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0636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386371.8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飞溅能量的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船首后方左右舷侧部位的两个机械操作手臂、设置在船体内并控制两个机械操作手臂动作的控制终端、设置在每个机械操作手臂操作端的穿浪壳体,每个穿浪壳体两侧面之间均设有长通孔,每个长通孔内均设有发电涡轮,发电涡轮的轴通过轴承与穿浪壳体连接,每个穿浪壳体内均设有蓄电池和与发电涡轮个数对应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入轴与对应发电涡轮的轴固定连接,每个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均连接对应的蓄电池。本发明通过增设穿浪壳体、发电涡轮、发电机和蓄电池,使得船舶在高速行驶时能有效回收水流飞溅所产生的飞溅能量,为船舶远航时增加了一部分的能量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74368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63567.5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业冷却循环冷却水的多元共聚物缓蚀阻垢剂。该缓蚀阻垢剂由壳聚糖、多元共聚物水溶液、氨基磺酸化合物、锌盐、葡萄糖酸盐和蒸馏水复合而成。本发明的多元共聚物缓蚀阻垢剂对碳钢型设备有较好的缓蚀和阻垢效果,在碱度低于400mg.L-1、硬度低于500mg.L-1、pH=7.5~9.2、电导控制在0μs.cm-1~2400μs.cm-1工业冷却循环水中,本无磷缓蚀阻垢剂投加量为20mg.L-1~50mg.L-1,经大量实验测的对A3碳钢年腐蚀率低于0.04mm.a-1,阻碳酸钙率达98%以上。使用本产品所排放的废水不会对水体造成磷带来的富营养化污染,环境友好,处理每吨水药剂成本不足0.12元,产品制造工艺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2106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86371.8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飞溅能量的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船首后方左右舷侧部位的两个机械操作手臂、设置在船体内并控制两个机械操作手臂动作的控制终端、设置在每个机械操作手臂操作端的穿浪壳体,每个穿浪壳体两侧面之间均设有长通孔,每个长通孔内均设有发电涡轮,发电涡轮的轴通过轴承与穿浪壳体连接,每个穿浪壳体内均设有蓄电池和与发电涡轮个数对应的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入轴与对应发电涡轮的轴固定连接,每个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均连接对应的蓄电池。本发明通过增设穿浪壳体、发电涡轮、发电机和蓄电池,使得船舶在高速行驶时能有效回收水流飞溅所产生的飞溅能量,为船舶远航时增加了一部分的能量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23911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25865.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通航风险评价方法,本发明利用基于最小圆覆盖的K‑means聚类方法对研究海域内的事故易发区域进行识别与划分,之后综合考虑交通因素、船舶因素、航道条件建立相对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博弈论对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所获得的指标权重进行组合,进而得到各指标的组合权重,最后利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各事故易发区域的相对通航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将平均风险作为风险阈值,判断各高风险区域的所在位置,提高了通航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海上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研究提供基础与依据,并可为海上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所求得的风险,进行相应的人力、物力配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63925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07634.4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 B63B22/00 , B63B2022/006 , F03B13/16 , F03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电海洋浮标,包括浮标本体,浮标本体底端安装有发电装置本体,所述发电装置本体上端设置有自动陀,自动陀下端设置有传动模块,传动模块下端连接有发条装置,发条装置一侧设置有稳定释能模块,发条装置另一侧连接有发电机,发电机上连接有电池,本发明的自发电海洋浮标,发电部分借鉴机械手表结构,利用自动陀的摆动带动齿轮传动机构,实现全波浪输出,进行发条储能;整体结构紧密,没有水中活动部件,有利于抗台风,减小损坏率;擒总机构稳定输出,将不稳定的波浪能转化为稳定的能量输出,以获得最佳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2019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957575.1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梁段置换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置换混凝土梁段从混凝土连续梁的待加固跨上切割并吊运;待加固跨切割后形成两个固定段,在两个固定段的切割端面上均设置钢砼接头;将钢梁吊至两个钢砼接头之间并与钢砼接头连接。通过钢梁替代已经出现病害的置换混凝土梁段,从而可彻底地解决跨中下挠、开裂等病害,改善桥面线形,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整体承载力;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性好、实用性强的优点,可用于大跨径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的维修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090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74341.2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24 , C04B18/022 , C04B28/00 , C04B41/50 , C04B41/65 , C04B2111/27 , E01C15/00 , C04B18/08 , C04B14/02 , C04B14/42 , C04B41/478 , C04B41/474 , C04B41/4857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彩色蒸养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步行板,是将玻璃纤维(GFRP)筋进行混凝土浇筑,替代或者部分替代传统钢筋,再通过高温水蒸气养护,形成蒸养GFRP筋混凝土步行板主体,再在其表面铺筑一层树脂类彩色微表处。能够提高构件的耐久性能及其使用寿命;通过蒸养处理,能够改善目前步行板施工过程中带来的较大建筑场地及机具的需求问题,而且还能大幅度减少工程成本;在面板主体表面铺筑一层彩色微表处,能够显著提高步行板抗滑性能的同时,美化交通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22908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52235.4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63B3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清漂船模块化打捞装置,它包括设置在主船体船首甲板两侧的左舷机械手和右舷机械手、设置在主船体船身甲板上的传送履带,主船体船首的前端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左侧的船首端部上设置有船前左围网,水槽右侧的船首端部上设置有船前右围网,所述船首的中部还倾斜设置有打捞装置。本发明所采用的翻斗式打捞工具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打捞环境,特别适用于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同时上述翻斗还能根据各种使用环境进行更换,进一步加强了本发明的适用性。本发明设计的船前围网能将漂浮物围在打捞区域内,防止打捞过程中漂浮物飘走。本发明中打捞装置和船前围网在不工作时均能抬起,不会妨碍船舶的正常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39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133080.2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拉板疲劳试验液压竖转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的一侧边缘和顶板的一侧边缘相互铰接;底板平放置于实验室地基并与其固定连接,顶板用于支承锚拉板并使其处于稳定竖直状态;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用于支撑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还设置有活动连杆,活动连杆两端与底板和顶板的固定位置和角度可调节从而实现底板和顶板之间夹角的调节。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锚拉板疲劳试验液压竖转实验平台,既能自动调整锚拉板疲劳实验时的竖向转角,又能从简化试验工序角度,解决疲劳实验场地要求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090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074341.2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彩色蒸养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步行板,是将玻璃纤维(GFRP)筋进行混凝土浇筑,替代或者部分替代传统钢筋,再通过高温水蒸气养护,形成蒸养GFRP筋混凝土步行板主体,再在其表面铺筑一层树脂类彩色微表处。能够提高构件的耐久性能及其使用寿命;通过蒸养处理,能够改善目前步行板施工过程中带来的较大建筑场地及机具的需求问题,而且还能大幅度减少工程成本;在面板主体表面铺筑一层彩色微表处,能够显著提高步行板抗滑性能的同时,美化交通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