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及其炮制品的鉴别方法和鉴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04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320720.X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果及其炮制品的鉴别方法,包括:取生白果对照品、白果炮制品对照品、待鉴别样品并粉碎;采用乙醇浸泡,超声处理,过滤取滤液,蒸干得浸提物;用水溶解浸提物,依次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蒸干溶剂得浸膏;用甲醇溶解浸膏,得样液;吸取样液分别点滴于同一薄层板上,加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晾干,于紫外光灯下检视。本发明具有快速鉴别白果及其炮制品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装置,包括:箱体;承载板,其用于承载薄层板;角度调节结构,其一端铰接于底座上,另一端铰接于承载板上;脉冲电流结构,其包括脉冲电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本装置具有提高鉴别效率和精度的有益效果。

    岩黄连叶片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27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41990.2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黄连叶片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岩黄连成熟叶片切成丝状物,置于酶解液中酶解处理,岩黄连丝状物与酶解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8~12g/mL,酶解液中含有2%~3%纤维素酶R‑10和0.25%~1%离析酶R‑10;2)将酶解完成的混合液用无菌滤网过滤除去未酶解完全的植物组织及细胞团,取滤液,将滤液在800~1400r/min条件下离心2~5min,除去上清液,得沉淀;3)将沉淀用CPW洗液重悬,离心后收集细胞沉淀得岩黄连叶片原生质体。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岩黄连叶片原生质体产量高、活性高。

    羊齿天门冬超低温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735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13311.1

    申请日:2019-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1 A01H4/005 A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齿天门冬超低温培养方法,包括:室温下将培养在预培养液中的长度为1-2mm的羊齿天门冬茎尖置于摇床振荡器中避光黑暗培养1-3d后,用装载液处理20-60min,取出羊齿天门冬茎尖转入温度为0℃的玻璃化溶液中脱水30-50min后放入冻存管中,再将冻存管存于液氮中进行超低温保存。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羊齿天门冬的复苏率和再生率均很高,为濒危的羊齿天门冬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技术保证,将对天门冬属以及利用植物多样性来培育新品种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绣线菊超低温保存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44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13034.4

    申请日:2019-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绣线菊超低温保存培养方法,室温下将培养在预培养液中的长度为1-2mm的绣线菊茎尖置于摇床振荡器中避光黑暗培养1-3d后,用装载液处理20-60min,取出绣线菊茎尖转入温度为0℃的玻璃化溶液中脱水30-50min后放入冻存管中,再将冻存管存于液氮中进行超低温保存。本发明培养的绣线菊的复苏率和再生率均很高,为濒危的绣线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技术保证,将对蔷薇科、绣线菊亚科、绣线菊属植物资源的保存以及利用植物多样性来培育新品种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一种岩黄连的离体保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634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108551.9

    申请日:2016-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黄连的离体保存方法,包括岩黄连的组培两步成苗,再利用组培两步成苗得到的具有4~6片叶的试管苗,接种到保存培养基进行离体保存,本发明保存培养基为1/2MS+PPP3331.0mg/l+AC0.3%+蔗糖4.5%+琼脂0.4%。培养基的pH值为5.8,温度为21±1°C,光照强度1400~1600lx,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天。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短期内提供大量岩黄连的优质种苗,同时减少了配制培养基和转瓶的步骤,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因此简单易行、生产成本降低,并且,有效解决了岩黄连种质资源保存及规模化育苗问题。

    一种槲蕨的离体保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0415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10108548.7

    申请日:2016-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槲蕨的离体保存方法,包括槲蕨的组培两步成苗,再利用组培两步成苗得到具有4~6片叶的试管苗,接种到保存培养基进行离体保存,本发明保存培养基为1/2MS+AC0.3%+蔗糖4.5%+琼脂0.4%。培养基的pH值为5.8,温度为23±1°C,光照强度1400~1600lx,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天。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短期内提供大量槲蕨的优质种苗,同时减少了配制培养基和转瓶的步骤,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因此简单易行、生产成本降低,并且有效解决了槲蕨种质资源保存及规模化育苗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