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多功能施工辅助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6436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487589.7

    申请日:2015-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钢管桩多功能施工辅助船结构,包括船体与钢管桩,船体两侧固定连接有片体,船体顶部设有导向架、机械臂与上层建筑,船体底部设有抱桩装置,钢管桩与抱桩装置对应设置。本发明功能齐全,集成钢管桩运输、定位、扶正、打桩多项功能,极大的提高了钢管桩的安装效率。

    一种船舶舱段弯扭组合通用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32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72717.5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船舶舱段弯扭组合通用型实验装置,包括框架组件、支撑座组件与船舶舱段,船舶舱段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座组件上,船舶舱段顶部与框架组件对应设置,支撑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船舶舱段底部两端的支撑座,支撑座顶部设有与船舶舱段底部配合设置的三维曲面,支撑座底部对应设有圆钢,框架组件包括与船舶舱段对应设置的多个框架,框架由横梁与固定连接于横梁两端的门架组成,船舶舱段顶部通过千斤顶与横梁对应设置。通过支撑座上的三维曲面将船舶舱段转化为平面,依靠圆钢保证因船体舱段模型在实验过程中,变形导致的船体转角不被限制,横梁与船舶舱段之间设置千斤顶实现加载,从而完成弯扭组合实验。

    船舶飞溅能量的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10636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386371.8

    申请日:201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飞溅能量的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船首后方左右舷侧部位的两个机械操作手臂、设置在船体内并控制两个机械操作手臂动作的控制终端、设置在每个机械操作手臂操作端的穿浪壳体,每个穿浪壳体两侧面之间均设有长通孔,每个长通孔内均设有发电涡轮,发电涡轮的轴通过轴承与穿浪壳体连接,每个穿浪壳体内均设有蓄电池和与发电涡轮个数对应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入轴与对应发电涡轮的轴固定连接,每个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均连接对应的蓄电池。本发明通过增设穿浪壳体、发电涡轮、发电机和蓄电池,使得船舶在高速行驶时能有效回收水流飞溅所产生的飞溅能量,为船舶远航时增加了一部分的能量来源。

    一种钢管桩多功能施工辅助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6436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7589.7

    申请日:2015-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钢管桩多功能施工辅助船结构,包括船体与钢管桩,船体两侧固定连接有片体,船体顶部设有导向架、机械臂与上层建筑,船体底部设有抱桩装置,钢管桩与抱桩装置对应设置。本发明功能齐全,集成钢管桩运输、定位、扶正、打桩多项功能,极大的提高了钢管桩的安装效率。

    基于Weis--Fogh效应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4736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065984.6

    申请日:2015-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F03B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eis--Fogh效应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方法,它包括箱体,在箱体上至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发电模块、能量转换机构、波浪能采集机构,所述波浪能采集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下部的翼板,在箱体上对应翼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平板和下端面,在波浪的作用下,翼板依次完成张开——上行——闭合、张开——下行——闭合的周期性运动,通过与滑动平板和下端面相互配合构成weis-fogh效应。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Weis--Fogh效应可以瞬态产生高升力的特点来进行波浪能发电,避免了因为升力产生滞后而带来的能量损耗,提高了波浪能的一次转换效率。

    船舶飞溅能量的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106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86371.8

    申请日:201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飞溅能量的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船首后方左右舷侧部位的两个机械操作手臂、设置在船体内并控制两个机械操作手臂动作的控制终端、设置在每个机械操作手臂操作端的穿浪壳体,每个穿浪壳体两侧面之间均设有长通孔,每个长通孔内均设有发电涡轮,发电涡轮的轴通过轴承与穿浪壳体连接,每个穿浪壳体内均设有蓄电池和与发电涡轮个数对应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入轴与对应发电涡轮的轴固定连接,每个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均连接对应的蓄电池。本发明通过增设穿浪壳体、发电涡轮、发电机和蓄电池,使得船舶在高速行驶时能有效回收水流飞溅所产生的飞溅能量,为船舶远航时增加了一部分的能量来源。

    搭载有翻转式救生装置的救生无人艇及救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96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1443183.9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有翻转式救生装置的救生无人艇,包括无人艇本体和设置在无人艇本体第一端的翻转式救生装置;所述无人艇本体设置有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探测装置;所述翻转式救生装置包括旋转支架和兜篮;所述旋转支架第一旋转轴与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铰接相连,所述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轴设置有扭矩感应器;所述兜篮包括刚性篮框和周围与刚性篮框相连的兜网,所述刚性篮框的两侧边铰接在旋转支架前端的支撑臂上;所述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和刚性篮框的后端铰接相连。该救生无人艇配合本发明同时公开的救生方法,能够对落水人员实施有效救助。

    搭载有翻转式救生装置的救生无人艇及救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29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43183.9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有翻转式救生装置的救生无人艇,包括无人艇本体和设置在无人艇本体第一端的翻转式救生装置;所述无人艇本体设置有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探测装置;所述翻转式救生装置包括旋转支架和兜篮;所述旋转支架第一旋转轴与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铰接相连,所述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轴设置有扭矩感应器;所述兜篮包括刚性篮框和周围与刚性篮框相连的兜网,所述刚性篮框的两侧边铰接在旋转支架前端的支撑臂上;所述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和刚性篮框的后端铰接相连。该救生无人艇配合本发明同时公开的救生方法,能够对落水人员实施有效救助。

    一种基于转轮效应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917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45907.7

    申请日:2018-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F03B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轮效应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箱体、发电机,所述箱体内设有翼板,所述翼板轴侧通过固定导杆铰接在箱体内,所述固定导杆与外侧的发电机连接,所述翼板上表面还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底端与翼板铰接,所述翼板顶端还连接有直线发电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对波浪能实现双向回收,提高波浪能的发电效率,同时结合海岸波浪的运动特点更加高效的回收能量,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波作用,其结构简单、绿色环保、无污染,符合当下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热点。

    一种无人艇探测设备自动投放与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182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06041.0

    申请日:2018-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无人艇探测设备自动投放与回收装置;包括船体和主机架,所述船体尾部设有下水槽道,主机架呈门状固定在下水槽道两侧的船体上,主机架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艇架;所述主机架的上端设有抓取机构,主机架前侧的船体上设有卷扬机;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主机架上的平移机构带动机械手,抓取胎架上的无人艇转移到下水槽道内的翻转板上,再释放卷扬机使无人艇从下水槽道中排出,从而实现洋探测设备的自动投放、拖带和回收的目的;各功能部通过控制系统和电机驱动,操作方便功能完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