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8303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888474.8
申请日:2017-09-27
IPC: F16K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减压阀装置。在第一阀体(70)的第二收容孔(10e)收容有阀体(22)与支承部件(60)的前端部(60a)。前端部(60a)被插入弹簧孔(22d)。在前端部(60a)的外周面与弹簧孔(22d)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内导入路(80)。在阀体(22)的主体部(22b)中的流路形成面(22f)与第二收容孔(10e)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外导入路(81)。在支承部件(60)设置有在轴向连通一次接口与第二收容孔(10e)的连通孔(60e)。连通孔(60e)在轴向与内导入路(80)对置。另外,连通孔(60e)在轴向也与外导入路(81)对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883033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888474.8
申请日:2017-09-27
IPC: F16K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减压阀装置。在第一阀体(70)的第二收容孔(10e)收容有阀体(22)与支承部件(60)的前端部(60a)。前端部(60a)被插入弹簧孔(22d)。在前端部(60a)的外周面与弹簧孔(22d)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内导入路(80)。在阀体(22)的主体部(22b)中的流路形成面(22f)与第二收容孔(10e)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外导入路(81)。在支承部件(60)设置有在轴向连通一次接口与第二收容孔(10e)的连通孔(60e)。连通孔(60e)在轴向与内导入路(80)对置。另外,连通孔(60e)在轴向也与外导入路(81)对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4247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1010421.7
申请日:2018-08-31
IPC: F16K17/30
Abstract: 减压阀包括本体(7)、环形阀座(22)、阀元件(21)和构造成按压阀元件(21)的按压机构(9)。按压机构(9)包括:塞(51),该塞(51)设置在阀座(22)的下游并且具有塞孔(61);以及销(52),该销(52)包括滑动部分(71)和上游端部(74),滑动部分(71)具有轴状形状并且插入塞孔(61)中,使得在滑动部分(71)与塞孔(61)的内周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上游端部(74)设置在滑动部分(71)的上游以与阀元件(21)接触。滑动部分(71)相对于塞孔(61)的配合长度以及滑动部分(71)与塞孔(61)之间的间隙满足0.0005L
-
公开(公告)号:CN1094247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11010421.7
申请日:2018-08-31
IPC: F16K17/30
Abstract: 减压阀包括本体(7)、环形阀座(22)、阀元件(21)和构造成按压阀元件(21)的按压机构(9)。按压机构(9)包括:塞(51),该塞(51)设置在阀座(22)的下游并且具有塞孔(61);以及销(52),该销(52)包括滑动部分(71)和上游端部(74),滑动部分(71)具有轴状形状并且插入塞孔(61)中,使得在滑动部分(71)与塞孔(61)的内周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上游端部(74)设置在滑动部分(71)的上游以与阀元件(21)接触。滑动部分(71)相对于塞孔(61)的配合长度以及滑动部分(71)与塞孔(61)之间的间隙满足0.0005L
-
公开(公告)号:CN1080718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711090269.3
申请日:2017-11-08
IPC: F16K17/04 , F16K47/02 , F16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压阀装置,该减压阀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15);阀机构(20),阀机构(20)容纳在第一本体(10)中并且包括阀座(24)和阀元件(22);以及活塞(40),活塞(40)容纳在第二本体(15)中,限定减压室,并且构造成根据减压室中的压力而移动以使阀元件(22)移动。第一本体(10)连接至呈有底筒形形状的连接部(16c)的内部部分。连接部(16c)在第二本体(15)中设置成向外突出。阀座(24)沿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15)附接至彼此所沿的方向保持在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15)之间,使得阀座(24)固定在流道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07182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090269.3
申请日:2017-11-08
IPC: F16K17/04 , F16K47/02 , F16K3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6/10 , B60K15/03519 , B60K2015/03296 , F16K31/1221 , F16K31/1223 , G05D16/107 , F16K17/0426 , F16K4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压阀装置,该减压阀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15);阀机构(20),阀机构(20)容纳在第一本体(10)中并且包括阀座(24)和阀元件(22);以及活塞(40),活塞(40)容纳在第二本体(15)中,限定减压室,并且构造成根据减压室中的压力而移动以使阀元件(22)移动。第一本体(10)连接至呈有底筒形形状的连接部(16c)的内部部分。连接部(16c)在第二本体(15)中设置成向外突出。阀座(24)沿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15)附接至彼此所沿的方向保持在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15)之间,使得阀座(24)固定在流道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826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510770290.2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119 , H01M8/2465 , B01D4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 B01D19/0042 , H01M8/04164 , H01M8/248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液分离器和燃料电池系统。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器形成部分,该气液分离器形成部分被设置在端板中;和盖部件。气液分离器形成部分包括第一内壁部分,该第一内壁部分用作废气的流路,并且形成积聚部分的一部分,第一内壁部分具有在端板的厚度方向上凹进的形状。盖部件包括第二内壁部分,该第二内壁部分具有在盖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凹进的形状,第二内壁部分被布置成在堆叠方向上面对第一内壁部分,并且与第一内壁部分一起形成积聚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380512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80028865.2
申请日:2013-0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H01M8/04201 ,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8/24 , H01M8/04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气体供给系统,从燃料供给源向具有电池组主体的燃料电池供给燃料气体,该电池组主体具有多个单电池;燃料废气循环系统,将燃料废气向电池组主体进行再供给。而且,燃料废气循环系统具有:混合燃料气体流路,使包含燃料废气及燃料气体的混合燃料气体沿着设置于电池组主体的歧管的内表面方向流动;合流部,配置在歧管的一面侧,且燃料废气与燃料气体在该合流部合流而得到上述混合燃料气体。由此,能够提高向燃料废气及燃料气体的热交换效率,而且,能够防止燃料废气中的水分产生的冰流入到燃料电池组内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1449411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80017863.8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023 , H01M8/0254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83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10)的阴极板(41)和阳极板(43)上形成肋(41a、43a)。肋(41a、43a)朝向多孔构件(26、27)的接触面突出,并且沿多孔构件(26、27)的外围设置以环绕多孔构件(26、27)的外围。当隔离器(40)和多孔构件(26、27)堆叠在发电部(20)的两侧上时,阴极板(41)的肋(41a)和阳极板(43)的肋(43a)布置为相互面对。发电部(20)、多孔构件(26、27)和隔离器(40)相堆叠,使得发电部(20)上的密封垫(30)部分夹在肋(41a、43a)之间。多孔构件(26、27)的周边通过由例如蜡材料制成的嵌入构件(28、29)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93013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380044352.4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提供能够使内侧构件的姿势稳定并且抑制液体滞留在外侧构件的内周面和内侧构件的外周面之间的技术。也可以是,内侧筒状部具备位于阀芯部侧的端部的第1端部、位于与所述阀芯部相反的那侧的端部的第2端部以及位于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之间的中间部。也可以是,所述内侧筒状部的所述中间部处的外周面在所述内侧筒状部的周向的整周上向所述内侧筒状部的径向上的内侧凹陷。也可以是,所述内侧筒状部的所述中间部处的外周面和外侧筒状部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比所述内侧筒状部的所述第1端部处的外周面和所述外侧筒状部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宽,且比所述内侧筒状部的所述第2端部处的外周面和所述外侧筒状部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