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1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1124992.X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ATP合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将ATP合酶第547位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或组氨酸,获得的特定突变体能显著提高L‑谷氨酸生产菌株中相应目标氨基酸的产量及转化率,且该突变体对菌株生长无影响。本发明为谷氨酸发酵生产提供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02341.9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肌醇‑3‑磷酸合酶突变体及其在构建高产谷氨酰胺的谷氨酸棒杆菌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肌醇‑3‑磷酸合酶第84位丝氨酸突变为其他氨基酸后,有助于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增强其产生谷氨酰胺的能力。与未发生上述突变的野生型菌株相比,本发明中谷氨酸棒杆菌产生谷氨酰胺的能力得到增强,谷氨酰胺产量从28.5g/L提高到30.7g/L,产酸提高7.7%,有利于对谷氨酰胺高产菌株的筛选和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80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8621.7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25 , C12N9/1022 , C12P13/06 , C12Y202/01006 , C12Y203/0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产L‑亮氨酸菌株和生产L‑亮氨酸的方法。本发明以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谷氨酸棒杆菌进行诱变,获得了两个有利于L‑亮氨酸产生的关键突变leuAG561D和ilvBG235S,研究表明,leuAG561D和/或ilvBG235S突变条件下,L‑亮氨酸的合成途径中的反馈抑制被解除,L‑亮氨酸的产量得到大幅提高,获得了能够大量产生L‑亮氨酸的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408,该菌株能够实现发酵过程中L‑亮氨酸的高效积累,L‑亮氨酸可达4.7g/L。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38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19402.2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34 , C12N9/0008 , C12N9/0016 , C12N9/1025 , C12N15/74 , C12N2800/101 , C12P13/14 , C12Y102/04002 , C12Y104/01002 , C12Y104/01003 , C12Y104/01004 , C12Y203/03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重组菌株及其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谷氨酸棒杆菌ATCC 13869在未经改造前基本不产谷氨酸,本发明提供的菌株MHZ-0112-1谷氨酸的产量为4.7g/L;MHZ-0112-2谷氨酸的产量为18.5g/L;菌株MHZ-0112-4和MHZ-0112-5谷氨酸的产量分别为23.4g/L和26.4g/L。在单独利用强启动子Psod表达gdh基因,谷氨酸产量提高约1.8倍,单独利用Ptuf启动子表达gltA基因将CS酶活增加了4倍,谷氨酸产量提高至30.8g/L;将两个基因同时进行过表达后,谷氨酸产量继续提高至35.5g/L,转化率达到约59%。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59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1285971.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高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的PutA基因的第755位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实验表明,与未改造的野生型菌株相比,本发明谷氨酸棒杆菌的脯氨酸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从1.4g/L降低到0.3g/L;产生谷氨酸的能力增强,谷氨酸产量从34.9g/L提高到36.3g/L,转化率提高2.4%。说明该菌株为谷氨酸高产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604079.9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喹啉酸合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喹啉酸合酶突变体,以谷氨酸棒杆菌野生型喹啉酸合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参考序列,所述喹啉酸合酶突变体含有第312位天冬氨酸被天冬酰胺取代的突变。该喹啉酸合酶突变体具有显著增强的喹啉酸合酶的催化活性,能够增强微生物细胞NADH、NADPH的合成能力,提高其还原力水平,进而能够显著促进喹啉酸和依赖还原力合成的代谢物的积累。本发明提供的表达该喹啉酸合酶突变体的重组微生物的还原力水平显著提高,有利于喹啉酸以及谷氨酸、赖氨酸等依赖还原力的代谢物的产量和转化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65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50330.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96 , C12N9/1022 , C12P13/08 , C12Y202/0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重组菌株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L-缬氨酸的方法。该重组菌株以棒状杆菌为出发菌株进行改造,其改造包括:将ilvN基因进行点突变和敲除avtA基因。本发明对缬氨酸代谢路径中的ilvN进行点突变,将编码转氨酶的avtA基因敲除,得到重组菌株,经发酵培养,L-缬氨酸的产量可达到12.2g/L,且大大减少了副产物丙氨酸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14607.7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相比于未修饰的微生物,其草酰乙酸脱羧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且所述微生物相比于未修饰的微生物具有增强的苏氨酸生产能力。本发明通过失活草酰乙酸脱羧酶,增强了苏氨酸合成前体草酰乙酸的供应,从而提高了菌株生产苏氨酸的能力。为苏氨酸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48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604094.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C12N9/10 , C12N9/88 , C12N15/54 , C12N15/60 , C12N1/21 , C12N15/77 , C12P13/14 , C12R1/15 , C12R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重组微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突变体,其为转酮酶突变体和/或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突变体,其中,转酮酶突变体含有第234位苏氨酸被异亮氨酸取代的突变,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突变体含有第171位甘氨酸被天冬氨酸取代的突变。该突变体的酶活性降低,能够合理弱化莽草酸合成途径的代谢流,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的积累,进而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同时还能够保证菌株的生长性能。本发明还提供表达该突变体的重组微生物,该重组微生物的谷氨酸发酵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谷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同时菌株的生长性能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36301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220862.0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C07K14/245 , C12N15/31 , C12N1/21 , C12P13/22 , C12R1/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重组菌株及其在L‑色氨酸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突变的mg1B蛋白及编码该蛋白的核酸分子,菌株中含有1amBTyr143Leu,mg1BThr31Ser突变,则该菌株被赋予异麦芽糖的利用能力。在过表达glvA基因和glvC基因的菌株中引入上述突变,则该菌株具有利用异麦芽糖能力且可以产生L‑色氨酸,本发明进一步的提供了利用该微生物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改造加进化的方式可利用异麦芽糖,从而更具有提高L‑色氨酸生产能力的大肠杆菌,以及利用该微生物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