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背包式节能冷热调节装置的防疫服

    公开(公告)号:CN115670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75582.2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有背包式节能冷热调节装置的防疫服,属于防疫用品技术领域,结构上由密封防疫服、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组成,该装置通过制冷模块实现密封防疫服内部环境的制冷功能,通过制热模块实现密封防疫服内部环境的制热功能。本发明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有效解决了目前防疫服夏季穿着时内部温度过高和冬季穿着时保暖效果差,导致防疫人员中暑和冻伤的问题。此外,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组中,蓄电池组为空气泵和加热棒组供电,使该装置达到自供电的节能化效果。

    一种家用快递取-存-运-卸一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5850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66044.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家用快递取‑存‑运‑卸一体装置,属于快递技术领域,结构上由行走平台、升降模块、取物模块、储物框架、载物平台和快递柜组成,该装置通过行走平台实现快递运输功能,通过升降模块和取物模块实现快递的取卸和消毒功能,通过储物框架和载物平台实现快递的存储功能。本发明结构新颖,功能完善,工作原理清晰,弥补了传统快递运输装置不能对快递进行消毒,不能满足疫情下快递收取需要,不能自动取件存件运件卸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

    一种管状类零件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11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52058.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管状类零件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属于力学测试技术领域,结构上由力载荷加载模块、管状类零件夹持模块、力矩载荷加载模块组成;管状类零件力学性能测试装置通过力载荷加载模块实现对管状类零件力载荷的加载,通过管状类零件夹持模块对管状类零件进行定位与夹持,通过力矩载荷加载模块实现对管状类零件力矩载荷的加载;本发明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具备完整的力载荷加载和力矩载荷加载功能,弥补了现有技术只能实现单向或双向的力载荷和力矩载荷的加载,不能反映实际受力情况,加载功能单一等缺点。

    一种衣物洗-晾-晒-烘-收储一体化智能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012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66269.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衣物洗‑晾‑晒‑烘‑收储一体化智能机器人,属于家庭机器人技术领域,结构上由支撑模块、传送模块、晾衣模块、烘干模块、收储模块、洗衣机和衣物组成;衣物洗‑晾‑晒‑烘‑收储一体化智能机器人通过支撑模块实现对整体结构的支撑和移动,通过传送模块调整衣架和衣物位置,通过晾衣模块将洗净的衣物晾到衣架上,通过烘干模块将衣物烘干,通过收储模块将衣物收储;本发明结构新颖,具备完整的洗、晾、晒、烘、收储功能,弥补了现有洗衣机器人工作效率低、功能单一等缺点,实现了洗衣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水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25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33894.9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借助连续相液体对分散相液体的剪切力、界面张力等作用生成液滴模板,再通过固化干燥,形成具有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水凝胶微球。本发明中由于液滴是通过连续相对分散相的剪切作用产生的,而两相溶液在微通道内都很稳定,因此得到的液滴直径比较均一,后期经交联固化、洗涤干燥后可得到单分散的水凝胶微球。

    一种自走式爬地冬瓜智能采摘机

    公开(公告)号:CN115812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87402.4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走式爬地冬瓜智能采摘机,属于农作物收获机械领域,结构上由行走模块、升降模块、横向直线模组、末端采摘模块和冬瓜收集模块组成,行走模块用于实现采摘机整体的支撑与移动,升降模块和横向直线模组用于实现末端采摘模块的支撑与移动,末端采摘模块用于实现爬地冬瓜的采摘,冬瓜收集模块用于实现爬地冬瓜的收集。本发明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解决了现有爬地冬瓜收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基于可加工性分析的镁合金一次模锻成形工艺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65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086761.8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加工性分析的镁合金一次模锻成形工艺优化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确定镁合金的初始设计变量区间;步骤二、为了确定镁合金复杂形状模锻件的实际可加工区间,在步骤一给出的初始设计变量区间上通过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产生均匀随机抽样点,得到模拟试验中设计变量(变形温度和压下速率)的抽样值;步骤三、建立耦合可加工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实际零件模锻成形过程,得到响应量;步骤四、得到镁合金复杂形状模锻件可加工区间的响应面模型;步骤五、获得镁合金一次模锻成形工艺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科学先进,一次终锻成形,无需预锻,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基于可加工性分析的镁合金一次模锻成形工艺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656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86761.8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加工性分析的镁合金一次模锻成形工艺优化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确定镁合金的初始设计变量区间;步骤二、为了确定镁合金复杂形状模锻件的实际可加工区间,在步骤一给出的初始设计变量区间上通过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产生均匀随机抽样点,得到模拟试验中设计变量(变形温度和压下速率)的抽样值;步骤三、建立耦合可加工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实际零件模锻成形过程,得到响应量;步骤四、得到镁合金复杂形状模锻件可加工区间的响应面模型;步骤五、获得镁合金一次模锻成形工艺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科学先进,一次终锻成形,无需预锻,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