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横梁以及汽车用横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3541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458738.2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制造、实现轻量化,并且具有较高刚性的汽车用横梁与使用了该横梁的汽车用横梁结构。一种汽车用横梁,所述横梁包括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梁以及与梁接合的加强构件,梁具备轻量化用的第一贯通孔,加强构件具备轻量化用的第二贯通孔,在使梁与加强构件位于应当固定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连通,在接合梁与加强构件时,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作为决定梁与加强构件的接合位置的孔起作用。

    汽车用横梁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4134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10048468.6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从车轮的支承部件输入的载荷分散地支承在支承部的上部和下部的横梁结构。一种汽车用横梁结构,所述横梁结构对车轮的支承部件进行支承,横梁结构包括:第1安装部,支承被连结于车轮的支承部件的第1连结部;第2安装部,支承被连结于车轮的支承部件的第2连结部;支承部,支承第1安装部与第2安装部,第1安装部被固定于支承部的上部,第2安装部被固定于支承部的下部,第1安装部与第2安装部为在支承部的侧方连续的一体的部件。

    汽车用横梁以及汽车用横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35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711458738.2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制造、实现轻量化,并且具有较高刚性的汽车用横梁与使用了该横梁的汽车用横梁结构。一种汽车用横梁,所述横梁包括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梁以及与梁接合的加强构件,梁具备轻量化用的第一贯通孔,加强构件具备轻量化用的第二贯通孔,在使梁与加强构件位于应当固定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连通,在接合梁与加强构件时,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作为决定梁与加强构件的接合位置的孔起作用。

    车辆的副车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40397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711205258.5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副车架,使利用接合凸缘而焊接至侧梁的衬套保持件的所述接合凸缘的位置始终恒定。在具有对中结构的侧梁的车辆的后副车架(1)中,侧梁(2)构成为将衬套保持件(5)嵌合至形成于下侧构成部件(22)的端部的保持件安装孔(221),衬套保持件(5)具有:接合凸缘(52),从筒状的保持件主体(51)朝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支承凸缘(53),从所述保持件主体(51)朝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在所述支承凸缘(53)设置定位切口(531)。

    汽车用横梁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41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0048468.6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从车轮的支承部件输入的载荷分散地支承在支承部的上部和下部的横梁结构。一种汽车用横梁结构,所述横梁结构对车轮的支承部件进行支承,横梁结构包括:第1安装部,支承被连结于车轮的支承部件的第1连结部;第2安装部,支承被连结于车轮的支承部件的第2连结部;支承部,支承第1安装部与第2安装部,第1安装部被固定于支承部的上部,第2安装部被固定于支承部的下部,第1安装部与第2安装部为在支承部的侧方连续的一体的部件。

    车辆的副车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40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11205258.5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的副车架,使利用接合凸缘而焊接至侧梁的衬套保持件的所述接合凸缘的位置始终恒定。在具有对中结构的侧梁的车辆的后副车架(1)中,侧梁(2)构成为将衬套保持件(5)嵌合至形成于下侧构成部件(22)的端部的保持件安装孔(221),衬套保持件(5)具有:接合凸缘(52),从筒状的保持件主体(51)朝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支承凸缘(53),从所述保持件主体(51)朝向半径方向内侧伸出,在所述支承凸缘(53)设置定位切口(53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