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酸锂正极材料的取代掺杂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4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15060.5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酸锂正极材料的化学掺杂改性方法。以少量铝、钛元素同时取代镍酸锂中的部分镍元素,制得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相纯度高、Li+/Ni2+阳离子混排程度小、电化学性能优异等特征的掺杂改性镍酸锂基正极材料LiNi0.95AlxTiyO2(其中0≤x≤0.05,0≤y≤0.05,x+y=0.05)。该材料在0.1C电流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223mAh/g,库伦效率大于81%;在25℃下,1C电流倍率放电比容量大于207mAh/g,充放电循环300周时比容量大于150mAh/g,容量保持率大于72.7%;5C电流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达148.6mAh/g。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铝、钛共掺杂镍酸锂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好、原料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58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4717.4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用棒状β-MnO2为实验室自制,其余原料均为市售分析纯化学试剂,按Li1.2Ni0.13Co0.13Mn0.54O2化学计量分别称取Li2CO3、NiO、Co3O4、棒状β-MnO2,用玛瑙研钵研磨10~60分钟,转入刚玉舟并置于马弗炉内,以5℃/分钟速率升温至500~600℃保温0.5~5小时,接着继续升温至800~900℃保温8~4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50~100℃取出,研磨10分钟得到棒状形貌Li1.2Ni0.13Co0.13Mn0.54O2正极材料。该材料结晶程度高、棒状形貌规则,初始放电容量在大于250mAh/g,经过80周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可达76%。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是很有希望的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一种四水乙酸锰甘油溶剂法制备镁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9659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06748.3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水乙酸锰甘油溶剂法制备镁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甘油溶剂热法脱除四水乙酸锰中的结晶水,得到层状结构无水乙酸锰,然后制作电极片并组装镁离子半电池。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无水乙酸锰具有电化学可逆储镁性能,其反应平衡电位约为0.87 V(vs.Mg/Mg2+),首次放电容量可达63.5 mAh/g,其循环容量和电化学可逆性优于氧化亚锰,能够避免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金属镁柱晶生成,具有较好的研究开发前景。

    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线检测穿心莲内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2085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094305.X

    申请日:201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线检测穿心莲内酯的方法。配制硫酸铈铵溶液(Ce(IV)),Na2SO3溶液,穿心莲内酯标准溶液和样品穿心莲内酯溶液。主动泵分别将上述的Na2SO3溶液和穿心莲内酯标准溶液以30~60r/min的流速通过相应的管道进行三通混合,输入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待基线平稳后,副动泵将硫酸铈铵溶液以50~80r/min的流速通过十六通注射阀,注样时间10~20秒,各液混合,流入流通池检测其化学发光强度,记录数据,作出标准曲线方程;重复上述操作,测试样品穿心莲内酯化学发光强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检测成本低,可在线进行常规性测定,易于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

    一种镁离子电池氧化亚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8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06739.4

    申请日:2018-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H01M4/58 H01M4/5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离子电池的氧化亚锰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草酸锰热解法制备了具有电化学可逆储镁性能的氧化亚锰负极材料,其反应平衡电位约为0.87 V(vs.Mg/Mg2+),400℃下热解产物的粒度为30~50 nm,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9.6 mAh/g,其比容量中赝电容容量比重较大,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其氧化还原峰电流缓慢下降,随着热解温度升高其比容量呈缓慢下降趋势。本发明在氧化亚锰负极材料的粒度控制和提高比容量方面显示了优势,未来有可能得到实际应用。

    一种在线快速检测甜叶菊糖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3033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94294.5

    申请日:201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快速检测甜叶菊糖苷的方法。配制硫酸铈铵溶液(Ce(IV)),Na2SO3溶液,甜叶菊糖苷标准溶液和样品甜叶菊糖苷溶液。主动泵分别将上述的Na2SO3溶液和甜叶菊糖苷标准溶液以30~60r/min的流速通过相应的管道进行三通混合,输入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待基线平稳后,副动泵将硫酸铈铵溶液以50~80r/min的流速通过十六通注射阀,注样时间5~15秒,各液混合,流入流通池检测其化学发光强度,记录数据,作出标准曲线方程;重复上述操作,测试样品甜叶菊糖苷化学发光强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甜叶菊糖苷的含量。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检测成本低,可在线进行常规性测定,宜于应用到工业或农业生产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