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离合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5465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10093656.2

    申请日:2007-03-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充分地润滑离合器部件,而不在轴上设置润滑油孔。该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1)、输出旋转件(2)、离合器部件(3)、推压板(4)、膜片弹簧(5)、释放件(6)、以及鳍状物(7c)。离合器部件(3)包括离合器板(25)和(26)以在离合器壳体(1)和输出旋转件(2)之间传输动力和中断动力传输。推压板(4)是推压离合器部件(3)的构件,且膜片弹簧(5)是用预定压力推压该推压板并释放压力的构件。鳍状物(7c)是由输出旋转件(2)支撑的构件,并通过其旋转吸入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并将这些油引导到离合器部件(3)。

    摩托车离合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46232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710093656.2

    申请日:2007-03-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充分地润滑离合器部件,而不在轴上设置润滑油孔。该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1)、输出旋转件(2)、离合器部件(3)、推压板(4)、膜片弹簧(5)、释放件(6)、以及鳍状物(7c)。离合器部件(3)包括离合器板(25)和(26)以在离合器壳体(1)和输出旋转件(2)之间传输动力和中断动力传输。推压板(4)是推压离合器部件(3)的构件,且膜片弹簧(5)是用预定压力推压该推压板并释放压力的构件。鳍状物(7c)是由输出旋转件(2)支撑的构件,并通过其旋转吸入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并将这些油引导到离合器部件(3)。

    跨骑型电动车辆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36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80090927.5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具备:主框架,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枢轴框架,其从所述主框架的后方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以及摆臂,其支承于所述枢轴框架并且将后轮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还具备:电池,其支承于所述主框架;马达单元,其构成为能够通过冷却介质循环来进行冷却;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电池的电力来控制所述马达单元;以及热交换器,其经由形成所述冷却介质的流路的配管而与所述马达单元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电池的前方并排设置。

    跨骑型电动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61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80091440.9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具备:左右一对主框架,它们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车座导轨,其从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的各自的后方部朝向后方延伸设置;枢轴框架,其从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的各自的后方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摆臂,其支承于所述枢轴框架,并将后轮支承为能够摆动;电池,其配置于俯视视角下的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之间的空间;动力单元,其配置于俯视视角下的所述空间,并基于所述电池的电力产生动力;导风管道,其用于向所述空间引导行驶风;以及排气口,其用于将所述行驶风排出,所述排气口被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导风管道内的所述行驶风向车身下方排出。

    跨骑型电动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367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80090927.5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具备:主框架,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枢轴框架,其从所述主框架的后方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以及摆臂,其支承于所述枢轴框架并且将后轮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还具备:电池,其支承于所述主框架;马达单元,其构成为能够通过冷却介质循环来进行冷却;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电池的电力来控制所述马达单元;以及热交换器,其经由形成所述冷却介质的流路的配管而与所述马达单元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热交换器在所述电池的前方并排设置。

    节气门体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1463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502574.9

    申请日:201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气门体,能够抑制操作荷载的变化且降低节气门操作的阶段感,能够得到更加顺畅的操作感。节气门体具有:凸轮(90),能够一体转动地固定在第一旋转轴(22a)上;和辅助臂(95),使另一端(95b)与凸轮(90)抵接,并且在一端(95a)的转动方向(F4)上将凸轮(90)向径向弹压,凸轮(90)包括:第一部分(90h1),以第一旋转轴(22a)为中心并具有固定的半径;和第二部分(90h2),从第一部分(90h1)的与开阀方向相反一侧的端部开始,形状在与开阀方向相反一侧不同于第一部分(90h1),辅助臂(95)的另一端(95b)构成为,直到第一节流阀(22)打开规定角度为止沿第一部分(90h1)移动,且在第一节流阀(22)超过规定角度地打开时沿第二部分(90h2)移动,使施加于凸轮(90)的弹压力变化。

    内燃机的吸气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14832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80008913.1

    申请日:2013-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1/08 Y02T10/146 Y02T10/4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吸气装置中,在吸气通路(P)中设有节气阀(22)与吸气分配阀(23)。吸气分配阀(23)的下游侧被分隔板(60)分为上侧吸气通路(Up)与下侧吸气通路(Lp)。吸气分配阀(23)枢支在分隔板(60)的上游侧端缘附近,向上游一侧延伸,通过吸气分配阀(23)的摆动,调节其下游侧的、分为上下两部分而流动在上侧吸气通路(Up)与下侧吸气通路(Lp)中的气体的比例。从而能够根据负载状态适当选择分配上下通路的吸气量,从而调整滚流的涡流强度以实现燃烧效率的最优化。

    内燃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59093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610143626.3

    申请日:2006-11-02

    Abstract: 一种安装到小型机动车辆上的内燃机(20),该内燃机可以保护以突出的方式安装在向前方取向的发动机气缸(22)上的传感器(50),使之不受飞石等的影响,而且无需专门的构件和特别的安装操作。所述传感器(50)用于检测发动机(20)的操作状况,并且基本上水平的配置。传感器(50)安装的气缸(22)的侧面,诸如催化剂装置(34)等车辆结构部件配置在传感器(50)的下方,以便保护该传感器。

    内燃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1999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118003.4

    申请日:2009-02-23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包括在汽缸头内驱动气门系统的凸轮轴、通过滚动轴承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向凸轮轴传递曲轴动力的凸轮轴传动链和具有蓄油槽的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以1个部件兼作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张紧器的蓄油槽侧部闭塞用板和推塞压板,来谋求部件数的削减、制作成本的降低。曲轴箱一体具备导筒,导筒在其顶部具备蓄油槽,蓄油槽是用蓄油板塞住曲轴箱铸造时设置的蓄油槽凹部的脱模方向侧的开口而形成,蓄油板兼作按压支承曲轴的滚动轴承的推塞的压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