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锌空气电池的纳米复合空气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0890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264206.X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双寿 张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锌空气电池的纳米复合空气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锌‑空气电池技术领域。该催化剂由二氧化锰、纳米银、碳纳米管和碳材料组成,各组分的质量比为:二氧化锰:纳米银:碳纳米管:碳材料=(0~0.5):(0~0.5):1:(1.75~2.75),其中二氧化锰和纳米银不同时为0。通过添加纳米银、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提高了纳米复合催化剂的润湿性能,有利于氧气在电解质、催化剂材料与氧气所形成的三相界面的还原反应;同时,二氧化锰与纳米银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其氧还原效果高于单一催化剂。纳米复合催化剂采用“预处理‑选粒‑超声分散‑球磨处理”的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Mg-Ni-Gd-Ag系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3055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37078.4

    申请日:2009-11-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Mg-Ni-Gd-Ag系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该合金以Mg为主要元素,合金成分组成为Mg75-xNi15Gd10Agx(0≤x≤7),其中x为Ag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各元素的纯度不低于99.9%。Ni、Gd、Ag元素按照原子百分比称量后,在氩气气氛电弧炉中熔炼冷却;将得到的三元中间合金锭破碎后与对应质量的Mg在感应炉中熔炼;重新熔炼,喷铸到金属型腔中,得到Mg基块体非晶合金Mg75-xNi15Gd10Agx。本发明的镁基块体非晶合金具有高非晶形成能力,镁含量高,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点。该系列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新型轻质结构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非晶镁合金差压压射成型方法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293277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114918.3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晶镁合金差压压射成型方法及其设备,属于合金制备工程及设备技术领域。模具(10)冷却;母合金从压室(7)上端加入;上压杆(3)下行到压室(7)上方处;真空泵(16)对工作腔体(12)进行抽真空;加热线圈(6)对压室(7)加热使母合金熔化;快开阀(19)打开,上压杆(3)、下压杆(4)下行进行压射,液态合金被压射到模具(10)的型腔内;液态合金凝固得到非晶镁合金;压射操作完成。设备包括上压杆(3)、下压杆(4)、加热线圈(6)、工作腔体(12)等。本发明加热效率高;可将镁合金熔体快速冷却;差压压射操作简便、适应性好、工作稳定可靠,过程易于控制,非常适用于大块非晶镁合金的制备。

    一种镁合金管热弯方法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709607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85368.3

    申请日:2005-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管热弯方法及其设备,应用于镁合金管材的弯曲成形加工技术领域。在管坯内装填填充物、划线确定管坯加热的长度和位置、涂抹润滑剂、管坯装卡、预热、通过脚踏机构加压使电极与管坯紧密接触、采用二次加热工艺将管坯加热至所需温度、切断电源,在弯曲成形模具上一次性完成管坯的弯曲成形加工。弯曲设备包括:(1)电阻加热电源;(2)加压通电机构;(3)循环冷却系统;(4)弯曲模具。本发明加热效率高;电阻加热弯曲设备操作简便、适应性好、工作稳定可靠;镁合金管材弯曲质量好,管材弯曲段外弧侧无破裂、内弧侧无失稳起皱,平均每5分钟可以完成一个镁合金管的弯曲成形加工。在管材加工技术领域有巨大应用价值。

    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及应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9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87161.9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势识别与控制系统,包括:电子信号发生模块、电子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信号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仿生机械模块。通过定制化设计的柔性电子传感仿生皮肤及其表面贴装的多模态传感芯片,可精准捕捉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动作、姿态、触感、嗅觉和外部信号变化,从而实时控制仿生机械模块的运动,满足人机交互、智能康养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该系统制备方法简便,使用导电复合材料印制的柔性电子电路可以显著提升系统良好的人机贴合性、灵敏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