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技术的物流枢纽片区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8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189853.9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技术的物流枢纽片区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采集,通过布设在物流枢纽中心位置的检测装置获取区域内货车的物流信息,并将获取的物流信息通过5G基站上传到后台处理器;S2,数据处理,后台处理器根据所有货车的物流信息,计算物流枢纽各个功能片区的货运量所占比例;S3,根据所述计算结果制定物流枢纽片区的规划策略。本发明通过获取物流枢纽内所有车辆的物流信息,计算得到各类货物的货运量占比数据,并根据该数据制定物流枢纽片区的规划策略,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对策略的干扰,符合物流运输发展规律,有效解决了物流枢纽货物管理分配混乱、物流配送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交通路网选择的多车型配送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6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296101.2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交通路网选择的多车型配送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各车型的车辆参数和节点位置信息,并进一步获取相邻两节点间所有可行路径的路况数据和行驶速度数据;将所述车辆参数、路况数据和行驶速度数据代入CMEM油耗量计算模型中,得到各车型在所有相邻两节点间的各可行路径上的油耗量与载重量之间的关系函数集;求解相邻两节点间不同车型在不同载重量下的油耗量最小路径,获得所有相邻两节点间各车型在不同载重量下的油耗量最小路径集合;利用CMEM模型,以油耗量最小为目标,构建多车型配送路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获取车辆实际载重量,将所述实际载重量代入多车型配送路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最优配送方案。

    一种基于热成像和雷达的车载行人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47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91595.9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像和雷达的车载行人识别系统,包括:红外热成像仪,其包括红外镜头、红外探测器和图像处理器,红外镜头设置于车体的前端并与红外探测器电连接,图像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且其输入端与红外探测器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影音模块电连接;雷达感应器,雷达感应器设置于车体两侧,雷达感应器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对图像进行采集,处理后得到行人图像,将图像信息在车内的影音模块中进行显示和播报,同时通过雷达感应器对车体两侧的行人信息进行感应并由中央处理器判断人车距离是否危险,当有危险时同样可以进行显示和播报,有效识别夜间的行人信息,提高夜间驾驶的行车安全,避免车祸的发生。

    一种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宝择优租赁方法、系统及存储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56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18273.2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宝择优租赁方法,包括:接收充电请求,并基于充电请求进行用户身份确认;若有已充满电的共享充电宝,则选择并分配给已确认用户;若无已充满电的共享充电宝,则将全部共享充电宝的电量值与预设电量值进行比较,筛选出电量值大于预设电量值的共享充电宝;将筛选后的共享充电宝通过冒泡排序算法进行排序,得到电量值最大的共享充电宝并分配给已确认用户。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系统及存储器。本发明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的前提下,对可出借的共享充电宝进行择优租赁,使所有的可用共享充电宝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出现高电量共享充电宝被闲置的情况,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

    极地环境围油栏及围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43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15584.6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环境围油栏及围油方法,该围油栏由若干个围油栏单体串接而成,每个围油栏单体包括浮体、裙体、配重和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裙体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用于防止围油栏横向变形的弹簧钢,裙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带,所述浮体布置在弹簧钢上。本发明针对极地冰区的环境特点,通过拖轮快速围油,减缓溢油扩散,从而减轻环境污染,减少经济损失,对我国北部海域可能出现的寒冬季冰区溢油事故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车体扫掠模型的地下无人矿车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690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042576.3

    申请日:2023-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车体扫掠模型的地下无人矿车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地下矿区的可行驶区域;基于可行驶区域获取采样点,基于贝塞尔曲线以及多项式曲线进行曲线拟合以构建车体扫掠模型;基于车体扫掠模型,以左右扫掠边界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和曲率满足最小转弯半径约束为目标,对车辆扫掠区域内的路径点进行迭代优化,直至获得最优行驶路径。本发明根据近似车体模型控制点的变化来实时构建车体扫掠模型,基于车体扫掠模型直接调用算法和添加约束条件对车辆扫掠区域进行精准规划,确保车辆在狭束空间的通行力和安全性。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地下矿区坡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47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42577.8

    申请日:2023-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地下矿区坡度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采集的激光点云数据构建矿区点云地图;加载矿区点云地图,对地图中的点云做特征提取,并基于提取的点云的单点特征得到地面区域点云地图;对地面区域点云地图进行分割,得到长度定量的二级区域,并将每个二级区域划分为两个三级区域;计算每一三级区域的坡度,以两个三级区域的坡度差的绝对值来表达当前二级区域所在路面的颠簸程度。本发明为开发者或使用者提供了地下矿区的坡度检测方法,可精确测出地下矿区所有路线的坡度数据,通过车道左右两侧的坡度差来反映车道的颠簸程度,为矿车在地下矿区上下坡速度控制及路径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

    基于路侧装置的无人矿车位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489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216343.1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侧装置的无人矿车位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车载感知与融合单元,其设置于地下无人矿车内,用于根据获取的第一动静态目标、第一环境信息以及第一动静态目标的第一距离和第一移动速度构建车载地图;路侧感知与融合单元,其设置于矿井内,用于根据获取的矿井内的第二动静态目标和第二环境信息构建路侧地图;车路融合单元,其设置于地下无人矿车内,用于将车载地图和路侧地图进行融合,得到目标地图,并在目标地图内对地下无人矿车进行位置定位。本发明能避免发生感知器位置和视角固定造成部分位置无法及时获取的情况,大大提高无人矿车的定位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交通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车车通讯的感知信息补偿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15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857388.7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车车通讯的感知信息补偿系统与方法,系统内车辆均配置有能广播和数据交互的通讯模块,通过该通讯模块,本车向周围车辆广播自身GPS位置信息,同时接收其他车辆广播的GPS位置信息,本车根据其他车辆的GPS位置信息确定其他车辆与本车的相对位置关系,形成一个粗略的位置范围,根据该粗略的位置范围可确定一个感知补偿范围,然后通过雷达和机器视觉持续获取感知补偿范围内的雷达信息及道路图像信息,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得到目标车辆的准确位置,通过坐标转换得到目标车辆在本车感知范围内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对本车的感知信息进行补偿,增大本车的感知范围和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