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620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1131887.4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B60L53/00 , G06V10/76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耦合网络多代理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参数辨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计一致性控制方法,将复杂耦合网络牵制一致性控制引入数据聚类分析,快速求取初始聚类中心;S2、采用二分k‑means方法,快速识别典型场景下电动汽车起始充电时刻期望值,提取电动汽车充电概率和充电起始时间概率分布函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解决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方法运算复杂、难以实现工程应用的技术难点,无需人为干预,自动完成初始聚类中心选择,提升聚类精度;快速准确求取电动汽车充电概率和充电时段概率分布函数,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计算简单、聚类快速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71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615882.2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48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电动汽车接纳能力评估方法。面向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的城市配电网,本发明能够对配电网电动汽车接纳能力进行科学评估。首先通过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于三种类型的城市电动汽车充电站的3个特征变量进行概率建模,即充电量、开始充电时间和充电时长。其次通过蒙特卡洛拒绝‑接受采样对于三种类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城市配电网接纳电动汽车车辆数为目标建立了配电网电动汽车接纳能力评估模型,可以应用于实际电网调控电动汽车接入规模,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也可为未来电网规划作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75965.2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Q30/0204 , G06Q30/020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公共充电网点的选址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网点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以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公共充电网点数量模型;对公共充电网点的选择进行模型设计,并根据模型设计设计结果和公共充电网点数量模型得到时间期望值;根据时间期望值对公共充电网点布局规划进行优化模型设计,并定义公共充电网点布局规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并对约束后的公共充电网点布局规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公共充电网点的数量以及每个公共充电网点所对应的交通节点。本申请能够解决传统方式因在电动汽车充电网点选址过程未充分考虑各项成本而存在的后期存在用户使用不方便,建设成本及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131886.X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机升压电感电流间接测算方法及测压电路,用于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机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PFC)的电感电流检测,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机升压电感电流间接测算方法基于功率电路,所述功率电路用于完成功率变换,并提供功率开关端电压分压信号,送入数字控制器的模数转换ADC端口,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机升压电感电流间接测算方法用于完成折算桥后电压、开关电压实际值和升压电感电流,实现单相有源PFC双闭环控制。本发明无需分流电阻,只需检测桥后电压和开关电压,通过数字控制器软件编程,得到升压电感电流,由此可以克服使用分流电阻带来的功耗问题和桥后电压信号漂移问题,有利于实现精确PFC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2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00444.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时间区间最优潮流和储能电池的电网调峰方法。由于储能对缓解变压器过载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是它必须在过载时提供足够的发电,即放电能力。二是要有足够的备用能力,以适应可能出现的峰值负荷预测误差。本发明基于该基本思想,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计及发电机爬坡约束和发电功率约束,结合储能电站荷电状态约束和功率约束,建立基于多时段的最优潮流公式,提出了部分发电机退役后,储能电站参与调峰缓解变压器过载压力的储能电池运行策略。本发明构建了基于多时段的最优潮流模型,提出了储能电池参与调峰的运行策略,实现了对电网的调峰效果,并且缓解了燃煤机组退役时主变压器和线路过载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299313.7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微网三层能量优化管理方法。该方法在日前机组组合层,通过求解所建立的日前可控型微电源、储能装置等数学优化模型得到各微源在全天各个时段的启停状态和出力计划值,同时为下面两个阶段留出调节裕度。在经济调度阶段,利用实时点风光荷数据和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充放电状态、出力值进行各微源出力调整,以满足当前时段的运行要求,同时为AGC层留出裕度。在AGC层,以维持大电网和微网功率交互值恒定为目标,根据秒级实时数据,利用储能装置进行平抑。通过三层能量优化管理,维持微网与大电网在一个经济调度时段的功率交互恒定,迎合大电网的经济调度;同时可以解决微网中的间歇性微源对大电网造成冲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55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87455.7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空间的温度控制方法,属于智能楼宇温控技术领域,包括:S1、基于环境状态数据、楼宇状态范围及顶层目标温度策略选择目标温度;S2、基于目标温度及底层控制调节策略调节楼宇环境温度得到环境温度实时数据;S3、基于环境温度实时数据及目标温度判断楼宇环境温度调节是否完成,若环境温度实时数据等于目标温度,则判定楼宇环境温度调节完成并结束调节,若环境温度实时数据不等于目标温度,则判定楼宇环境温度调节未完成并执行S2;本发明通过顶层目标温度策略及底层控制调节策略对楼宇环境温度进行分层控制,可以适应楼宇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显著提升楼宇温度控制方法的温度调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75961.4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Q10/1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本次规划项目所涉及的规划参数,所述规划参数至少包括年投资成本转换因子、规划年限、年运行维护成本转换因子;根据所述年投资成本转换因子、所述规划年限、所述年运行维护成本转换因子构建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站年总成本的目标函数;定义多个约束条件,以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和所述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站年总成本的目标函数构建充电站规划模型;对所述充电站模型进行求解,以根据求解结果得到充电站规划数量以及与每个充电站对应的充电桩数量。本申请能够解决传统方式因存在不合理充电服务范围造成的电动汽车用户排队时间过长或充电站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6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8186.6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设备管理方法、本地管理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所负责区域各电力设备的信息,从中提取第一类信息,将第一类信息上传至管理云平台;第一类信息为与设备维护/升级决策相关的信息;接收并存储来自管理云平台的指令,指令包括对指定设备的维护/升级信息;将指令的执行结果反馈给管理云平台。本发明可实现从采集信息、下发指令至反馈处理结果的全流程的监控,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管理能力,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06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15883.7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业楼宇能效提升策略方案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开展能效提升的商业楼宇的基本环境信息和用能情况;S2、通过建立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对商业楼宇当前的能效情况进行评估;S3、获取结合商业楼宇自身节能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商业楼宇制定的能效提升策略方案;S4、基于能效提升策略方案,为商业楼宇制定节能改造实施方案;S5、对改造后的商业楼宇进行能耗和经济性分析评估,得到商业楼宇节能改造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估结果;S6、根据综合效益评估结果,判断待选节能改造实施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对不可行部分进行局部替换或优化。本方法能够为商业楼宇在评估能耗并针对性进行节能改造,制定能效提升方案时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