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1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1711911.0
申请日:2023-12-13
IPC: A61B1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软体驱动和传感的消融导管应用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四个单节点FBG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消融导管上消融电极所在端的轴向力和侧向力进行实时获取,并回传给控制端;步骤二,控制端基于接收到的压力信息,通过控制软体驱动器中各控制腔中的压力,以对连接在软体驱动末端的消融电极弯曲量和伸缩量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软体驱动和传感的消融导管应用方法,可以实现消融导管远端动态力的精准控制,解决消融靶点无法精准定位和动态力无法稳定跟踪问题,实现消融手术的安全、可靠、高效进行,促进介入手术医疗装备共融、柔顺交互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推动介入手术医疗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650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05337.6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学原理的传感针,涉及力的测量和传感针灸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前端盖的外部设置有针灸针体;后端盖转动连接有夹持操作杆;外壳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外管,外管内设置有力感知装置;外管一端与所述夹持操作杆相接,另一端与力感知装置的柔性铰链相接,针灸针体与力感知装置的超弹性体相接,超弹性体与前端盖转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实时检测提插力和扭转扭矩,作为一种力感知的触觉交互装置。本发明将布拉格光纤光栅的传感技术应用在针灸领域,具有以更直观的方式反映针刺过程中的力信息和扭矩信息,从而提醒针灸医师在施针时调整方向和深度,保证针灸的效果并对安全性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643205.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地图动态加载的自主移动装置定位方法,包括:步骤一,标定,通过构建惯性传感器IMU的误差模型,将IMU与激光雷达Lidar进行在线标定与对准;步骤二,构建地图,设置点云加载规则,移动平台搭载标定后的激光雷达与IMU录制bag包,对bag包基于降采样的loam算法进行地图构建;步骤三,对构建后的地图进行模块化分区处理,以得到多个可供机器人加载的区块地图,且相邻的区块地图之间预留加载区;步骤四,地图映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点云地图动态加载的自主移动装置定位方法,消除载体在移动匹配时因人为误差导致的定位偏差,极大提高了初始加载速度,保证巡检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速度与匹配速度保持稳定,实现全时定位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1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01582.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N)
IPC: G06V20/56 , G06V10/26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ResNet的夜间热红外图像语义分割增强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夜间的可见光图像、热红外图像分别输入至两支并行编码器中进行多次特征提取;步骤二,通过与各编码器相配合的解码器,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热红外和可见光语义信息进行多次图像上采样操作,并经过softmax层输出带有彩色mask信息以及类别信息的图像其中,在步骤一中,各编码器均配置有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在ResNet的残差结构中,将3×3重分组块的512通道数修改为2048通道数,并对每组通道进行独立的1×1卷积操作,以得到改进ResNet。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ResNet的夜间热红外图像语义分割增强方法,通过改进ResNet使得推理速度与准确率均优于原算法,适用于夜间道路交通场景,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66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43660.3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成都新气象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协作系统及其对特征图像的处理方法,包括计算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控制柜、相机,所述计算机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所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柜进行交互通信,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给工业机器人控制柜,同时读取所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柜的内部反馈信息;所述工业机器人控制柜驱动工业机器人本体执行相应的运动,并且读取工业机器人各关节的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息并传输到计算机上。本系统着重研究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搬运中,针对满足要求的工业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设计独立的搬运手爪,将定制开发的手爪控制器与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进行电平通讯。
-
公开(公告)号:CN114159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519337.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端触觉交互装置,包括平台和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导丝移送装置、导丝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移送装置设置为磁流变液阻尼器导丝移送装置;所述导丝旋转装置设置为磁流变液阻尼器导丝旋转装置;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导丝移送装置与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导丝旋转装置传动连接。本发明具有以更直观的方式反映血管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力信息和扭矩信息,从而提醒外科医生在导管头端与血管壁发生碰撞时及时调整手术工具的方向,减少外科医生的辐射暴露,增强血管介入手术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464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3515.3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聚类方式构建无残影点云地图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对输入的单帧点云图进行聚类处理;步骤二,基于聚类后点云的几何特征进行类别判断,以确定点云图中动态目标的疑似类,将疑似类投影到构建的栅格图上;步骤三,对点云图中除了疑似类以外的点云与前一帧点云图进行位姿估计、配准;步骤四,将配准后的位姿与栅格图中物体的转移位置进行判断,若转移位置变化相差大于预定值,则将该类判定为动态目标进行去除,以得到点云处理图;步骤五,将点云处理图与关键帧点云进行拼接得到无残影的点云地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点云聚类方式构建无残影点云地图的方法,即能保持slam算法的实时性,又能达到满意的帧图匹配定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267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69875.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具有预览特性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方法,包括:步骤一、将车辆前方固定距离内的平均曲率和平均曲率变化率作为模糊推理系统的输入量,预览系数作为模糊推理系统的输出量;步骤二、将预览系数、当前车辆速度和当前车辆横向误差的值代入提出的预览距离公式以得到预览距离的值;步骤三、将预览距离映射到参考路径上得到对应参考点,将参考点、车辆当前位置以及世界坐标系中X轴构成的夹角作为当前采样时刻MPC控制器的参考航向角;步骤四、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得到预测时域方程,优化后得到MPC问题并求解,实现对无人驾驶车辆的路径跟踪。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在路径跟踪过程中,提升车辆在转向时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591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19337.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端触觉交互装置,包括平台和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导丝移送装置、导丝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移送装置设置为磁流变液阻尼器导丝移送装置;所述导丝旋转装置设置为磁流变液阻尼器导丝旋转装置;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导丝移送装置与所述磁流变液阻尼器导丝旋转装置传动连接。本发明具有以更直观的方式反映血管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力信息和扭矩信息,从而提醒外科医生在导管头端与血管壁发生碰撞时及时调整手术工具的方向,减少外科医生的辐射暴露,增强血管介入手术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003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943638.9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成都新气象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机械手爪控制方法,其控制方法包括:电机驱动机构的驱动器采用电位器调节输出端口OUT+与OUT‑之间的电压差,用来调节移动杆的移动速度;通过24V转5V的电平转换器将控制中运动控制器的I/O信号光耦隔离转换成5V信号,作为控制机械手爪的开合的电机控制驱动器的方向控制端口,方向控制端口的下拉电阻能够使机械手爪一直保持在常开状态。对于直流电机的驱动方式应用4个大功率MOS制作的H桥电路,可以实现电机正反转和调节电机速度;控制单元与电机驱动器之间设计成互锁电路提高安全性;机器人控制器与手爪控制器的通讯应用光电隔离电路,转化为各控制器相应的I/O反馈和指令信号,能够安全快速的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