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008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9556.1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8G1/095 , G08G1/0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灯及其与驾驶员之间的信息交互系统,可使驾驶员提前掌握前方交通灯的状态及时间信息,在允许范围内适当调整车速,提高遇到“绿灯”的概率,技术方案为通过无线通信获取前方交通灯的GPS信息,结合车辆当前的GPS信息,按照公式AB=R*arccos[(sinb1)*(sinb2)+(cosb1)*(cosb2)*cos(a1-a2)]计算车辆当前位置与交通灯的距离,结合交通灯工作参数、当前的灯色及倒计时剩余时间,根据v=s/t计算出车辆能够顺利通行的车速范围,本发明方法新颖、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十字路口处的启停次数,降低能源消耗,消减等待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属于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1034142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57157.7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进气预降温系统,包括制冷风管,空调进风管、供水管和固定支架;其中制冷风管两端开口设计,并且其外壁包裹有隔热层;空调进风管外壁包裹有蒸发层,空调进风管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制冷风管管腔内,并且与制冷风管之间预留有制冷风通道;供水管位于空调进风管管腔内,并与制冷风管之间预留有空调进风通道;供水管由供水主管和连接在供水主管上的多个供水支管构成,供水支管贯穿空调进风管管壁,出水口延伸至蒸发层内;本发明将外界高温空气先进行降温预处理,再进行空调冷却则消耗的能量将会变少,本发明能够减少车辆对原有能源的应用,充分利用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风能,从而减少对车用燃料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104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57184.4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8G1/09 , G08G1/095 , G08G1/0967 , G08G1/052 ,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绿灯状态提醒、车速推荐装置,包括数据库存储装置、单片机装置和显示装置。还公开了该装置的车速推荐方法,单片机装置通过对GPS所测实时位置和方向数据、前方交叉口各方向交通信号灯状态、剩余时间数据和道路限速等多方面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大量运算推算出合理的速度范围,并实时显示推荐给驾驶员。本发明可以帮助驾驶员决策驾驶速度,有利于驾驶员以安全适中的车速通过路口,避免驾驶员人为误判等待时间过长以及“抢信号灯”的心理焦虑,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有利于提前控制车速,不必过早到达路口而等待绿灯,减少路口等待时间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5140214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565371.4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8G1/095 , G08G1/09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灯及其与驾驶员之间的信息交互装置,属于智能交通领域,可解决驾驶员不能提前掌握前方交通灯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车速以提高遇到绿灯概率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交通灯与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交通灯包括交通灯控制器、驱动器、交通灯显示屏以及信号发射器,交通灯控制器连接信号发射器与驱动器,驱动器连接交通灯显示屏,车载终端包括信号接收器、GPS模块、存储器、车载终端控制器、语音模块和车载终端显示器,信号接收器、GPS模块、存储器、语音模块和车载终端显示器均与车载终端控制器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车辆在十字路口处的启停次数,降低能源消耗,消减等待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181636U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22585506.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火灾预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测模块,包括:外壳,外壳的表面设置有充气管;升降环,升降环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升降环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外壳的表面开设有通槽;及检测块,设于外壳的内部;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表面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连接充气组件,当矿井中的灰尘将通槽堵塞后,通过充气组件向充气管中充气,气体进入到环槽中后,在气体的挤压下使得升降环下降,升降环下降后,环槽中的气体会从凹槽中跑出,当凹槽对应通槽的位置后,气体就会对残留在通槽中的灰尘喷出,防止灰尘对通槽的堵塞,且由于气体从凹槽中进入通槽中,增大了气体的冲击力,且使得每组通槽受到的气体冲击相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