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7749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613269.1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DERA酶催化连续醛缩反应液中氯乙醛含量及催化效率的方法,检测反应液中氯乙醛含量的方法包括:(1)取反应上清液,加入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获得样本反应液;(2)向样本反应液中加入碱液继续反应,获得样本待测液;(3)在520~535nm波长下测量样本待测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反应上清液中氯乙醛的含量。然后根据计算参与催化反应的氯乙醛的消耗量来反映DERA酶的催化效率。在528nm下测量样本待测液的吸光度,在该波长下只有氯乙醛参与产生的产物的吸收峰,不存在乙醛参与产生的产物的干扰,测量结果稳定、其准确率和灵敏度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93757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521149.4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醛缩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醛缩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应用是该醛缩酶在生产他汀类药物中间体中的应用。本发明在嗜热菌野生型醛缩酶的基础上,对其编码基因进行随机突变叠加定点突变,获得双突变基因,该双突变基因表达的醛缩酶不仅保有了野生型醛缩酶的抗底物变性能力,其催化活性也大大提高;利用该酶催化乙醛和氯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其催化效率比野生型醛缩酶提高了3倍;表明本发明的醛缩酶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2834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151242.5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S-腺苷蛋氨酸和D-蛋氨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D/L-蛋氨酸为原料,通过发酵制得S-腺苷蛋氨酸,从菌体细胞中分离得到S-腺苷蛋氨酸,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D-蛋氨酸。本发明方法以价格低廉的D/L-蛋氨酸为原料,采用包含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菌株进行发酵,使L-蛋氨酸在菌体细胞内与ATP反应生成S-腺苷蛋氨酸,通过细胞膜将S-腺苷蛋氨酸与D-蛋氨酸分隔开来,再通过离心分离及离子交换等分离方式,将S-腺苷蛋氨酸和D-蛋氨酸分别分离出来,该方法不仅实现了S-腺苷蛋氨酸和D-蛋氨酸的同步生产,还使D-蛋氨酸得到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159107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10099963.0
申请日:2009-06-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7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的方法,步骤为:(1)以活性污泥作为细菌分离源,采用涂布平板及分区划线法经多次纯化分离,最终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降解甲醛效果的菌株,该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将其接入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4℃保存;(2)将步骤(1)中的菌体活化后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无菌三角瓶中,在30℃、150r/min条件下震荡培养10~12h后,细菌进入对数增长期,得菌液,根据含有甲醛的水体中的甲醛含量,将菌液按一定比例投加到含有甲醛的水体中,可以使水体中的甲醛含量降低。本发明利用微生物降解甲醛,能够环保、安全、高效且耗能小的降解甲醛,降解去除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791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910516435.4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复合益生菌冻干粉胶囊及制备方法。一种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包括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和干酪乳杆菌,以单菌培养至稳定期的菌液,按体积比50~60∶25~35∶1∶1~2混合。相比于市面上的益生菌冻干粉制品,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组合物配方通过研究获得了特殊的菌种数量配比,使得菌体在肠道定植的数量达到最佳化。制备成肠溶复合益生菌冻干粉胶囊后,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益生菌,平衡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某些源自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疾病,还对人体起到去除有害物质,清除体内毒素和净化体内环境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088142.7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降解菌株、厨余垃圾处理剂及厨余垃圾降解方法。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一种厨余垃圾降解菌株,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株号S-1,保藏号为CGMCC NO.18651。本发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1具有降解蛋白质、脂肪油脂、淀粉及纤维素的活性,由菌株S-1和载体制成的厨余垃圾处理剂降解厨余垃圾后,能使厨余垃圾减重率可达85%以上,最高达到87.3%。经过处理的残渣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标准,残渣可以作为生物有机肥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49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13269.1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DERA酶催化连续醛缩反应液中氯乙醛含量及催化效率的方法,检测反应液中氯乙醛含量的方法包括:(1)取反应上清液,加入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获得样本反应液;(2)向样本反应液中加入碱液继续反应,获得样本待测液;(3)在520~535nm波长下测量样本待测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反应上清液中氯乙醛的含量。然后根据计算参与催化反应的氯乙醛的消耗量来反映DERA酶的催化效率。在528nm下测量样本待测液的吸光度,在该波长下只有氯乙醛参与产生的产物的吸收峰,不存在乙醛参与产生的产物的干扰,测量结果稳定、其准确率和灵敏度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25368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441085.8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保存号为:CGMCC NO.6345,保藏时间2012年7月12日。本发明的菌株可以表达高立体选择性的羰基还原酶,利用该菌株进行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全细胞催化时,产物中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对映体过量值达到100%e.e.;利用该菌株进行N,N-二甲基-3-氧代-3-(2-噻吩)-1-丙胺盐酸盐的全细胞催化时,产物中(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盐酸盐的对映体过量值达到100%e.e.。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89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40849.1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羰基还原酶的重组工程菌及其应用,该工程菌包括宿主细胞和转入宿主细胞的重组载体,所述重组载体由原始载体及接入原始载体的目的基因构成,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Rosetta(DE3),所述的目的基因为羰基还原酶基因,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重组工程菌羰基还原酶表达水平较高,利用诱导培养的菌体细胞将氮,氮-二甲基-3-氧基-3-(2-噻吩)-l-丙胺盐酸盐转化为(S)-氮,氮-二甲基-3-羟基-3-(2-噻吩)-l-丙胺;或将4-氯乙酰乙酸乙酯转化为(S)-4-氯-3-羟基丁酸乙酯,两种产物的光学纯度及转化率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25368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41085.8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保存号为:CGMCC NO.6345,保藏时间2012年7月12日。本发明的菌株可以表达高立体选择性的羰基还原酶,利用该菌株进行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全细胞催化时,产物中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对映体过量值达到100%e.e.;利用该菌株进行N,N-二甲基-3-氧代-3-(2-噻吩)-1-丙胺盐酸盐的全细胞催化时,产物中(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盐酸盐的对映体过量值达到100%e.e.。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