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载荷模型试验模型桩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85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3521.5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载荷模型试验模型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领域。包括桩体、凹槽、传感器、胶粘剂以及钢筋笼,桩体材料采用现浇材料,桩身表面至少包括一个规则排列的凸起面或凹陷面,桩身开设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布设应变传感器,胶粘剂填充桩身凹槽覆盖应变传感器以及应变片导线,钢筋笼埋设桩体内且其长度不超过桩身长度。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模拟钢筋混凝土原型桩,并且可以制作多样的桩岩界面粗糙形态以及粗糙程度的模型桩用于模型试验研究。

    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用于深基坑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110100449.5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用于深基坑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其中监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北斗导航定位基站、监测控制器、终端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物联网传输设备,位移传感器通过网格布局预埋于基坑监测位置互联互通,交叉共融,实现各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实时测量;将检测距离变化通过基站实时传送至监测控制器,经过监测控制器分析检测距离变化后,判断深基坑的变形情况;数据终端处理设备再通过差分技术可对监测数据进行误差纠正,实现深基坑的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及误差修正可真实反映深基坑变形的现象,提高监测精度,并判断深基坑位移变形是否处于安全范围,超前预警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避免了基坑突然滑塌失稳,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

    一种用于处理城市河道污水的纳米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29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98712.7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城市河道污水的纳米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该纳米中药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为:纳米光活菌材料0.5-1.5%、中药处理剂10-20%、余量为酵素。本发明所述纳米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繁殖、有效降解污染水体中有机物同时降低其中BOD、COD、总氮及总磷等指标,可抑制颗粒物漂浮积垢,降低色度,提高水质质量,增加水体的透明度与观赏性,对城市河道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使水体能够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对水体中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厌氧菌等清除率达98.5%以上;同时能稳定水中55mg/L的钙离子存在,恢复水体原有的自净功能;投药周期高达45-80d。

    一种倾斜层状岩层中岩溶基桩模型载荷试验模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485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7142.0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层状岩层中岩溶基桩模型载荷试验模型制作方法,属于土工试验范畴。本发明是用于制作倾斜岩层基桩载荷试验模型,其主要针对岩层产状不水平的复杂地层,通过制作倾斜岩层并粘接各岩层,用于室内模型桩荷载试验的岩石基础部分。倾斜岩层通过岩层模型箱、岩层倾角模型及泡沫模型组装的模具制作,岩层倾角模型的几何形态决定岩层的倾角。本发明为研究倾斜层状岩层中岩溶基桩模型载荷试验提供了一种制作试验模型的方法,为研究倾斜层状岩层中基桩的承载变形特性和机理提供帮助。

    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管桩施工工艺及设计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1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0178.5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管桩施工工艺及设计计算方法,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定位导槽、钻孔管桩孔、钢筋笼;所述定位导槽根据施工说明对桩孔位置进行定位布设,所述钻孔管桩孔根据所述定位导槽进行穿设,所述钢筋笼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导槽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导槽的内径,所述钢筋笼穿设所述钻孔管桩孔。本发明专利的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管桩可以实现在难以架设大型施工设备且施工场地有限的环境下进行桩基础施工,采用小型钻孔器械咬合钻孔形成所需管桩孔,机械设备简携便利,解决了特殊地区运输难和大面积开挖难问题;现场浇筑混凝土,省去预制管桩上下节中心点对齐与焊接等操作,使得施工工艺简单,降低成本和操作难度。

    一种生态改良土团聚体水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5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89948.4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改良土团聚体水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团聚体浸水实验,采集团聚体浸水全过程中质量数据及临界状态耗时;(2)根据团聚体预浸润过程毛细吸水耗时及质量数据,获得团聚体吸水速率V;(3)根据团聚体浸水稳定后各层筛网上的剩余质量,获得筛分粒径系数D;(4)综合首层筛网剩余质量、团聚体吸水速率和筛分粒径系数三大参数,获得团聚体水稳定性系数S,评价生态改良土团聚体水稳定性;本发明评价土体范围广、评价方法完善,解决了现有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评价方法参数单一、不能全面体现土壤团聚体生态改良效果的问题。

    一种用于处理城市河道污水的纳米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29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098712.7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城市河道污水的纳米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该纳米中药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为:纳米光活菌材料0.5‑1.5%、中药处理剂10‑20%、余量为酵素。本发明所述纳米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繁殖、有效降解污染水体中有机物同时降低其中BOD、COD、总氮及总磷等指标,可抑制颗粒物漂浮积垢,降低色度,提高水质质量,增加水体的透明度与观赏性,对城市河道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使水体能够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对水体中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厌氧菌等清除率达98.5%以上;同时能稳定水中55mg/L的钙离子存在,恢复水体原有的自净功能;投药周期高达45‑80d。

    一种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56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110022368.8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有机骨架材料、发泡材料、无机灌注材料、表面活性剂、缓凝剂和活化剂混合制成,其中有机骨架材料和发泡材料的重量比为1:2.7~4.0,有机骨架材料、发泡材料的混合料与无机灌注材料的体积比为1:0.3~0.8,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总重量的0.001~0.003%,缓凝剂的含量为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总重量的0.002~0.004%,活化剂的含量为硬质有机骨架充填材料总重量的0.002~0.005%。该有机硬质骨架材料结构简单、安全环保,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力学性能,优良的透水性能、胶结性能,超长的耐久性、稳定性。

    一种浅埋无压充水溶洞的填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412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1420361.0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无压充水溶洞的填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填充结构包括由上至下的细粒土填筑层、交替设置的若干层粗砂填筑层和块石填筑层;从下至上的第二层块石填筑层起,每层块石填筑层内间隔设有若干根过水管道;块石填筑层和粗砂填筑层内还设置注浆管,注浆管从上至下引入于若干层块石填筑层和粗砂填筑层中,注浆管壁上设有多个浆液出口,注浆管的上端引出细粒土填筑层外与注浆设备的输浆口连接,通过注浆在块石填筑层和粗砂填筑层中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竖向隔水断面。该填充结构的施工方法,相对其它施工方法成本低,处治效果好,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且无后期安全隐患;且该结构的充填层强度和稳定性好,不易造成道路坍塌。

    一种滑移型危岩体的无干扰光纤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9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76521.6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移型危岩体的无干扰光纤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控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控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依次连接;本发明采用先进的光纤传感器技术,对滑移型危岩体块体下缘结构面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实现对滑移型危岩体块体进行无干扰的实时监测。本发明具备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等特点,其中,数据处理及误差修正可真实反映滑移型危岩体下缘结构面变形的情况,进而判断滑移型危岩体块体是否会发生失稳破坏。本发明可以实现24小时无间断自动化实时监控,而且可在现场对装置进行操作,简单实用,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可以帮助现场监测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危岩体现场变形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