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499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02160.X

    申请日:2016-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靠性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构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初始评价指标数据库;第二步,采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初始评价指标,得到最终评价指标;第三步,为最终评价指标设置相应的标准值;第四步,根据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最终评价指标及相应的标准值,建立动态评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进行评价;第五步,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该结构的基于可靠性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方法,能够对公路隧道安全运营进行全局性、系统性以及层次性的评价,提高了公路隧道安全运营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隧道内照明环境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539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51309.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隧道内照明环境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构建不同照度条件下隧道内的虚拟环境,使驾驶员在所述虚拟环境中模拟汽车驾驶;b.采集虚拟环境中不同照度条件下进行模拟驾驶的驾驶员的行为信息,并统计虚拟环境分段距离的照明覆盖区域以及不同覆盖区域的亮度状况;c.将采集的行为信息进行分析量化,结合隧道内分段距离的照明覆盖,判断隧道内不同照度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测试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虚拟现实实验平台,无需到实际运营隧道中对不同照度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不同照度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

    隧道内照明环境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5397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510551309.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隧道内照明环境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构建不同照度条件下隧道内的虚拟环境,使驾驶员在所述虚拟环境中模拟汽车驾驶;b.采集虚拟环境中不同照度条件下进行模拟驾驶的驾驶员的行为信息,并统计虚拟环境分段距离的照明覆盖区域以及不同覆盖区域的亮度状况;c.将采集的行为信息进行分析量化,结合隧道内分段距离的照明覆盖,判断隧道内不同照度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测试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虚拟现实实验平台,无需到实际运营隧道中对不同照度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不同照度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

    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91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48898.0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构建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条件下的汽车驾驶的虚拟环境,b.采集处于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驾驶的驾驶员的行为信息,c.对采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安全性;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测试运营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病害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虚拟现实实验平台,无需到实际运营的隧道中对机电设施脱落病害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实现了在虚拟运营隧道场景中定量测试不同机电设施脱落对隧道运营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914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10548898.0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机电设施脱落对在役隧道运营安全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包括a.构建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条件下的汽车驾驶的虚拟环境,b.采集处于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驾驶的驾驶员的行为信息,c.对采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安全性;本发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测试运营隧道内机电设施脱落病害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虚拟现实实验平台,无需到实际运营的隧道中对机电设施脱落病害进行直接测试,并且能够提高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评估的效率,实现了在虚拟运营隧道场景中定量测试不同机电设施脱落对隧道运营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为运营隧道机电设施脱落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基于BIM和AR技术的隧道信息标识

    公开(公告)号:CN210955148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726384.X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和AR技术的隧道信息标识,属于隧道信息表示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觇标信息、桩号信息,还包括基于AR技术的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中包括隧道结构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还包括预设工程信息。本实用新型将虚拟的BIM信息模型与实际构件相连,使工程BIM模型具有实用价值;为工程养护人员提供可靠的工程信息,在养护巡查过程中,养护人员不用携带纸质图纸,提高养护人员工作效率;作为监控量测反射片,预贴于隧道结构上,可提高监控量测工程人员工作效率;作为标识牌形式,预埋与隧道边墙结构上,准确标识隧道桩号,解决了隧道桩号标识不清晰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