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91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60583.3
申请日:2019-11-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r2V2O7:χDy3+的黄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S1:称取SrCO3、V2O5和Dy2O3,按目标产物的化学计量比混合,研磨均匀,得到混合粉末;S2:将所述混合粉末加热至650~1050℃煅烧5~9小时,即得Sr2V2O7:χDy3+黄色荧光粉,其中χ为表示摩尔分数,χ值为0.008。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且所制备的黄色荧光粉能被近紫外光或蓝光高效激发,在350nm~390nm被有效激发,发射波长在550nm~600nm之间的黄色光荧光粉。
-
公开(公告)号:CN10930650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505747.7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电解液复配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常规锰电解底液(不含硒)中加入硫脲0.15~0.30 g/L、三乙胺0.1~1.0 mL/L,在隔膜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得到表面平整、结晶良好的高纯度α晶型金属锰片,电解电流效率达6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硫脲、三乙胺复配添加剂具有工艺稳定、锰片质量较好,电流效率较高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65935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99707.7
申请日:2015-03-0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电解液制备:以V2O5粉体、蒸馏水和H2O2为原料,在超声作用下反应制取V2O5凝胶,将V2O5凝胶稀释成为V浓度为0.006~0.01 mol/L的V2O5溶胶,作为电沉积V2O5薄膜的电解液;(2)恒压电沉积:以导电基体为工作电极、铂片为辅助电极,在电压为2.5V下电沉积V2O5薄膜,将电沉积得到的V2O5薄膜在室温下自然干燥24小时后,在60℃干燥24小时即得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低廉,制得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的特点,薄膜厚度均匀,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656308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14386.8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 3 V 2 (PO 4 ) 3 。将五氧化二钒粉末加热到800℃,并恒温2h使其熔融后迅速倒入装有水的容器中形成棕红色溶液,然后向棕红色溶液中加入具有还原性的螯合剂、锂盐和磷酸盐搅拌混合均匀后,在100℃烘箱中干燥4小时即得前驱体;将得到的前驱体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400℃-550℃烧结5-8h,冷却后即为成品Li 3 V 2 (PO 4 ) 3 。本发明简化了合成工艺,降低了合成成本,降低了合成温度,缩短了合成时间,提高了样品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635353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114320.9
申请日:2009-08-1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强搅拌下,由可溶性镍盐与强碱迅速反应所生成的氢氧化镍微粒附着于碳纳米管表面,从而得到的一种氢氧化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活性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条件易于控制,所制备的氢氧化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活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和很好的循环性能,适合用作碱性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974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15060.5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酸锂正极材料的化学掺杂改性方法。以少量铝、钛元素同时取代镍酸锂中的部分镍元素,制得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相纯度高、Li+/Ni2+阳离子混排程度小、电化学性能优异等特征的掺杂改性镍酸锂基正极材料LiNi0.95AlxTiyO2(其中0≤x≤0.05,0≤y≤0.05,x+y=0.05)。该材料在0.1C电流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223mAh/g,库伦效率大于81%;在25℃下,1C电流倍率放电比容量大于207mAh/g,充放电循环300周时比容量大于150mAh/g,容量保持率大于72.7%;5C电流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达148.6mAh/g。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铝、钛共掺杂镍酸锂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好、原料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504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410921.1
申请日:2011-12-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固相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4的方法。将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按锰、磷、锂元素物质的量的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将此混合物在常温下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机械活化,活化时间控制在1-10h内,然后加入有机碳源,与锰源化合物的物质的量的比控制在1∶1-2∶1之间,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在非氧化性气氛中以10-4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300-800℃,并恒温煅烧4-12h;以5-20℃/min的速度降温,即得LiMnPO4。本发明直接采用二价锰化合物为锰源,并且加入有机碳源,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性能稳定的LiMnPO4,降低了合成条件以及成本;根据本方法制备出的LiMnPO4容量明显提高,并且放电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12507.3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角单晶镍锰酸锂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微量钛元素部分取代镍锰酸锂中的锰元素,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得具有倒角八面体形貌特征的高性能、尖晶石结构单晶镍锰酸锂正极活性材料。在25℃下,该材料0.2C电流倍率的放电比容量可达139.8mAh/g,初始充放电效率可达87.3%;1C电流倍率的比容量可达134.4mAh/g,充放电循环2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可达96.8%。在55℃下,其1C电流倍率的比容量可达135.2mAh/g,充放电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可达82.5%。本发明提供的倒角八面体单晶镍锰酸锂正极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产物纯度高,电化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47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05708.7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2C17/08 , B02C21/00 , H01M4/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矿物负极材料的砂磨改性方法。将天然锌精矿用行星球磨、砂磨两级研磨,得到微纳米锌精矿负极材料。其粒径小于100nm,并存在团聚体,其BET比表面积大于27m2/g。以7︰2︰1质量比与乙炔黑、PVDF制作电极,组装锂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微纳米锌精矿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其反应平衡电位约为1.2V(vs.Li/Li+),首次放电比容量在736mAh/g以上,第50次充放电循环的比容量在513mAh/g以上。本发明较容易地实现了锌精矿的微纳米粉碎,使得锌精矿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53090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10901.4
申请日:2011-12-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硅掺杂的磷酸锰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锂盐、锰盐、磷酸盐和硅烷偶联剂按摩尔比为1∶1∶1∶0.2-0.5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500℃-800℃烧结10-30h,冷却后即为LiMnPO4;所述锂盐为醋酸锂、硝酸锂和氟化锂中的一种;所述锰盐为碳酸锰、乙酸锰和硝酸锰中的一种;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和磷酸铵中的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本发明烧结温度低,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控制;LiMnPO4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提高,降低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