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冷却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4087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571319.5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提供车辆的冷却结构,维持马达的冷却效率,并抑制制造时的马达内的积存空气,提高生产率。具备:第一冷却回路(41),其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回路(42),其对马达(3)和包括将马达(3)与蓄电装置连接的逆变器在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冷却,第一冷却回路(41)具有设置于马达壳体(12)的第一马达内流路(20),第二冷却回路(42)具有设置于马达壳体(12)的第二马达内流路(30),第二马达内流路(30)具有使制冷剂(S)沿着马达(3)的周向流通的周向流路(33)、使制冷剂(S)向周向流路(33)流入的入口管(34)、使制冷剂(S)从周向流路(33)排出的出口管(35),入口管(34)配置在比出口管(35)靠第一马达内流路(20)侧的位置。

    车辆的冷却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408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0571319.5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提供车辆的冷却结构,维持马达的冷却效率,并抑制制造时的马达内的积存空气,提高生产率。具备:第一冷却回路(41),其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回路(42),其对马达(3)和包括将马达(3)与蓄电装置连接的逆变器在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冷却,第一冷却回路(41)具有设置于马达壳体(12)的第一马达内流路(20),第二冷却回路(42)具有设置于马达壳体(12)的第二马达内流路(30),第二马达内流路(30)具有使制冷剂(S)沿着马达(3)的周向流通的周向流路(33)、使制冷剂(S)向周向流路(33)流入的入口管(34)、使制冷剂(S)从周向流路(33)排出的出口管(35),入口管(34)配置在比出口管(35)靠第一马达内流路(20)侧的位置。

    包括导线束及其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和制造该导线束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10809A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200310121520.X

    申请日:2003-12-19

    Abstract: 一种保护性保持架(H1),用于将导线束(W)的导线束部(Wp)固定在如内燃机或车体的物体上,包括保持架体(H1a)和保持架盖(H1b),保持架体用于容置包括支导线束部的导线束部,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以便覆盖导线束部(Wp)。保持架体具有出口部(E)和导向装置,出口部用于固定芯线组(2)上的延伸到保持架体外部的部分,导向装置用于引导非捆扎芯线组(2),并包括第一导向销(67a、67a1、67a2),用于使非捆扎芯线组分叉以形成支导线束部(Wc)。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从而覆盖形成支导线束部的非捆扎导线组。能以高生产率生产导线束组,该导线束组包括导线束(W)和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

    包括导线束及其保持架的导线束组和制造该导线束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4144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310121520.X

    申请日:2003-12-19

    Abstract: 一种保护性保持架(H1),用于将导线束(W)的导线束部(Wp)固定在如内燃机或车体的物体上,包括保持架体(H1a)和保持架盖(H1b),保持架体用于容置包括支导线束部的导线束部,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以便覆盖导线束部(Wp)。保持架体具有出口部(E)和导向装置,出口部用于固定芯线组(2)上的延伸到保持架体外部的部分,导向装置用于引导非捆扎芯线组(2),并包括第一导向销(67a、67a1、67a2),用于使非捆扎芯线组分叉以形成支导线束部(Wc)。保持架盖连接保持架体从而覆盖形成支导线束部的非捆扎导线组。能以高生产率生产导线束组,该导线束组包括导线束(W)和保护性保持架(H1至H7)。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79950C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410074235.1

    申请日:2004-09-03

    Abstract: 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气门装置,其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一部分气门中,在调整与摇臂之间的气门头间隙时以及由摇臂使上述气门向打开的方向动作时,凸轮轴相对于气缸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处于不同的状态,但仍能使各气门获得所要求的气门升程。把与凸轮轴(31)相对于气缸中心线(CL)的倾斜角在调整气门头间隙时和打开气门时处于互相不同状态的一部分气门相对应的气门凸轮(32、33)的气门驱动部分的外形,与在调整气门头间隙时和打开气门时,凸轮轴(31)的相对于气缸中心线(CL)的倾斜角相同的气门相对应的气门凸轮(32、33)的气门驱动部分的外形,设定为互不相同,以使各进气门(18)之间和各排气门(19)之间的气门升程都相同。

    多汽缸发动机的气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90715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74235.1

    申请日:2004-09-03

    Abstract: 一种多汽缸发动机的气门装置,其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一部分气门中,在调整与摇臂之间的气门头间隙时以及由摇臂使上述气门向打开的方向动作时,凸轮轴相对于汽缸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处于不同的状态,但仍能使各气门获得所要求的气门升程。把与凸轮轴(31)相对于汽缸中心线(CL)的倾斜角在调整气门头间隙时和打开气门时处于互相不同状态的一部分气门相对应的气门凸轮(32、33)的气门驱动部分的外形,与在调整气门头间隙时和打开气门时,凸轮轴(31)的相对于汽缸中心线(CL)的倾斜角相同的气门相对应的气门凸轮(32、33)的气门驱动部分的外形,设定为互不相同,以使各进气门(18)之间和各排气门(19)之间的气门升程都相同。

    旋转电机的转子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879416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3064402.8

    申请日:2020-12-18

    Inventor: 吉浦光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在转子铁芯的磁铁插入部内设置管状构件,能够有效排出聚集在树脂内的空气并且不会使树脂泄漏,并且能够提升用来将永久磁铁固定在转子铁芯内的作为注入构件的树脂的树脂填充率。旋转电机的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形成为环状;多个磁铁插入部,在转子铁芯的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排列且在轴方向上形成开口;盖构件,以覆盖转子铁芯的方式设置在转子铁芯的朝向轴方向的端面上;注入孔,从磁铁插入部连通到盖构件而设置;多个永久磁铁,沿轴方向分别插入在多个磁铁插入部且由从注入孔注入的注入构件固定;以及管状构件,从磁铁插入部连通到盖构件而设置;且管状构件与永久磁铁在轴方向上重叠。

    马达冷却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80625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2310065.7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冷却结构,能够提升马达的冷却能力。马达冷却结构包括:马达;冷却水通路,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外壳;以及配管,连接至所述冷却水通路。所述冷却水通路的入口与出口设置在所述马达的所述外壳的上方,所述配管从动力驱动单元连接至所述入口,并从所述出口连接至散热器,所述配管配置为:所述配管内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动力驱动单元后从所述入口流入所述冷却水通路,并从所述出口流至所述散热器,所述配管的连接所述入口的区段的管径比所述配管的其他区段的管径小,并且所述配管的连接所述入口的所述区段的截面积比所述冷却水通路的截面积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