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31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00826.1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气囊减振器,包括:气囊主体、第一承压板、第二承压板、气囊挤压组件以及减振器底座;所述第一承压板和所述第二承压板分别固定在所述气囊主体的第一囊面和第二囊面上;所述气囊挤压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承压板和所述减振器底座之间。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气囊减振器能够快速稳定的实现气囊刚度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18531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00054.1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隔振器,属于隔振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气囊隔振器运输和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该气囊隔振器包括振器本体和支撑组件,隔振器本体包括气囊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气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密封连接;支撑组件设于气囊外且位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当气囊未充气时,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组件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护气囊不会受损,同时也能够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提供支撑作用,从而无需使用外部支撑块;当气囊充气后,支撑组件与第二盖板分离,支撑组件能够在气囊突然损坏时,临时支撑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防止设备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18461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01798.5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体筏架的三向姿态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筒状壳体、激光位移传感器、碗状囊体、下面板、位置敏感传感器、上盖板、电连接器;所述筒状壳体的一端固定有所述上盖板,并与筏架下表面刚性连接;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筒状壳体内,以测量所述筏架在垂向方向位移;所述碗状囊体的开口端与所述筒状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碗状囊体是胶皮囊体,所述碗状囊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下面板上,所述下面板固定于船体基座上,所述碗状囊体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位置敏感传感器位于所述碗状囊体的底部开口处,且固定于所述下面板上,所述位置敏感传感器测量所述筏架在水平方向的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4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1354656.5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接管插入损失试验台架,属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该实验台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同轴的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第一硬管的一端固接在第一座体上,第二硬管的一端固接在第二座体上,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正对设置;激振法兰,激振法兰设置在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之间,激振法兰与第一硬管另一端以及第二硬管另一端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一硬管和/或第二硬管上连通设有支管。通过该结构,本申请提供的台架使用时,可保证减振接管的长度一致性,从而消除减振接管长度差异造成测量边界条件差异而导致的测量误差,因此,该减振接管插入损失实验台架能够获得更精确的减振接管插入损失实验数据,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572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00346.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H2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隔振装置的安全保护系统,所述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与中央控制器相连的X向保护子系统、Y向保护子系统和Z向保护子系统;所述X向保护子系统、Y向保护子系统和Z向保护子系统分别安装在船体结构的隔舱壁上,且分别与船舶隔振装置的X向、Y向和Z向对应;所述X向保护子系统能够对船舶隔振装置的X向倾斜位移量进行限位或锁紧保护,Y向保护子系统能够对船舶隔振装置的Y向倾斜位移量进行限位或锁紧保护,Z向保护子系统能够对船舶隔振装置的Z向倾斜位移量进行限位和锁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77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329367.X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双通道充放气控制单元,主要由箱体、阀块、电磁阀、压力传感器、气路接头及电连接器组成;箱体安装于阀块上;所述阀块上设有一路进气通道、两路充气通道及两路排气通道,所述电磁阀安装于阀块上,所述两充气通道分别通过电磁阀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两路排气通道分别通过电磁阀与两充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阀块上,用于检测两充气通道的压力;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电源通过安装于箱体上的电连接器与外部连接;所述两充气通道的出口处设有气路接头,通过气路接头连接空气弹簧管路。该控制单元可以使空气弹簧控制系统能够长时间、安全地工作,集成化的双通道充放气控制单元节省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54656.5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接管插入损失试验台架,属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该实验台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同轴的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第一硬管的一端固接在第一座体上,第二硬管的一端固接在第二座体上,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正对设置;激振法兰,激振法兰设置在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之间,激振法兰与第一硬管另一端以及第二硬管另一端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一硬管和/或第二硬管上连通设有支管。通过该结构,本申请提供的台架使用时,可保证减振接管的长度一致性,从而消除减振接管长度差异造成测量边界条件差异而导致的测量误差,因此,该减振接管插入损失实验台架能够获得更精确的减振接管插入损失实验数据,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576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32774.3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F15/067 , F16F1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吸振器,包括:支撑组件、质量组件和弹簧组件;所述质量组件整体为圆柱形结构,其端面上沿周向设有三个以上通孔,每个通孔中设置一个弹簧组件,三个以上弹簧组件分别从不同位置夹持质量组件并将质量组件固定在支撑组件上;其中,质量组件的质量可调,且各组件均采用金属材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576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29518.9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吸振器,包括:支撑组件、质量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质量组件夹持在弹性组件中,弹性组件固定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固定在振动设备上;其中,质量组件和弹性组件均用于吸振,质量组件的质量可调,从而能够进行多级调频,并将调频步长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其中,各组件均采用金属材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503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54565.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F16L3/10 ,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振弹性支吊架,属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弹性支吊架对管路传递至基座的振动减缓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该吸振弹性支吊架包括支脚、板体和隔振器,板体通过隔振器安装在支脚上;吸振器,板体上安装有吸振器;板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将管路夹紧于板体上的夹持组件。通过上述结构,本申请提供的弹性支吊架同时使用吸振器和隔振器,能吸收低频线谱振动并阻隔高频线谱振动,从而对管路产生的振动进行更好的缓冲,减小管路振动对基座以及舰船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