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1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03866.2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 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经济成本测算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初始投资成本Cinv,基于现代有轨电车工程造价指标基本模型考虑到氢能轨道交通其独有特征对应进行修正得到;计算运行投资成本Cope;计算维护投资成本Crep;计算最终残值Cres;计算氢能轨道交通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LCC,LCC=Cinv+Cope+Crep‑Cres。该氢能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经济成本测算方法解决了推动在轨道交通领域全面可行的应用氢能,同时实现应用氢能的全周期成本优化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9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0168.1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动夹持机构的桥梁桩基水下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桥梁桩基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水下机器人、传感模块和联动夹持机构,传感模块和联动夹持机构均与水下机器人相连;联动夹持机构包括位于水下机器人机体框架前侧的压杆和折叠式夹臂以及安装于水下机器人机体框架内部的定位控制平台;压杆和折叠式夹臂均通过定位控制平台与水下机器人相连,压杆和折叠式夹臂共同构成能夹持抱合检测目标的联动机构。本发明提出的水下桩基通用检测装置通过机械结构设计,能够采用低成本方案解决水下感知的稳定性控制难题,机械联动为主的设计也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检测装置在水下环境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1058.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E21D11/3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地铁盾构隧道内噪音问题的新型降噪装置及其评估方法。该装置是一种基于蜂窝结构的蜂窝‑多层复合型声能吸收装置,该装置由多层蜂窝能量吸收垫结构组成,大幅增加噪声进入吸收垫时的反射次数,利用单元化的蜂窝孔能够适应盾构隧道弯曲管片的铺设条件。同时建立了包含流体域的车辆‑轨道‑基础设施振动噪声分析模型作为评估方法能够对装置的降噪性能进行评估验证。本蜂窝‑多层复合型声能吸收装置采用吸声效果优异的多孔材料,让蜂窝‑多层复合型声能吸收装置在结构上和材料上都有独立降噪的能力,使其复合的降噪能力更为优异,建立的评估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类场景的装置性能调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3643.9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20/05 , G06T7/00 , G06V10/26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水下桥墩缺陷检测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桥梁水下桥墩缺陷分类方法、介质及设备,目的是提高缺陷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桥梁水下桥墩图像,得到桥墩缺陷初步数据集;S2:对桥墩缺陷初步数据集进行分类与标注,得到桥墩缺陷分类数据集;S3:对桥墩缺陷分类数据集进行数据扩充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S4: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Res‑Swin‑T模型;S5:设置Res‑Swin‑T模型的超参数组合值,将训练集输入到Res‑Swin‑T模型训练直至模型损失收敛,获得模型权重文件;S6:Res‑Swin‑T模型加载模型权重文件,利用测试集进行测试;S7:对桥梁水下桥墩进行缺陷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7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088488.2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卫星信号环境下轨道巡检机器人检测数据精确定位方法。本发明在巡检过程中基于内置的惯性传感器输出连续里程数据,并通过基于深度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标识牌检测定位模块以及线路特征定位模块识别到关键里程节点,在连续里程数据上通过统一的时间信息来回溯标定各个关键里程节点的位置信息,达到修正里程的目的。本发明在轨道巡检机器人加装惯导传感器的基础上,利用巡检机器人原有的传感设备和既有数据集就能进行关键里程节点的修正,亦不需要在线路上加装额外设备,同时采用时间信息回溯标定的方式也避免了多元异构数据的融合问题。本发明使得轨道巡检机器人能够在巡检数据上达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方便之后的线路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81516.6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地铁站出入口排烟效果的系统,包括:挡风装置和信号采集处理装置,挡风装置包括:防火卷帘、卷帘存放箱、水平伸缩杆和水平驱动电机,信号采集处理装置包括一体化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终端,其中,一体化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座、传感器旋转轴、传感器风向标、传感器平衡块、风速转动片、烟雾探测光发射器、烟雾探测光接收器和测风管,信号处理终端与一体化传感器的各构件控制信号相连接,信号处理终端与水平驱动电机控制信号相连接。通过改变地铁出入口现有卷帘门和电子指示牌,并增加水平移动系统和信号采集系统来提高存在环境风作用下地铁出入口的自然排烟效果,有助于人员疏散与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1374125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979565.9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CN)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车站火灾监控系统及其优化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该优化方法通过对典型轨道交通车站进行建模,并采用软件FDS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烟气在不同火灾场景下的烟气分布时空变化规律,建立耦合多因素的火灾发展预测模型。针对轨道交通火灾和烟气的发展特性,明确火灾探测特征参数的布控重点,优化探测器选型和布点。而且本发明通过将分布式报警改为集中监测报警,在轨道交通车站容易发生误报的地方增加关联探测器、建立关联算法,减少因为灰尘干扰及其他人为因素等引发的误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48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81516.6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地铁站出入口排烟效果的系统,包括:挡风装置和信号采集处理装置,挡风装置包括:防火卷帘、卷帘存放箱、水平伸缩杆和水平驱动电机,信号采集处理装置包括一体化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终端,其中,一体化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座、传感器旋转轴、传感器风向标、传感器平衡块、风速转动片、烟雾探测光发射器、烟雾探测光接收器和测风管,信号处理终端与一体化传感器的各构件控制信号相连接,信号处理终端与水平驱动电机控制信号相连接。通过改变地铁出入口现有卷帘门和电子指示牌,并增加水平移动系统和信号采集系统来提高存在环境风作用下地铁出入口的自然排烟效果,有助于人员疏散与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19992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22303.9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 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交通车站障碍物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机器视觉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基于监控视频生成的待识别图片输入轻量级深度学习模型,预测生成障碍物识别结果;然后基于障碍物识别结果,使用多监控视频融合算法进行检验,确定目标障碍物,该多监控视频融合算法用于将识别到的障碍物与轨道交通车站内不同视频源的监控视频进行匹配,并对障碍物进行去重。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站障碍物识别效率低、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对车站障碍物的识别精度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0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42910.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轮轨磨耗理论的三维轨面粗糙度生成及预测方法。方法包括: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输入计算参数以计算轮轨接触姿态;建立包含单轮对子模型、钢轨子模型和轨下垫板子模型的轮轨磨耗数值模型;并导入计算得到轮轨接触斑、接触力及磨耗情况;当磨耗累积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节点变形和曲面拟合方法对型面进行更新;生成具有三维粗糙度特征的钢轨磨损型面,并根据节点三维坐标提取粗糙度参数。该方法通过理论仿真生成符合实际运营条件的轨面粗糙度,能够高精度。高效率还原真实、准确的轨道表面微观特征。本发明适用于轨道维护、磨耗评估和高频振动噪声预测等多种应用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