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85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633063.1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EA与BIM的建筑施工监测方法及监测预警系统,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监测技术领域,建立一体化BIM三维模块,建立建筑基坑模型、建筑基础模型和上部结构模型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模块并进行模拟计算,确定监测点位置,在监测点位置处实时布设传感器;建立监测数据库,将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传输至监测数据库;通过BIM二次开发建立数据接口,将监测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数据接口整合到一体化BIM三维模块中形成BIM集成模块;在BIM集成模块的基础上开发监测预警模块。监测预警系统将基坑、基础与上部结构工程的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数据库,实现建筑工程从地基基础到上部结构的施工全过程的一体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56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110022368.8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4B28/02 , C04B38/10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有机骨架材料、发泡材料、无机灌注材料、表面活性剂、缓凝剂和活化剂混合制成,其中有机骨架材料和发泡材料的重量比为1:2.7~4.0,有机骨架材料、发泡材料的混合料与无机灌注材料的体积比为1:0.3~0.8,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总重量的0.001~0.003%,缓凝剂的含量为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总重量的0.002~0.004%,活化剂的含量为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总重量的0.002~0.005%。该有机硬质骨架材料结构简单、安全环保,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力学性能,优良的透水性能、胶结性能,超长的耐久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551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02810.5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场地液化识别方法。包括:根据地表水平方向的地表加速度筛选收集到的地震记录,再对以“时间‑加速度”形式进行记录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得到对应的Hilbert时‑频图,根据Hilbert时‑频图求得卓越频率时程曲线和边际谱。而后,根据地表峰值加速度出现前、后的平均卓越频率(MEF)计算平均卓越频率下降率(MEFDr);根据边际谱求得该地震记录中的低频占比(RL)。最后,根据平均卓越频率下降率和低频占比综合判断所识别场地是否存在液化的可能。较于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的场地液化识别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识别方法具有适用性广、快捷、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64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992041.8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光面爆破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光面爆破的填药装置及其填药方法,填药装置包括用于装填乳化炸药条的装药管、前后端盖、用于将乳化炸药条推入PVC聚能管内的电动注胶枪及设置于前端盖端面处的辅助用的喷嘴,填药方法主要包括S1.测量定位,机器钻孔;S2.拼装装置,连接电动注胶枪;S3.通过填药装置向PVC聚能管内装药;S4.安装定位圈,填装炸药,布置导爆索;S5.起爆并进行后续探查。可以有效的解决爆破过程中的超欠挖问题,实现定量填药,操作灵活可循环使用。通过对开挖爆破处隧道围岩性质进行大致分析预测,从而调整不同位置处炮孔装药量,有效降低隧道爆破过程中超欠挖问题,实现灵活装药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05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64738.3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DS+BIM的基坑智能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系统包括包括北斗定位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BIM模型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基坑信息模块、预报预警模块和预警接收设备;传感器模块布设在待测基坑的监测点上;基坑信息模块中含有基坑图纸、围护结构设置及基坑周围工程地质资料信息;本发明在传统深基坑监测中引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BIM技术,结合现代无线传输技术,建立了深基坑位移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深基坑的全天候高精度自动监测和三维可视化展示,更便于管理人员了解基坑的情况,提高了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保障,同时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19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60300.3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7/004 , G01B7/02 , G01B7/24 , G01B7/30 , G01B21/04 , G01B21/22 , G01B21/32 , G01C21/18 , G01C21/16 , G01C21/08 ,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MS的三维智能土体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服务器、测斜管、设在测斜管内的N级监测杆、通过固定安装支架锚固在在每级监测杆内部下端的MEMS姿态角度传感器,各MEMS姿态角度传感器通过多级联连接线串联,顶部的MEMS姿态角度传感器通过多级联连接线与USB扩展器连接,USB扩展器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服务器连接;监测杆外的圆周上均匀设有4个水平的伸缩滑动机构。将监测杆分为若干段,并对每一分段建立三维立体坐标系,结合原监测分段位置和MEMS姿态角度传感器获得塌陷后各个监测分段的形变数据,计算得出各个监测分段三维位移,实现对岩溶地区的大范围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弥补了对土体内部形变监测的非线性监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39527.X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R+数字地质的桩基础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基础工程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GPR系统、数字地质系统、BIM模型系统、数据检算及预警系统和移动端预警接收系统;所述数字地质系统结合波信号信息和地质勘查钻孔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所述BIM模型系统建立三维桩基础模型,与三维地质模型结合形成地下工程三维信息模型;将地下工程三维信息模型信息上传到数据检算及预警系统进行模型危险等级判定,此时数据检算及预警系统计算模型是否超越所定危险边界条件,实现了可视化、全天候、全自动、高精度、低成本的桩基监测,有效预防了桩基突发性破坏,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1646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92041.8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光面爆破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光面爆破的填药装置及其填药方法,填药装置包括用于装填乳化炸药条的装药管、前后端盖、用于将乳化炸药条推入PVC聚能管内的电动注胶枪及设置于前端盖端面处的辅助用的喷嘴,填药方法主要包括S1.测量定位,机器钻孔;S2.拼装装置,连接电动注胶枪;S3.通过填药装置向PVC聚能管内装药;S4.安装定位圈,填装炸药,布置导爆索;S5.起爆并进行后续探查。可以有效的解决爆破过程中的超欠挖问题,实现定量填药,操作灵活可循环使用。通过对开挖爆破处隧道围岩性质进行大致分析预测,从而调整不同位置处炮孔装药量,有效降低隧道爆破过程中超欠挖问题,实现灵活装药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14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89417.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状态多功能土中蠕变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Ⅰ、工作台Ⅱ、悬挂装置Ⅲ、夹具装置Ⅳ、水平施力装置Ⅴ、导向装置Ⅵ、液压加载装置Ⅶ、数据采集装置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Ⅰ位于工作台Ⅱ上方,所述悬挂装置Ⅲ位于试验箱Ⅰ上方,所述夹具装置Ⅳ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夹具装置Ⅳ分别位于试验箱Ⅰ四周,所述水平施力装置Ⅴ也设有四组。本发明可实现土工合成材料在土中或空气中顶压和拉伸双状态下的蠕变,并且引入倒插刺实现试样的整体拉伸扩张,用于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蠕变性能,比现有单状态条件下的拉伸蠕变试验机更具有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41486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1489417.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状态多功能土中蠕变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Ⅰ、工作台Ⅱ、悬挂装置Ⅲ、夹具装置Ⅳ、水平施力装置Ⅴ、导向装置Ⅵ、液压加载装置Ⅶ、数据采集装置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Ⅰ位于工作台Ⅱ上方,所述悬挂装置Ⅲ位于试验箱Ⅰ上方,所述夹具装置Ⅳ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夹具装置Ⅳ分别位于试验箱Ⅰ四周,所述水平施力装置Ⅴ也设有四组。本发明可实现土工合成材料在土中或空气中顶压和拉伸双状态下的蠕变,并且引入倒插刺实现试样的整体拉伸扩张,用于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蠕变性能,比现有单状态条件下的拉伸蠕变试验机更具有实际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