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纵断面自动设计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0012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798530.5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纵断面自动设计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预先综合考虑各种工况条件推导出所有可能的牵引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直接得出最优的节能坡组合方案形成纵断面知识库。在设计纵断面时,系统自动计算车站站间距和高差,并直接利用这些数据与纵断面知识库中的节能坡组合形式进行匹配,得到目标节能坡组合形式,进而可以自动生成纵断面设计方案,最后根据坡度规范要求微调纵断面设计方案。该方法编写为AutoCAD二次开发程序,能够在计算机上自动设计纵断面,把大量需要人工计算、操作的步骤转为计算机自动操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与设计质量。并且这一改进无需在设计纵断面方案后再进行后续的牵引曲线修正步骤,实现了设计与评估的一体化融合。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线调坡设计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809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17933.1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线调坡设计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步骤;根据限界要求对侵限隧道的划分区段和断面位置进行权重和侵限容忍值的设定;根据所述权重、所述侵限容忍值及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根据平面和纵断面的设计参数得到所述优化模型的初始解;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所述优化模型的最优解。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对每个区段、每个断面不同的位置分别赋予权重,即能对侵限模式的整体考量,又能优先解决侵限程度较大、工程要求较高的断面侵限问题。通过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优化,使求解调线调坡最优解的过程中收敛速度更快,能够快速、精准地得出调线调坡设计方案。

    一种具有减振和能量采集特性的轨枕

    公开(公告)号:CN1118770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1837.8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和能量采集特性的轨枕,包括轨枕主体以及设置在轨枕主体内的减振集能组件,减振集能组件包括钢制箱室以及设置在钢制箱室内的钢管、质量块、弹簧、阻尼器和压电单元;钢管呈竖直布置,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钢制箱室的顶板和底板刚性连接;质量块与钢管滑动连接,弹簧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弹簧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阻尼器对称地设有两个,阻尼器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阻尼器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压电单元设置在质量块的上表面,且与轨枕外部的整流器电连接。采用本发明,既能实现对传至轨枕振动的控制,使下传至道床的振动得到很好的衰减,还能实现振动能量回收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