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224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80002050.2

    申请日:2012-02-22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形成第一下部电极层(108)、电流控制层(109)和第一上部电极层(110),并在第一上部电极层(110)上形成第二下部电极层(311)、电阻变化层(112)及第二上部电极层(313)的工序;对第二上部电极层(313)、电阻变化层(112)和第二下部电极层(311)进行图案形成的工序;使用蚀刻第二下部电极层(311)的速度至少比第二上部电极层(313)及电阻变化层(112)慢的蚀刻,将第二下部电极层(311)作为掩膜,对第一上部电极层(110)、电流控制层(109)和第一下部电极层(108)进行图案形成来形成电流控制元件(142),并形成具有比电流控制元件(142)小的面积的电阻变化元件的工序。

    非易失性存储元件的制造方法及非易失性存储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17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80002048.5

    申请日:2012-09-10

    Abstract: 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1导电膜(105’)的工序(c);在第1导电膜(105’)上,形成第1金属氧化物层(106x”)、缺氧度与第1金属氧化物层不同的第2金属氧化物层(106y”)、以及第2导电膜(107’)的工序(d、e);通过对第2导电膜(107’)进行构图来形成第2电极(107)的工序(f);通过对第1金属氧化物层(106x”)和第2金属氧化物层(106y”)进行构图来形成电阻变化层(106)的工序(g);将电阻变化层(106)的侧部蚀刻至在与基板的主面平行的面内比第2电极(107)的轮廓更向内侧进入的位置的工序(h);以及在将电阻变化层(106)的侧部除去的工序之后,或者在与该工序的同一工序中,通过对第1导电膜(105’)进行构图来形成第1电极(105)的工序(i)。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