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437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827376.8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元器件特性数据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测器件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段,以得到分段后的特性曲线;在分段后的特性曲线中每段曲线上生成相同数量的数据点,并对每段曲线通过样条插值预测得到预测曲线;在预测曲线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对预测曲线通过样条插值得到所需数据点。该方法通过曲线线型进行分段插值,效解决插值点直接无法匹配的问题,能有效减少每个器件的测试点数,从而有效降低整体的测试代价,有效提高预测的实用性,成本低、效率高,简单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5504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39392.2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高频特性模型及其参数提取方法,包括:石墨烯本征模型,包括四个本征单元,四个所述本征模型单元之间串联;第一金属接触模型,包括第一接触电阻和第一结电容,所述第一接触电阻和所述第一结电容并联;第二金属接触模型,包括第二接触电阻和第二结电容,所述第二接触电阻和所述第二结电容并联;接地耦合模型,包括三个接地耦合单元,每个所述接地耦合单元包括第一等效电容、第二等效电容、第三等效电容和第一等效电阻;两端耦合模型,包括第四等效电容、第五等效电容和第二等效电阻;参数提取方法,包括带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的优化目标函数。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能准确地反映石墨烯的高频特性、耦合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40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24414.8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双平衡混频器,四个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交叉连接在一起,通过外部电路连接到差分输入、输出端口。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四个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交叉连接在一起,通过外部电路连接到差分输入、输出端口,通过这种交叉耦合的方式,有效抑制电路的高频分量,提高了线性度,抑制了穿通,减小了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41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510885765.2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分布式放大器,包括:栅传输线,其第一端为石墨烯分布式放大器的输入端,其第二端接栅极直流偏压;漏传输线,其第一端接漏极直流偏压,其第二端为石墨烯分布式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多个相同的、顺次排列的石墨烯场效应管,其中,所有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接地,栅极分别连接到栅传输线上,相邻两个石墨烯场效应管的两个栅极之间设有栅传输线电感,漏极分别连接到漏传输线上然后分别经过漏侧线电容接地,相邻两个石墨烯场效应管的两个漏极之间设有漏传输线电感。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不采用外部电容,从而提升栅极人工传输线特征阻抗,特征阻抗增加引起增益成二次方增加,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增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71727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510938308.5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J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热电堆器件的信号读出方法和读出系统,方法包括对第一、第二调制电极分别施加互为反相的第一、第二控制信号,其中,第一、第二控制信号组合用于调制石墨烯层的Seebeck系数以消除1/f噪声;通过获取第一电压引出端的第一电压值和获取第二电压引出端的第二电压值得到热源的温度信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用相互反相的控制信号直接调制石墨烯层的Seebeck系数,使石墨烯热电堆的输出由传统的直流或低频信号改为高频交流信号,从而取消了传统热电堆放大器电路前端的斩波部分,不仅简化了信号处理电路,还消除了斩波开关引入的1/f噪声,极大地降低了石墨烯热电堆传感器系统的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533680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857640.9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31/09 , H01L31/028 , H01L31/0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量子阱光探测器,包括:第一压电层和第二压电层,所述第一压电层和所述第二压电层均由压电材料构成;量子阱层,所述量子阱层位于所述第一压电层和所述第二压电层之间,所述量子阱层包括两个半导体子层和位于两个半导体子层之间的石墨烯纳米带。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利用量子阱的最优偏置电压,使得量子阱中的最高能级与导带边界对准形成最大的输出光电流,从而达到最大的探测灵敏度;利用压电电势,调节量子阱的偏置电压,从而提高单个量子阱的量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7712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38376.1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传输线作级间匹配的分布式放大器电路拓扑结构,包括:第一石墨烯条带、第二石墨烯条带和多个石墨烯放大器,多个石墨烯放大器的源极均接地,漏极分别与第一石墨烯条带上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栅极分别与第二石墨烯条带上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采用石墨烯进行级间匹配,只需对石墨烯进行刻蚀就能完成电路的核心部分,省去了很多金属的淀积、刻蚀以及金属与石墨烯接触处理等工艺步骤;减少工艺中损害和沾污石墨烯的可能,更好地保证石墨烯的性能;采用传输线结构,节省面积;不需考虑金属线圈电感的耦合和寄生,降低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41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85765.2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分布式放大器,包括:栅传输线,其第一端为石墨烯分布式放大器的输入端,其第二端接栅极直流偏压;漏传输线,其第一端接漏极直流偏压,其第二端为石墨烯分布式放大器的输出端;以及多个相同的、顺次排列的石墨烯场效应管,其中,所有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接地,栅极分别连接到栅传输线上,相邻两个石墨烯场效应管的两个栅极之间设有栅传输线电感,漏极分别连接到漏传输线上然后分别经过漏侧线电容接地,相邻两个石墨烯场效应管的两个漏极之间设有漏传输线电感。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不采用外部电容,从而提升栅极人工传输线特征阻抗,特征阻抗增加引起增益成二次方增加,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增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892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88636.0
申请日:2015-0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3F1/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1/565 , H03F1/18 , H03F3/193 , H03F3/607 , H03F2200/301 , H03F2200/45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石墨烯分布式放大器,包括:栅传输线、漏传输线以及多个相同的、顺次排列的石墨烯场效应管,其中,栅传输线的第一端为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二端接栅极直流偏压,漏传输线的第二端为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端接漏极直流偏压,栅、漏传输线的两端还分别设有LC匹配单元;其中,所有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接地,所有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连接到栅传输线上然后分别经过栅侧线电容接地,相邻两个石墨烯场效应管的两个栅极之间设有栅传输线电感,所有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连接到漏传输线上然后分别经过漏侧线电容接地,相邻两个石墨烯场效应管的两个漏极之间设有漏传输线电感。本发明能够提高带宽、使得石墨烯放大器易于获得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164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27376.8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元器件特性数据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测器件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段,以得到分段后的特性曲线;在分段后的特性曲线中每段曲线上生成相同数量的数据点,并对每段曲线通过样条插值预测得到预测曲线;在预测曲线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对预测曲线通过样条插值得到所需数据点。该方法通过曲线线型进行分段插值,效解决插值点直接无法匹配的问题,能有效减少每个器件的测试点数,从而有效降低整体的测试代价,有效提高预测的实用性,成本低、效率高,简单易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