且减少石墨粗大、石墨畸变及产生碳化物的情况;并且能够扩大对原铁水的含量范围要求,增加了蠕化线加入长度的宽度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