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5518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611166252.7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本发明方法为灵芝的液体浅层发酵,通过控制发酵培养基液面高度0.1~5cm,提高灵芝多糖的产量。本发明的方法与固态发酵相比发酵周期较短,与液态发酵相比不严格需要搅拌、通气等设备,降低设备和生产成本,单位菌体的多糖产量显著提高,由0.086g/g菌体提高至0.243g/g菌体,提高了1.83倍,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90773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10507284.2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微生物产漆酶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在阿魏蘑等高等真菌液态发酵过程中,添加β‑胡萝卜素及其它部分类胡萝卜素物质或者产β‑胡萝卜素微生物以及含有β‑胡萝卜素及其它部分类胡萝卜素物质的提取物来提高漆酶的活性,提高幅度最高可达不添加的12倍。此方法简单、可提高漆酶活性的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492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61857.5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食药用菌对大豆或其他油料作物进行发酵处理的方法,属于发酵技术领域。此方法为通过在含如膨化大豆、花生、菜籽等的富含油脂的油料作物的发酵基质中接种如灵芝、金耳、猴头菇、蛹虫草等的可产活性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食药用真菌进行固态发酵,以得到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油脂及油料作物粕;利用此方法获得的油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可高达0.302mg/g、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可高达65.663mg/g,油料作物粕中的活性多糖含量可高达60.651mg/g、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可高达1.599mg/g、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可高达14.225mg/g。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1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1166570.3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9/04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灵芝胞外多糖中单糖组成及比例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本发明方法为通过添加葡萄糖‑6‑磷酸调控灵芝胞外多糖中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的比例。实现具有特定单糖组成和比例的灵芝多糖的合成,应用该方法生产的灵芝多糖具有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抑制率可达80%以上,为将来合成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结构均一、生产可控的灵芝多糖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1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6252.7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本发明方法为灵芝的液体浅层发酵,通过控制发酵培养基液面高度0.1~5cm,提高灵芝多糖的产量。本发明的方法与固态发酵相比发酵周期较短,与液态发酵相比不严格需要搅拌、通气等设备,降低设备和生产成本,单位菌体的多糖产量显著提高,由0.086g/g菌体提高至0.243g/g菌体,提高了1.83倍,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6661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14808.5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23K10/37 , A23K10/12 , A23K20/163 , A23K20/174 , A23K20/26 , A23K50/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茶渣制备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本发明利用食药用真菌和红发夫酵母共培养对茶进行适度发酵,在尽可能多保留或提高茶渣中有益成分的同时,降解不易被利用的纤维素等物质,还可以增加食药用真菌中的活性成分,提高茶渣的利用价值。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产品中含有多酚、多糖、虾青素等物质,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36.12%。本发明提供的产品既可单一应用,也可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进行产品复配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产品制备和应用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同时对茶渣进行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942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39328.X
申请日:2024-12-26
IPC: G06V20/69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s的寄生虫卵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YOLOv8s为基线网络,通过融合轻量卷积、注意力机制以及高效颈部网络设计轻量级目标检测模型LCN‑YOLOv8算法,实现对于复杂情况的寄生虫卵的高效检测;通过PA‑C2f模块实现在减少计算量与内存访问的条件下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SPDConv模块减少特征提取过程中虫卵的细粒度特征损失;此外还通过改进的HSFPN模块增强模型的多尺度特征融合能力;通过结合上述模块,提高模型对于背景遮挡、小虫卵以及低分辨率情况下的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72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83883.3
申请日:2024-11-07
IPC: G06V20/69 , G06V10/44 , G06V10/52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77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ResNet‑50网络的骨髓细胞分类方法,属于人工智能的医学辅助诊断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设计一种新的融合多尺度特征的分类模型,引入PSA模块对ResNet‑50网络进行改进,引入CSAB模块增强对图像的边缘特征提取能力,帮助模型捕获骨髓细胞图像的局部细节和全局结构信息;引入ACAM模块提高模型对于不同类别骨髓细胞关键特征的关注;通过对改进的ResNet‑50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得到的最优模型进行分类。在提高分类效率的同时保证高准确率,相比于其他应用于骨髓细胞分类模型具有更优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82215.1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菌丝体基生物材料及其培养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外源添加表面活性剂,并联用液态发酵和浅层静置培养方式,以高效提高菌丝体基生物材料性能,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真菌与培养基质之间的接触,提高真菌在静置培养阶段中的菌丝的分布和生长速率,从而提高菌丝体基生物材料性能;采用液态发酵和浅层静置培养联用的方式,短时高效、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基于本发明方法生产的菌丝体基生物材料,在功能食品包装、纺织、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商品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537482.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14 , C12N1/36 , C12N3/00 , C12P19/04 , A23L31/00 , A23L33/10 , A23L33/16 , A23K10/12 , A23K20/20 , A61K8/9789 , A61K8/73 , A61Q19/00 , A61K36/074 , A61K31/715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耐硒灵芝Ganoderma lucidum JNUSE‑200及其富硒发酵策略,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灵芝菌株Ganoderma lucidum JNUSE‑200已于2021年9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硒耐受能力的提升对其富硒至关重要,而本发明的灵芝菌株Ganoderma lucidum JNUSE‑200在整个液体发酵生长周期中,均能稳定耐受200ppm亚硒酸钠,菌丝体生长正常,菌丝细胞没有出现凋亡,且没有出现刺激性难闻气味,菌丝体富硒总量可以达到2000mg/kg,因此本菌株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