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2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151102.8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苏氨酸生产菌株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对苏氨酸合成相关的多个酶进行叠加修饰,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激酶、苏氨酸合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HTH转录调节因子和苹果酸醌氧化还原酶等,提高了棒杆菌(如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苏氨酸的能力,其苏氨酸的产量提高到4.9g/L。为大规模生产苏氨酸提供有效手段,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622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132242.0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苏氨酸菌株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棒杆菌(如谷氨酸棒状杆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激酶、苏氨酸合酶中的一种或多种表达加强,使菌株的L‑苏氨酸产量有所提高;进一步地,将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失活,4‑羟基‑四氢二吡啶甲酸合酶弱化,且苏氨酸脱水酶、高丝氨酸‑O‑乙酰转移酶中的一种或多种表达弱化或失活的菌株,L‑苏氨酸产量有所提高,最终可达6.7g/L,从而为大规模生产苏氨酸提供有效手段,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07366.3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C12N15/113 , C12N15/60 , C12N9/88 , C12N15/77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21 , C12P13/08 , C12R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苏氨酸的重组微生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微生物,其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上游20~30bp片段被替换为强启动子。本发明通过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编码基因的启动子的特异优化和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显著提高了菌株合成苏氨酸的能力,苏氨酸产量较未经改造的菌株提高25‑40%,上述改造方法可应用于苏氨酸生产菌株的构建和苏氨酸发酵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08388.1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及其生产苏氨酸的应用和构建方法。本发明的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相比于未修饰的微生物,其假定膜蛋白的表达降低或不表达,且所述微生物相比于未修饰的微生物具有增强的苏氨酸生产能力。本发明通过使假定膜蛋白失活,提高了菌株生产苏氨酸的产量。为苏氨酸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01355.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苏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降低2‑甲酰‑柠檬酸合酶2的活性或失活该酶以增强苏氨酸合成前体草酰乙酸的供应,来提高菌株生产苏氨酸的能力,其苏氨酸的产量较未改造菌株最高可提高25%。并进一步强化苏氨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和/或对苏氨酸合成相关的竞争途径基因进行敲除或弱化,使苏氨酸的产量有所提升。为大规模生产苏氨酸提供了新途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22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125703.1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与在生产苏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为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失活或活力降低的棒状杆菌。进一步相比于未修饰的微生物具有增强的苏氨酸生产能力。本发明的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可更好地提升苏氨酸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06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18708.1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苏氨酸的重组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乙酸激酶失活的菌株并将其应用于苏氨酸生产,显著提高了菌株生产苏氨酸的能力,结合苹果酸醌氧化还原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等的表达强化,苏氨酸的产量进一步提升,为大规模生产苏氨酸提供了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06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18698.1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及其应用与构建方法。本发明的修饰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相比于未修饰的微生物,其Cgl0978基因的表达弱化或失活,且所述微生物相比于未修饰的微生物具有增强的苏氨酸生产能力。本发明可明显提升苏氨酸的产量,降低异亮氨酸的产量,为苏氨酸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14612.8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苏氨酸生产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转酮酶活性增强的菌株并将其应用于苏氨酸生产,显著提高了菌株的苏氨酸生产能力,苏氨酸产量较未经改造的菌株显著提高;结合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依赖性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以及苏氨酸合成途径相关的酶的活性增强,苏氨酸的产量进一步提升。上述改造可应用于苏氨酸的发酵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12879.3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C12N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苏氨酸菌株的构建方法。本发明将丙酮酸醌脱氢酶失活菌株(棒杆菌)应用于苏氨酸生产,其苏氨酸的产量较未改造菌株最多可提高25%~45.8%。进一步将其与苏氨酸合成路径中的天冬氨酸激酶、高丝氨酸脱氢酶、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丝氨酸激酶、苏氨酸合酶等中的至少一个表达强化相组合时,苏氨酸的产量均有10~21倍的提升。为大规模生产苏氨酸提供了新途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